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的100億新故事,誰會買賬?
退休665天后,柳傳志因“億元年薪”事件再上風口浪尖!恰逢聯想集團劍指科創板、募資100億的敏感節點,不免讓人聯想:一代商業教父又在操盤著新故事?
來源/互聯網那些事
退休665天后,柳傳志因“億元年薪”事件再上風口浪尖!恰逢聯想集團劍指科創板、募資100億的敏感節點,不免讓人聯想:一代商業教父又在操盤著新故事?
01,億元逆天年薪首曝光!
因國慶前后曝光的“億元薪酬”事件,柳傳志再陷爭議漩渦,無數網友疑惑,從聯想董事長之位退休近2年的柳傳志,居然能拿如此逆天的薪資?
據公開數據,作為全球最富科技公司蘋果,過去一年,凈利潤超過聯想100倍,而其當班CEO庫克,才拿到約9530萬的收入,還是在受惠于漲薪幅度達到28%的前提下; 而退休許久的柳傳志,居然在2020年斬獲了高達9790萬元的薪資,比庫克還高了260萬,他是怎么做到的?
據聯想招股書并結合同花順查詢等,我們發現,柳傳志2020年的收入分為兩大組成部分,其中,來源于聯想控股集團的薪酬高達7603.50萬元,來自聯想集團的薪酬同樣不可小覷,達到了317.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86.5萬元,2020年平均匯率),這兩項相加可得9790萬元,接近1個億!
所謂拔出蘿卜帶出泥,柳傳志不合常理的高收入,還只是聯想高層逆天高收入的冰山一角,據查詢得知,另一位同樣在2019年12月便退休的高管朱立南,在2020年,仍然拿著高達6198.1萬元的驚人年薪,而當班新掌門楊元慶,2020年的薪酬更是高達1.7億元,聯想高管2020年薪酬合計11.8億元,占全年凈利潤的30.70%。
10月3日,聯想集團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擬募集資金100億元,就在天價薪酬風波未平之際,人們發現,有關高管的薪酬,在相應平臺已做了隱藏處理,為不可見狀態,不禁要問,大佬們到底在怕什么?
我們不妨來梳理下,聯想的股東成分,截至2021年6月30日,最新一期的聯想控股股東排名如下:
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以29.05%的持股占比排名第一大股東(名義),柳傳志以3.12%的持股占比排名第五大股東,看上去,聯想控股仍然是一家特殊的國企,那第一大國資股東能分到的利潤,居然不如30多個高管的年度薪酬,這要是傳播開來,會引發怎樣的輿情壓力?
圖:同花順
此外,三股東泛海集團跟柳傳志的關系,早不是公開的秘密,盧志強在助力老大哥柳傳志將聯想國有資產完成私有化的進程中,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2005年,盧志強拿地太猛消化不良,柳傳志緊急“輸血”助他脫困,2009年,聯想進行股份改革,盧志強豪擲27億,買下29%的股份,把柳傳志推上了聯想掌門人之位,也算投桃報李的典范了。
而二股東和四股東,本來就是聯想員工持股平臺,即便不算上泛海,柳傳志等加上員工持股平臺合計持股已達31%之多,超過了第一大國資股東。所以,聯想誰才擁有最大的話語權,也是一目了然的事。
至于柳傳志們的第二怕,就更好理解了,這廂科創板申請才獲受理,且尚存變數,這個時候,任何不利的風吹草動,無異于節外生枝,聯想募資100億,或仍有不能說的“秘密”!
02,聯想的冰火兩重天!
回到主線業務層面,柳傳志和楊元慶們最擔心的,莫過于以下幾點
遠低于行業的研發投入占比
依據聯想招股書公開數據,聯想研發投入分別102.03億元、115.17億元、120.38億元,占各期收入的比重依次為2.98%、3.27%和2.92%,這一比例不僅低于科技行業的8%~10%的研發投入比(華為2020年研發投入占比高達15.8%),也遠低于科創板上市企業。
據投資時報報道,20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在2017~2019年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依次為8.63、9.17%、10.26%,呈逐年上升趨勢。
2019~2021財年聯想研發投入相關數據
而聯想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便是智能設備業務,報告期內占總收入比例為88.20%、89.16%、85.58%,本質上,聯想是一個智能硬件大廠,在如此吃研發的科技行當,聯想的研發投入,顯然直接影響到智慧成果的商業轉化效率,這也是聯想一直甩不掉“組裝廠”帽子的一個重要原因。
問題來了,聯想在極低的研發投入前提下,就能獲得相當豐厚的回報,在商言商,追逐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聯想或許也喪失了大力度提升研發投入的內驅力。
雷軍曾說,一流的企業賺取利潤,偉大的企業賺取人心。
名存實亡的手機業務
不日前,吉利官宣持百億重金,加碼高端智能手機賽道,格力的手機銷量慘淡,董小姐至今仍在堅持著發新品手機,這些現象無不說明,無論是新能源行業還是傳統科技行業,與智能機產生關聯,都將是獲取用戶的最佳入口與開啟生態大門的最關鍵鑰匙。
聯想呢?從曾經的中華酷聯第一梯隊,淪落到如今的other,收購的MOTO也并未在大中華區掀起風浪,所以市場份額是逐年下滑,一降再降,2019年,聯想還有6.5%的份額,2020年,已降至3.5%,直接成了other。
聯想手機業務的節節敗退,與智能設備的研發投入有著緊密聯系,在競爭激烈的手機賽道,可不是簡單的玩組裝就能樹立核心競爭力,而是要軟硬件雙開花,才能占有一席之地,華為有芯片設計和原創系統的研發能力,小米有堆料黑科技,OPPO有做工和品質,vivo有影像力,聯想手機可能帶給一代人的只有回憶……
國產手機江湖中,不管愿不愿意承認,聯想喪失話語權已成事實,手機業務的掉隊,也加劇了人們對其研發實力不足的擔憂。
居高不下的負債率
聯想招股書中還有一組數據比較扎眼,報告期內,聯想的資產負債率分別高達86.34%、87.37%、90.50%,呈明顯的攀升趨勢,而科創板同行們,平均負債率要比聯想低近35%。
此外,聯想的速動比率也令人懷疑其償債能力,按報告期的最新數據看只有0.62,行業大于等于1才算健康的速動比,意味著才有較好的變現償債能力。
超過90%的負債率與較差的速動比,無疑成了懸在聯想頭頂的利劍。
招股書中,聯想提到了欲將募集的100億元用于新產品及解決方案研究項目、產業戰略投資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光補充流動資金一項,高達35億元,超過了云網融合項目、行業數字化智能化項目和人工智能項目等任何一個單項。
我們同時觀察到,聯想的ROE位列中國企業之首,據《財富》統計的2021年世界500強榜單,聯想凈資產收益率排名中國企業第一,長期盈利相對出眾,而ROE主要反映的是股東權益收益水平。
一邊是聯想盈利向好,柳傳志們賺得盆滿缽滿,一邊卻是仍在募集巨額資金用于補充現金流,很難不讓人對這百億募資的歸途產生聯想。
后記:
聯想重回A股盡管仍存此許變數,但大概率最后能順利登上科創板,順利完成100億的融資目標后,聯想會不會真的有所改變?拭目以待。
當然,聯想在PC業務板塊的傲視群雄,也多次為國爭光,貿工技再受爭議,聯想實打實地干出了業績,商業公司靠銷量說話,聯想如若能加強研發,那將如芝麻開花,未來必可期!
參考資料:
信源綜合聯想招股說明書、虎嗅、新青年1919、明德先生、同花順等相關報道,部分圖源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