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頭拿下支付牌照!后來者B站如何“攪動”支付業?
雖遲但到,B站支付怎樣才能“上位”?
作者 |周戎?來源 | 獨角金融
本以為支付寶、微信支付成為中國網絡支付雙雄之后,互聯網行業的支付戰爭將會偃旗息鼓,但新晉互聯網小巨頭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切入這一賽道。
繼抖音、快手之后,11月19日,嗶哩嗶哩(下稱“B站”:9626.HK)以約1.18億元的價格收購持牌支付機構浙江甬易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下稱“甬易支付”)65.5%的股權,如愿拿到支付牌照。
對于視頻網站來說,視頻資源是吸引用戶的不二法寶,比如2019年末,B站就以8億元的價格,拍得《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國地區三年獨家直播版權,力壓虎牙、斗魚等傳統直播平臺。
B站一邊砸錢投入版權陣地,一邊斥資收購支付牌照,在支付業務已經形成“二八”格局下,未來B站進軍支付業務為哪般?又為巨頭強悍的支付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眼下痛點
正如紙幣需要物料、運輸成本,電子支付雖然讓貨幣“無形”化,但是也需要網絡、電力等資源作為底層基礎,這就會給平臺帶來額外的成本負擔。
螞蟻金服此前曾公開的一組官方數據顯示,支付寶收款需要一定的費率,其中非特殊行業的費率為0.6%,也就是平臺每收款100塊錢,都要給支付寶0.6元的“過橋費”。至于休閑游戲、網絡游戲點卡等特殊行業,費率更是高達1%。
對此,2020年末,美團取消支持支付寶付款時,王興曾義憤填膺地表示:“淘寶為什么還不支持微信支付?微信支付的活躍用戶數比支付寶多,手續費也比支付寶低。”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對支付寶高收款費率的控訴。
B站財報也顯示,過去三年向第三方支付機構支付的服務費用分別為1080萬元、2680萬元、4200萬元。無獨有偶,在B站之前拿到支付牌照的快手也面臨此挑戰。2021年Q2財報顯示,快手用于支付渠道的手續費為3.72億元,反觀去年同期這一數字僅為2.42億元。
縱觀B站和快手的支付手續費不難發現,隨著平臺用戶數的增加,其支付手續費也會有相應的增加。因此,自己搭建支付“橋梁”,最關鍵的作用,就是在長線上可以省下支付手續費。
除了支付手續費這個現實性的問題,開展支付業務的互聯網平臺也不得不直面越發收緊的政策。
2017年11月,央行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工作的通知》,表示要加強無證機構整治,加大處罰力度,切斷無證機構的支付業務渠道。
這一禁令讓沒有支付牌照的電商平臺頭痛不已。比如,2016年初,就有律師舉報美團支付無證經營,隨后,央行約談美團,美團錢包被迫下線整改。
而2020年美團之所以敢手撕支付寶,除了有微信支付撐腰,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其在上市前,已經擁有支付、小貸、銀行、保險四張牌照,在政策和渠道上,已經沒有明顯短板。
所以,將時間線拉長來看,從節省成本和規避政策風險的角度考慮,B站拿下支付牌照,即使不拓寬新的業務,依然有重要的意義。
B站的終極野望
B站的主業是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視頻內容與生態體驗。但是這絕不意味著B站的營收只能被限制在與視頻相關的“廣告”層面。
首先,與傳統視頻網站用戶僅聚焦于視頻內容不同的是,B站的社區化運營使得自身平臺的用戶呈年輕化、高粘性、高留存等特點。
2021年Q3財報顯示,B站月活用戶同比增長35%,達2.67億;用戶日均使用時長提升至88分鐘,創歷史新高;月均互動數破百億,達102億次,同比增長86%。在電話會議上,陳睿表示:“B站的用戶平均年齡仍然是21歲左右,50%用戶來自于三線以下的城市。”
有了支付這個鑰匙后,B站就可以在極具想象空間的電商領域盤活這些極具價值的流量。
Q3財報顯示,B站電商及其他業務收入達7.3億元,同比增長78%。這也意味著,電商正逐漸成長為B站重要的營收支柱。
如果B站的電商的營收規模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那么同屬視頻賽道,并且流量特點與B站類似的短視頻一霸快手的經驗則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Q3財報顯示,快手電商交易總額達到1758億元,同比增長86.1%。作為對比,快手當季總營收不過205億元,并且此前快手基礎設施的直播收入的營收占比降低到37.7%。這意味著,視頻平臺快手的增長引擎已經從此前的“老鐵666”變為了“電商淘寶”。
此外,盤活了電商業務,B站進而可以在電商的外圍打造金融生態,比如金融增值類、錢包營銷服務等等。
未來困局
不過,拿到支付拍照畢竟只是B站電商業務的起點,在這之后,不論是從行業還是從自身平臺來看,B站還有眾多問題需要面對。
首先,B站入局支付領域的2021年,行業大局已定。
2019年,艾瑞咨詢發布的移動支付調研報告顯示,在中國移動支付行業,支付寶占據53.8%的份額,微信占據39.9%的份額,兩家合占93.7%的市場份額,延續了2016年以來的格局。這也意味著,其他新入局的支付平臺不太有可能異軍突起。
更重要的是,即使移動支付領域已經形成寡頭格局,但是頭部的企業依然沒有安穩地賺錢。騰訊Q3財報顯示,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收入達到了433.17億元,不過成本也高達309.55億元。
與行業大舉已定相對應的,新晉支付平臺為了“拉新”,必然需要極力推銷自己的支付業務。
比如,此前美團為了繞過支付寶和微信,推廣自己的支付,在消費者提交訂單的時候,將默認支付選項變為“極速支付”,也就是類似貸款的美團支付。
這也使得大量的消費者抨擊美團的做法。在黑貓投訴上,我們可以看到近千條針對美團月付的投訴,內容包括“亂扣費”、“不知情開通了月付”、“沒有明確提示”等。
沿著這一思路,作為著名的UGC平臺,B站或許也會結合UP主的內容,進行商業推廣。
以抖音為例,看種草視頻時,抖音會向用戶及時地提供分期付款服務。想打賞但是錢不夠時,抖音還會貼心的呈上“低利率”借款。甚至有很多消費者看到抖音漲粉廣告后,在平臺內支付了培訓費,想退款時,還會遭到拒絕。
不能忽視的是,B站的核心優勢是用戶體驗。對此,陳睿此前曾表示:“商業是這個時代最有利武器,我不愿做傷害用戶體驗的商業。”
接下來,B站能否在利益面前,恪守自己的商業準則?讓我們把答案留給時間吧。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