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媛之后又產“新妖”,抖音、快手出馬,依舊掐不滅鬼怪們的妖火
性感、聳肩、摸臀、扭來扭去,誰在推崇如此惺惺作態的旗袍禮儀?
來源/螳螂觀察? ?文/陳三
人類的審美一向“怪癖”。
土到極致是美。
丑到極致也是美。
低俗到極致更是美。
追隨之下,多如牛毛的“奇葩美”層出不窮,但萬變不離其宗,總會遵循這樣的“美學”規律。
視頻中年輕女孩膚白貌美,細腰長腿,身材婀娜,衣著古典旗袍,儼然一副雍容華貴的富太太形象,吸引著屏幕外的目光。
乍一看,沒毛病。
但隨著視頻往前推,才發現內有乾坤。為凸顯好身材,改良后的旗袍,開叉高、肩部裁剪過分,更詭異的是,敲門就敲門,門前站定摸一下屁股是什么意思,除了暗示“豐臀”之外跟敲門沒有半毛錢關系。
惡心的是,敲門時邪魅的一笑,做作的敲門姿勢,另帶敲門后扒在門縫邊朝里看,怎么看都跟傳統禮儀掛不上鉤。
然而卻打著演示旗袍禮儀的“招牌”,諷不諷刺。
大眾心中的“白月光”,怎么就被糟蹋成這番景象?
顯然,如今雖頂著國家最嚴厲的監管政策,可“張牙舞爪”的“亂象”們仍在搖曳生姿,
猶如黑暗中披著羊皮的狼,虎視眈眈的盯著不遠處的獵物。
橫空出世,妖魔化的旗袍禮儀,顯然變質了。
佛媛“落敗”,“衍生品”接力
近期,佛媛迎來劇終。
一些衣著清涼、拎著名包、坐著豪車的女孩,游走在佛門清凈之地,或抄經念佛、或打坐叩拜、或焚香喝茶,即不是真心禮佛,更不是真的名媛,假借兩者名義,走著“高端玩法”,營造了一副好皮囊,借此圈錢。
封禁的原因無非是,擦邊球變現生意。
可這門來錢極快的生意從來不缺玩家,《螳螂觀察》清楚,佛媛的倒下,并不意味著生意的消失殆盡。
很快,某些“旗袍禮儀”隊又開始了接力。
某短視頻中,一面容姣好、身段婀娜的女子,盤著古典的發型,穿著高開叉、露肩旗袍,聳著肩、扭著垮,“優雅從容”款款而來,從內而外散發著“典雅”、“高貴”,主打詞“中華禮儀”、“旗袍在身站姿和身姿都需時刻注意。”
看到這,除了震驚還是震驚,又一人類高質量禮儀?
諷刺的是,什么時候身著下擺開叉到大腿根部、吊脖露肩膀的服飾,走路直角聳肩,變成了中華禮儀、傳統文化。
“銳角了都。”
“看來要風情萬種必須穿旗袍。”
“不是穿著扭來扭去。”
“不要聳肩。”
“穿旗袍走路不要跨那么大步。”
底下抬扛的網友才是“人間清醒”。
然而,這是特例嗎?
答案顯然不是。
同樣的“教學”視頻,年輕小姐姐穿著緊身掐腰旗袍,顯露著完美無可挑剔的身材,快慢相結合的鏡頭細致的劃著學習的重點。
這是正經教學視頻也無可厚非,但內容的呈現上,女子為凸顯身材,穿著的是勒得過分的旗袍,同款的高開叉,及展現坐姿時刻意用扇子撫摸臀部的行為,怎么看都覺得太過不正經。
要真是傳統禮儀換成如此一副面孔,那還真叫人惋惜。
“秀身材秀的真溜。”
“建議堅持體育鍛煉,改正平時不良姿勢。”
“這不就是打擦邊球嗎?”
“大可不必這樣科普。”
從網友反應來看,身在千年古國,禮儀之邦,顯然沒有被這群妖魔鬼怪毒害。
然而即使反對聲四起,這些UP主依舊我行我素,圍觀吆喝中收獲截取著流量。可見,這些業余選手們的目的并不在傳授正經知識,一如“佛媛”們的目的并不是禮佛一樣,最終的引流帶貨才是他們奮斗的“目標”。
顏值身材在線,穿著輕薄布料,露腿、摸屁股摸腰,這些旗袍禮儀姐姐們統一的流水線操作,氛圍做足,只等長出韭菜。
在此之下,有的人賣起了周邊產品茶葉。
有的人賣起了披肩、服飾。
可見,從佛媛到旗袍禮儀隊,不同的外表一樣的內里,段位越來越高,本著旗袍在大眾心理典雅的良好印象,硬是在“聰明的頭腦”下被扭曲、被異化,成了營生的砝碼。
可這些打著旗袍禮儀、傳統文化的幌子,充當著科普“正規軍”,比比皆是的性感、暴露、扭成蛇,大庭廣眾之下招搖過市,到底誰給的勇氣?
被“狙擊”的旗袍禮儀
歷經時間洗禮,被譽為國粹和女性國服的旗袍自帶貴氣和芬芳。
可遠觀不可褻玩,一向是大眾對其的尊重和重視。
但如今的旗袍變成了“好事者”手中隨意把玩的物品,衍生出的某些旗袍禮儀更是“辣眼睛”、“惡心至極”。
那么,這場悄然做起來的局,誰在助推?
進入某短視頻界面,輸入“旗袍”二字,與此相關的話題意料之中的自帶高流量,“旗袍美人”話題播放量25.9億次,“改良旗袍”播放量27.8億次,“旗袍秀”9.4億次播放,再不濟也有幾千萬播放。
可想而知,這是一條黃金賽道,高流量屬性下的旗袍生意可謂是天時地利,東風已至再笨的豬也能吹起來,在此之下,部分“聰明人”從細分賽道旗袍禮儀入手。
既然旗袍是國粹,那旗袍禮儀必屬傳統文化,自帶優良基因和閃耀光環,一出場顯然就是焦點。
但僅有一個焦點必然不夠,目光毒辣的生意人下手必會手握多項籌碼。
年初的一場“新疆棉”事件將國潮消費引爆到歷史高點。根據《百度2021國潮驕傲搜索大數據》顯示,過去10年,國潮關注度上升了528%,如今的國潮已邁入3.0階段。國潮品牌李寧、安踏、完美日記、花西子、華為、小米乘著國潮東風扶搖直上。
而在一眾國潮領域,又屬手機、服飾、汽車關注度最高,熱度都已超50%,成為國貨出圈的鼎力支持,打造著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在服裝領域,傳承漢民族四千多年傳統民族服裝的漢服加速破圈,艾煤咨詢《2020—2021年中國國潮經濟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預測,2021年中國的漢服愛好者規模將達689.4萬人,市場銷售規模將達101.6億元。
從以上維度來看,國潮、國風的崛起,傳統服飾進入潮流,貼近傳統的旗袍自然會被重新帶入大眾視野,以彰顯民族情懷,按此趨勢發展,或成為漢服之后新一輪的消費熱點。
翻看視頻中旗袍禮儀中UP主們的帶貨櫥窗,帶貨旗袍也是較為常見和直接的一種,且一些接地氣價格的旗袍戰績不錯,能很好的滿足大眾對旗袍的幻想。
UP主利用最能展示旗袍的旗袍禮儀精心策劃一番,種草之后,大眾對旗袍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消費屬性自然也就表現出來了。
可見,初步試水的旗袍生意被證實是行得通的打法。
另外,回看諜戰劇《偽裝者》中的宋軼,端莊大氣、優雅溫柔,古典韻味十足;而今年大火的網劇《司騰》中的景甜,優雅大方、風韻有致,人間富貴花氣質顯露無疑。顯然,這都是通過旗袍驚艷了角色,完美演繹了東方美,這也讓旗袍的熱度不斷升溫。
劍走偏鋒,周邊生意相比“主賣場”總能獲得意外驚喜,眼尖的生意人盯上旗袍禮儀也在情理之中。
賽道的誕生,玩家的入駐,正正經經的經營,本可相安無事,怪就怪在這些UP主們挖空心思的“上位”。
抓住年輕人的灑脫、硬剛、獵奇的心理,拋棄古板、無新意的服裝,追求獨立、個性、潮流成了這代躺平青年獨特的追求,穿衣自由的呼聲也就越來越高,熱褲、吊帶、深V、露背、露肩等服裝特性成了彰顯自由的標配,不再受到非議和嘲諷。
此外,年輕人對好身材的追求,明眸皓齒、大長腿、前凸后翹、削肩細腰,是不變的美女定義準則,也是大眾樂于窺探和羨慕的對象。
顯而易見,接受度高加流量話題屬性,天時地利人和,旗袍禮儀流水線由此誕生,性感、聳肩、扭來扭去、摸臀,示范著“東方美”。隨便翻看,短視頻中幾十萬的點贊也正描述著這個周邊產品性能的優質。
然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趨利其中的小姐姐們,打著傳統禮儀的幌子,賣弄著風姿,最終都指向同一個目標——帶貨收割著韭菜,無論是帶貨旗袍或是其它服飾或是茶,必然會有人為此買單。
“新晉選手”還能笑多久?
中國的傳統禮儀富有內涵、周正大方,絕不是小流之輩的惺惺作態。
然而短視頻中某些小姐姐“標新立異”,摒棄旗袍傳遞出的原有韻味,以凸顯身材吸引眼球為主,正正經經的禮儀文化開始變得“病態十足”,毫無底線可言,倒足胃口。
那么,這個“新晉選手”,還能笑多久?
賣丑文化已成過去式,佛媛已成過去式,接下來的一槍會指向哪里,是不是變異的旗袍禮儀不好說。
但可以預見的是,應該不會太久,現在的子彈只是還在飛。畢竟,干著抹黑傳統禮儀“缺德”的事,秀性感、秀身材,內容毫無營養可言,從事著擦邊球的生意。
9月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通知,堅決抵制違背公序良俗人員、抵制低俗“網紅”、無底線審丑等泛娛樂化傾向。
同日,文旅部發布《網絡表演經紀機構管理辦法》,提出要加強對經紀機構的管理,約束表演者行為,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治理娛樂圈亂象。
監管出手后,平臺接著出碼。
9月23日,抖音處罰利用佛媛形象虛假營銷行為相關賬號48個,永久封禁賬號7個,清理違規視頻148條。
同時,在小紅書上搜索“佛媛”,搜索結果已無任何動態,結果頁面顯示“勿立虛假人設,做真實的自己。”
此外,根據“快手黑板報”消息,快手自6月15日起對“飯圈亂象”開展專項整治,全面清理有害信息和內容。共處置違規視頻77572條,違規賬號194個。
可見,這些怪象、亂象們正在一個個的被清除。
如今處在槍口的低俗旗袍禮儀,雖打著擦邊球,終難以蒙混過關。
但不解的是,妖怪們為何總是收拾不盡?此起彼伏,滅了卷土又來。
馬克思《資本論》注釋中有一段經典話語:“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就保證到處被使用......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被絞死的危險。”
利字當前,是鬼怪們不斷作妖,掀起風浪的源頭,也是終點。
其實,歸根結底,是下手的力度太輕了,封禁賬號、清理違規視頻,起來一個按下去就行,對魔化的UP主而言太過不痛不癢,必然會出現“接力賽”不斷上演的情況。
總的來說,要真正的讓妖魔們笑不出聲,拳頭得硬,得從源頭下手,只有平臺們真正的重視起來,再變化多端的妖怪們也會無處遁形。
參考資料
1、《國潮大爆炸:10年關注度上漲528%不止于國貨消費超乎你想象》—東方財富網
2、《佛媛網紅炫富打擦邊球被點名:“狐貍的尾巴藏不住”!》—見盤
3、《堅決抵制不良“飯圈”文化!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進一步加強 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云南網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歡迎來到財經愛好者聚集地,同好共同交流請添加微信:Tanglangcj
此內容為【螳螂觀察】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螳螂觀察(微信ID:TanglangFin):
?泛財經新媒體。
?微信十萬+曝文《“維密秀”被誰殺死了?》等的創作者;
?重點關注:新商業(含直播、短視頻等大文娛)、新營銷、新消費(含新零售)、上市公司、新金融(含金融科技)、區塊鏈等領域。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