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70難圓vivo高端夢!
昨晚,vivo搞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品發(fā)布會,其中的X70 Pro+更是打出了“手機影像No.1,全能機皇”的霸氣口號,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也是清一色夸贊的通稿,此等陣仗,絲毫不亞于科技圈春晚!
來源/互聯網那些事
昨晚,vivo搞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品發(fā)布會,其中的X70 Pro+更是打出了“手機影像No.1,全能機皇”的霸氣口號,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也是清一色夸贊的通稿,此等陣仗,絲毫不亞于科技圈春晚!
待沸騰的熱情冷卻后,帶著理性的視角,我們重新審視這款高端旗艦之作,發(fā)現“全能”的它,也有不容忽視的若干項“短板”,在橫向比照華為蘋果小米的高端旗艦之余,我們對其市場表現有了新的看法
01,兩年磨一劍,vivo一步登天?
2021年9月9日晚,vivo發(fā)布了年度重磅新品X70系列,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當屬X70 Pro+,這款產品被vivo寄予了“手機影像第一”以及“全能高端旗艦”的厚望,憑什么?
在我們看來,vivo此次的超大杯X70 Pro+主要有三大核心賣點:
蔡司影像深度捆綁
華為掀起了與相機廠商合作的潮流(華為不是最早的,但是影響力最大的)后,其余手機廠商開始爭先恐后跟相機廠商聯名,以宣傳其突出的影像效果,我們且不論實際的聯名加持能有多大的影像效果提升,單從營銷角度看是拉滿的了,就國產廠牌來講,已經有華為×徠卡,一加 × 哈蘇以及vivo × 蔡司這些范例了。
當然這一次,vivo跟蔡司的合作又深入了一層,以X70 Pro+為例,這次量產機上用上了蔡司原廠的玻璃G鏡片,同時還有T*鍍膜,算開行業(yè)先河了,好處是,炫光鬼影控制效果上,做到了默秒全。尤其是夜景拍攝等有各類復雜燈光或光源場景,X70 Pro+的優(yōu)勢就立馬體現出來了。
圖:魔法師蛋小丁
這組夜景隨手拍中,懂行的一眼就能認出哪張出自X70 Pro+,優(yōu)勢太明顯。
vivo用來提升影像實力的第二大重磅殺器,便是打磨了2年之久的全自研影像芯片V1和大底微云臺技術了。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僅X70 Pro和X70 Pro+才搭載自V1芯片,X70標準版并沒有V1芯片,仍然用的是美國高通的ISP套件。
這顆V1有什么用呢?簡單來講,它主要的本事,便是能夠在極弱光環(huán)境中實現更清晰的照片與視頻錄制效果,動態(tài)提亮與降噪,以往在漆黑的夜里長曝光拍一張亮若白晝的照片,主流旗艦都能做到,但在弱光環(huán)境下,要拍出純凈的錄像,就非常困難。
早前OPPO有嘗試過夜景視頻增強功能,雖然有一定程度的提亮效果,但解析力與純凈度都大打折扣,錄制下來的視頻,基本沒什么后期可剪輯空間了,也就是拍得到的水平。從這個角度看,V1還是相當具有實用價值的。
此外,全行業(yè)唯一搭載的4OIS光防防抖組件與微云臺技術的結合,也讓手抖黨們告別了因手拿不穩(wěn)導致的各類糊片壞片苦惱。
綜合來看,vivo這一波在影像力上的建樹,確實可圈可點,尤其自研DSP、ISP和微云臺等相關技術以及算法,都算是其加分項。
手機屏幕天花板
再強的影像實力,拍完照片或者錄完視頻,第一時間肯定是在手機端觀看,所以,要呈現精準的色彩還原與纖毫畢現的畫質,一塊好屏對手機的意義顯然是壓倒性的。業(yè)界公認三星蘋果為“顯示之王”。
數據:vivo實驗室
國產廠商中,在vivo之前,以屏幕見長的廠商主要是OPPO系高端機(一加為領頭羊),沒想到,這一次,vivo捷足先登,拿下了三星顯示的最先屏幕發(fā)光材料E5的獨家供應,并且做了逐片出廠校準,一舉將屏實力推到巔峰。
簡單講就是這塊精細的2K屏擁有驚人的峰值亮度與色準,同時支持120Hz與LTPO等諸多技術特性,順滑流暢且省電。
性能天花板
有好屏幕,又有強悍的攝影能力,如果性能跟不上的話,體驗效果也是會大打折扣的,所以,這一次,vivo給X70 Pro+做了如下的性能武裝:
數據:vivo實驗室
SoC平臺為高通最新的驍龍888+,綜合性能指標大約是除即將發(fā)布的蘋果A15之外,最強悍的一顆移動端計算平臺了,當然,vivo不只是買來套件就完事了,還是做了一些額外的工作,比如,自研的內存融合+4G技術和HID碎片整理技術。
有什么好處呢?一個是能讓你掛更多后臺(多個APP掛起也不用擔心被殺進程),另一個就是用戶感知較強的一塊,比如游戲的安裝速度,會比不支持該項技術的廠商,快個好幾倍以上。
此外,還首次加入了對IP68專業(yè)防塵防水功能的支持,并且,vivo的音樂基因得到有效傳承,在寸土寸金的機身空間內,vivo仍塞進了一顆HIFI芯片,還有X軸橫向線性馬達、立體聲雙揚聲器、紅外遙控功能、USB3.1傳輸規(guī)格、50W無線閃充、全功能NFC等實用功能全部支持。
梳理到此,這似乎是一臺沒有任何短板的硬核機皇啊?哪里有軟肋和短板?
表面上看,無論堆料還是頂配6999的價格都找不出什么毛病,甚至相比同價檔機型,是碾壓式獲勝,但實則不然,X70 Pro+“一眾光環(huán)”背后,浮現的是藍廠的高端隱憂。
02,群雄爭霸,藍廠焉能一家獨大?
如果是對一臺售價在3~4000的普通旗艦,我們確實沒必要求全責備,而vivo X70 Pro+已經是一款賣到6999元的高端高價機,花7000塊買一臺國產手機,是有資格了解它真正的優(yōu)缺點的,所以,哪怕為消費者著想,我們也應該為大家揭示它“不能說的秘密”!
vivo X70 Pro+“軟肋”,可從硬件峰值性能與軟件系統體驗以及自研實力三個維度來抽絲剝繭:
圖源網
單純硬件參數上,它真的拉滿了嗎?
我們選取“安卓之光”的小米11 Ultra和公認的國產高端之王華為 Mate 40 Pro+做參照可以發(fā)現。
在快充性能上,X70 Pro+的55W有線閃充在參數上是墊底的,華為有線閃充做到了66W,小米11 Ultra更是干到了120W,那20分鐘充滿一部手機跟40分鐘充滿,體驗能一樣嗎?
無線閃充速率上,vivo和華為一樣,都是50W,小米做到了夸張的67W,比vivo的55W有線充還要快。
在電池額定容量上,X70 Pro+為4500毫安時,小米11 Ultra為5000毫安時,極限續(xù)航是不如后者的。
我們選取iQOO 8 Pro和魅族18做比可以發(fā)現,采用短焦屏下指紋指紋方案的X70 Pro+,在屏幕解鎖體驗上,是不如采用更先進的超聲波方案的友商的,具體為后者擁有濕手解鎖成功率高及解鎖識別區(qū)域大的先天優(yōu)勢。
……
即便是vivo這次宣稱“天下第一”的影像力,我們也發(fā)現,單憑長焦表現的話,5X光學加60X數碼的它是不如支持120倍數碼變焦的11 Ultra的,超長焦的畫質上會吃虧一些,更加不如10X連續(xù)光學變焦的華為 Mate 40 Pro+。后者代表了全世界范圍內手機上的最強長焦性能。
系統體驗上,Origin OS在一眾安卓系統中夠一騎絕塵嗎?
用手機,最終用得是系統,劃動的得是各類APP,目前vivo X70 Pro+搭載的Origin OS,美觀度有余,穩(wěn)定性與流暢度不足,用戶反饋來看,不少雙機黨表示,系統有“割裂感”。
最主要的槽點還是在穩(wěn)定性和流暢度上,不如華為的鴻蒙OS,也不如OPPO的Color OS,跟MIUI不相上下的水平,算中等偏上的及格成績。如果習慣了iOS和鴻蒙的用戶,切換到vivo陣營時,系統的綜合體驗,將是需要考量的要素之一。
此外,華為蘋果包括小米在內,都已經做了全生態(tài)鏈的打通,各自有筆電、PAD、手表可穿戴,音箱,智能家居等等,而vivo當下,生態(tài)面鋪得還遠遠不夠。
當友商的用戶生態(tài)黏性形成后,單靠頂級的硬件,真的能把各陣營的用戶拉過來嗎?
自研實力上,vivo夠與三星蘋果華為正面掰手腕嗎?
我們前文提到了X70 Pro+這次性能和屏幕實力都是天花板,此話不假,但是細想一下,關乎這兩大項的核心模組,都是進口自韓國和美國,屏幕非自研,處理器非自研,vivo能買,后面友商花高價,也是能買到的。
同時,華為蘋果三星才是手機廠商中真正具備最難的SoC研發(fā)能力的大廠,vivo一日不攻克SoC的自研,一日不能算實現了核心科技的自主研發(fā)。
當屏幕天花板和性能天花板變得極易被取代后,vivo自研的最大底牌就在影像賽道了。自研的ISP/DSP和微云臺很香,不過,想要撐起7K+市場,終歸還要需要再進一步的研發(fā)成果。
當下的vivo,研發(fā)實力是除華為外國產廠商中的佼佼者,藍廠雖甩掉了“廠妹機”的帽子,但正面對狙三星蘋果,還遠遠不夠。
綜合這些要素,vivo要硬橋硬馬地跟蘋果華為一絕高端雌雄,在品牌力和研發(fā)絕對實力上仍處于劣勢。
03,vivo的高端夢會圓嗎?
分析那么多,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7月份,vivo領跑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以24%的份額穩(wěn)居第一。其中在3900~5200元價位段,vivo首次解鎖和華為并列的成就,排名第二。
不過,這是在華為整個上半年只發(fā)了一臺4G新機的前提之下的,而且,在5200元往上,蘋果仍占據絕對統治地位,華為靠賣賣老機子加4G新機,仍然有30%的份額,vivo僅有2%,本次的X70 Pro+對應價段是5~7K,對vivo又是一場新考驗。
我們再來看全球智能機份額,依據調研機構Gartner公布的2021年Q2全球智能手機銷售數據來看,前五名依次為三星、小米、蘋果、OPPO和vivo,在全球五大智能機廠牌中,vivo是排在最后一名的。
結合其國內市占率第一的成績,顯然能得出一個結論:vivo在國際市場尚未打開局面,也就是說vivo還將面臨著如何將高價手機賣出去的難題。
單純的銷量數據上,要印證vivo高端坐穩(wěn),至少需要,全球前三的總市場份額和5200元以上高價機型銷量占比達三成的實力。
從這一維度來看,華為被迫按下暫停后,不僅vivo,包括小米榮耀和OPPO在內的“新四大”,距離“高端成了”的夢想,還很遙遠!
后記:
系出名門步步高,歷經手機江湖數十載風云,如今仍屹立潮頭,可以窺見,長期主義者vivo的實力與野心!在華為的手機業(yè)務未回血之前,自研技術儲備最足的vivo,是有機會成為“接棒者”的,贏面有多大?在X70 Pro+的最終銷售成績揭曉前,或仍存懸念。
參考資料:
vivo新品發(fā)布會
Counterpoint和Gartner數據
部分圖源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fā)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fā)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