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電量占全球3%,雙十一血拼背后綠色計算如何能實現低碳減排?
耗電量占全球3%,雙十一血拼背后綠色計算如何能實現低碳減排?
來源/江瀚視野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雙十一,不知有多少人在黑著眼眶熬著夜連夜剁手血拼,但是有沒有人想過如此大規模的互聯網交易到底會對環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雙十一剁手如何才能在血拼的同時保證節能減排呢??
一、服務器耗電量占全球3%?
根據天極網的報道,近年來,伴隨著人類互聯網計算機產業的高速興起,“計算力就是生產力”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特別是疫情之后,越來越多的工作開始在網上完成,對于全世界的能源需求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據統計,目前全球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總量已經占據了全球電力使用量的百分之三,有行業分析師認為,到2025年,全球數據中心使用的電力總量按現在的電力價格來估算的話,將會超過百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6%。
調研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公司表示:“預計未來數據中心的增長會直接接帶動數據中心的用電量需求,而北美地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數據中心集聚地,占據了當前所有數據中心用電量總額的35%左右。由于中國、印度等國家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預計未來亞太地區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地區?!币阅壳暗难芯縼砜?,全球數據中心的用電量仍然為大規模以及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所驅動。
齊魯晚報也報道,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數據中心總耗電1600-1800億千瓦時,超過了2020年三峽水電站全年1118億千瓦時的發電量。
工信部網站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各類在用數據中心總量達28.5萬個,全年耗電量超過1200億千瓦時,約占我國全社會用電量2%;2020年突破2000億千瓦時,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71%。
而如果要問什么時候耗電量非常大,有一個時間其實所有人都想得到,這就是雙十一期間,大量的用戶每天熬夜搶購,各個網站、系統的并發量達到了峰值,計算能力成為了支撐雙十一的關鍵所在。那么,雙十一瘋狂剁手背后我們有沒有辦法真正實現節能減排綠色環保?
?
二、綠色計算如何讓雙十一也能節能環保?
說起雙十一的綠色減排很多人都很疑惑,這到底意味著什么?其實,從數據中心、綠色物流、綠色商品等多方面都可以發力,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助力數據中心減排的“綠色計算”。
說起綠色計算,這個概念其實已經興起了很長的時間,早在10年前綠色計算就已經出現,根據當前市場普遍公認的定義,綠色計算(green computing)是本著對環境負責的原則使用計算機及相關資源的行為。綠色計算包括采用高效節能的中央處理器( CPU)、服務器和外圍設備,以及合理分配計算資源、提高算力效率,減少資源消耗。
包括IBM在內很多國際巨頭企業都已經開始普及綠色計算,而在今年的雙十一,綠色計算開始在中國有了新實踐。根據公開市場的報道,中國科技企業開始在雙十一的海量峰值計算中開始運用綠色計算技術,比如螞蟻集團采用三種資源調度技術實現算力共享,降低數據中心的碳排放量。這三種技術指的是離線混合部署技術、云原生分時調度、AI彈性容量。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對計算資源進行離線混合部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有非常多的計算需求,傳統的市場做法是把在線任務和離線任務分開部署在不同的集群,這樣避免可能存在的沖突,但是由于兩個集群互相隔離導致了很多集群的算力都處于閑置狀態,整個集群的運算效率低下,能耗反而居高不下。所以,當前螞蟻采用的就是離線混合部署模式,通過Kata安全容器進行強隔離,這樣即使是整機CPU的利用率超過了80%也不會產生離線任務對在線任務的過多干擾。真正做到了“削峰填谷”,將資源的利用率提到了更高的水平,從而有效降低了算力與能源的浪費。
其次,用“潮汐車道”來真正舒緩資源擁堵。每次雙十一期間,互聯網公司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服務器進行運算,但是每天的交易量卻不是均勻的,要付尾款的時候,交易量激增,其他時間段的交易卻并不那么多,在這樣的情況下,螞蟻自研的云原生分時調度調度技術就派上用場,這就像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潮汐車道”一樣,根據不同的場景,劃分資源給需要使用的場景使用,從而實現了整個運算資源的“乾坤大挪移”,資源從一個場景到另一個場景的匹配速度從過去的幾個小時下降到了一分鐘左右。
第三,用人工智能來調節資源的供應。對于大多數的互聯網公司來說,為了確保在高度交易強度的影響下的交易政策,必須要依靠人工判斷不停地增加服務器進行保障,但是一旦流量的洪峰過去,就需要趕快降低服務器以降低資源消耗,但是對于人來說這種不斷的增加降低要求太高,如果一個程序員非常繁忙的話,往往難以做到及時增減,這個時候螞蟻就研發了AI智能容量技術,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構建了圖計算和流量周期算法,通過深度學習來預測流量,從而實現智能的擴容和縮容。
通過上述三個技術進行有效地應用,再加上螞蟻不斷推進的代碼運行性能優化,螞蟻的服務器利用效率比三年前提高了2倍多,同時在同等規模的業務下的算力耗電則減少了一半。這次雙十一無疑是對于綠色計算技術的一次實戰演練,通過規模化的運用實現真正的低碳排放。
?
其實,縱觀整個螞蟻綠色計算發展邏輯就會發現,螞蟻的綠色計算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這些年不斷發展形成的,早在2016年螞蟻就推出了螞蟻森林,邁出了綠色環保的關鍵一步。2019年螞蟻就啟動了“云通未來”項目來探索綠色計算技術,今年3月公布了碳中和目標,在4月份公開碳中和路徑圖,從而在響應雙碳戰略上邁出了堅定的一步。
其實,螞蟻的舉動只是當前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舉動,伴隨著中國互聯網產業的不斷發展,原先粗放式的業務發展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市場正在呼喚企業用更加精細化的業務發展模式來替代掉之前的模式。這些年在ESG理念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逐漸意識到,企業的核心目標不僅僅是獲取市場利潤,而是應該在獲取利潤的同時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將社會責任目標融入到企業的發展之中,從而不斷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利用技術創新進一步尋找解決當前社會問題的解決思路,從而更好地推動社會福祉的提升。
如果這個時候互聯網公司們能夠通過綠色計算等為代表的一系列低碳技術來推動技術革新的話,有助于雙碳戰略的落地。
碳達峰碳中和不僅僅是國家的綠色指標,也是我們每個企業都需要關注的焦點,希望各個互聯網企業都能把低碳發展融入自身的業務發展之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動中國更好的發展。
?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