科沃斯“掃地”危機
科沃斯跌落神壇!市值一度飆升到1400億元的“掃地茅”,遭遇大股東“清倉式”減持,股價回落、隱憂凸顯??莆炙箵蔚闷饳C器人股嗎?
來源/不二研究
跌落神壇的“掃地茅”還能重回巔峰嗎?
8月27日,科沃斯(603486.SH)發布2021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營收53.59億元,同比增長123.11%;凈利8.50億元,同比增長543.25%。
盡管業績亮眼,但二級資本市場似乎并不買單。科沃斯在8月30日、31日連續大幅下跌,跌幅分別為10%、7.35%。
5倍的凈利潤增長,為何沒有提振“掃地茅”的股價?
在「不二研究」看來,科沃斯的營收內核,或難支撐其高估值。
2016年到2021年6月,科沃斯營收從32.77億元增長至53.59億元,5年多只增長了0.64倍。
科沃斯的市值自IPO首日收盤的115.32億元一路飆升, 7月15日曾創下252.71元/股的歷史高點,總市值1432億元,對比IPO首日增長了11倍。
截至9月10日收盤,科沃斯報收150.78元/股,總市值為862.9億元。對比高點的252.71元/股,跌幅超過40.33%,市值縮水582.6億元。
“掃地茅”被“清倉”
2018年上市的科沃斯市值將將過100億,兩年時間翻了7倍之多,高點市值超1400億元,誰能想到在它背后的創始人曾是一名大學教師呢?
手握“鐵飯碗”卻不甘平凡,90年代的錢東奇跟隨創業大部隊“下?!保瑱C緣巧合下發現了吸塵器在海外的市場,開始做起了代工。實現財富自由的錢東奇并沒有等到耗盡這一方面價值,在2006年創辦科沃斯品牌,掃地機器人這一新項目誕生。
最初,其機器人體積大、效率差,并未能在市場上流通。直到2012年,真正意義上的科沃斯掃地機器人問世。
此后,隨著管家機器人的誕生,錢東奇把2016年稱為其元年,并計劃在未來5~10年,加入人臉識別、情感識別、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新技術。
頭頂“掃地機器人第一股”的光環,科沃斯于2018年登陸資本市場,發行價為20.02元/股。
懶人經濟“出圈”之后,科沃斯也隨之暴漲,其股價從2019的19.79元/股最高漲至252.71元/股,漲幅超過近12倍,被股民視作“掃地茅”。
神話總有終結時。“掃地茅”走下神壇,或始于大股東減持。
作為首發原始股東,泰怡凱曾持有科沃斯IPO前股份3284.75萬股,占后者總股本的8.21%,位列第四大股東。
2019年5月,科沃斯解禁了670億市值的限售股,泰怡凱開始分批次減持,目前所持股本為總股本的1.80%,而7月14日股東減持公告披露,此次泰怡凱計劃減持比例恰為1.80%,合計10,279,616股。
大股東的“清倉式減持”,科沃斯遭遇股價“滑鐵盧”、市值蒸發等系列蝴蝶效應。
科沃斯的負債也引起「不二研究」的關注,據其財報披露,2018~2020年分別負債17.11億元、18.47億元、30.49億元,2021年上半年再增8.3億元,負債逐年增加。
科沃斯的市值一路飆升成為“掃地茅”,但營收卻增長無幾?!覆欢芯俊拐J為,科沃斯的營收內核,或難支撐其高估值。
研發投入掉隊
科沃斯在國內市場保持著高額的市場占有率,并曾有過千億的市值,但實際其研發投入卻將將達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標準。
「不二研究」通過對科沃斯2018年~2020年年度報告的調查發現,三年內,科沃斯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0.72億元、12.32億元、15.61億元,占營業收入的18.83%、23.19%、21.58%。
據2021年半年報顯示,其銷售費用高達12.1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2.73%。
與高額的銷售費用對比,是其持續走低的研發增長。
對比之下,2018~2020年,科沃斯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05億元、2.77億元、3.38億元,占營業收入的3.6%、5.21%、4.67%。
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2.02億元,占總營收的3.77%,研發費用投入比例持續走低,僅比2018年3.6%的研發投入高出0.17%。
孰輕孰重,昭然若揭。
據公司財報顯示,2018~2020年科沃斯的研發費用,經計算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65.32%、35.21%、22.02%。
2018~2020年公司研發人員分別為788名、886名、951名,分別增長12.44%、7.34%,占公司總人數的12.42%、14.27%、14.53%。
2016年修訂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中表示,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3%。
沿用至今的兩項標準,科沃斯都近乎擦邊而過。
對比同行業,據各公司2020年財報顯示,iRobot、石頭科技的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1%、5.8%,均高于科沃斯。
其中,iRobot在全球擁有超過1500項專利,科沃斯截至2021年上半年獲得授權專利1122項,其中發明專利353項“被甩一條街”。
「不二研究」認為,重銷售、輕研發的模式,給科沃斯的高新技術企業標簽蒙上一層陰影。
機器人股疑云
盡管名為科沃斯機器人有限公司,但科沃斯是機器人股嗎?
科沃斯以科技公司立足市場,意在成為全球性的家庭服務機器人品牌。
2021半年報顯示,其智能生活電器業務占營業收入的48.71%,服務機器人業務占49.63%。
其表示“公司堅定落實科沃斯加添可的雙輪驅動戰略,進一步加大兩大自有品牌業務的產品技術升級,推動T9系列、N9+系列掃地機器人和芙萬洗地機等產品的銷售”。
T9系列、N9+系列作為掃地機器人,在業務合計時被歸為服務機器人。某種成都人而言,這使得服務機器人占比49.63%的“含金量”大大縮水。
據億歐網,2021年7月24日在《科沃斯,真的算是一家機器人公司嗎?》中報道,華爾街僅把iRobot定位為一家家電公司,給出25.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3.34億元)估值。
對比掃地機器人“前輩“iRobot的華爾街估值,科沃斯還能將自己定義為機器人股嗎?
或許基于較低的研發投入占比,科沃斯的部分掃地機器人似乎并不具備高科技競爭壁壘。
例如:其主推產品N9+系列,仍使用早先的視覺處理技術,而諸如dToF、3D結構光、LDS激光導航等競品所使用的新進技術則都沒有配套設置。
另一方面,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市場之外,科沃斯也瞄準海外市場。
據科沃斯2021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科沃斯品牌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134.8%,添可品牌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452.8%。兩大自有品牌海外業務銷售額占各自收入比重分別達到31%和34.6%。
且科沃斯明確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對海外市場的投入。
根據東方證券研究所數據顯示,2020年,iRobot的全球市占率達46%,仍是全球掃地機器人的領軍企業;同期,科沃斯、石頭科技全球市占率分別為17%、9%,位列世界第二與第三。此外,包括小米在內的國內品牌也在逐步搶占海外市場。
作為海外市場的“后起之秀”,前有傳統巨頭,后有競爭對手奮起直追,科沃斯有望追趕iRobot嗎?
在「不二研究」看來,在掃地機器人領域有著傳統優勢的iRobot,尚被定義為家電公司;若科沃斯以機器人公司來估值,恐怕值得商榷。
“機器人”這頂帽子重不重?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莆炙鬼斨皺C器人公司”這頂王冠,無論是研發費用還是研發人員數量,都是“擦線”飛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標準。
一家大量投入銷售、而研發投入相對較少的機器人公司,不得不讓人在心里打一個問號。
在用腳投票的資本市場,大股東泰怡凱對科沃斯的“清倉式減持”,個中緣由或許耐人尋味。
科沃斯還扛得住“機器人”嗎?
作者/北野秀一
排版/辰也
監制/Yoda
出品/不二研究
本文部分參開資料:
1.《科沃斯,虛假的機器人公司》,億歐網
2.《科沃斯的敵人》,財經無忌
3.《首發股東“清倉式減持”“掃地茅”科沃斯高估值故事難續》,中國經營網
4.《被資本拋棄,科沃斯不香了?》,BT財經V
不二研究鄭重聲明:文中觀點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就此提出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謹慎理性作出投資決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