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美網紅在螺螄粉中吃出蟲卵:網友震怒,好歡螺“陰謀論”再翻車
近日,某網紅在好歡螺螺絲粉中吃出了“大坨蟲卵”事件,引輿情發酵,短短數日,已兩度登頂熱搜,令人意外的是,面對如此重大的輿情事件,好歡螺的回應卻顯得輕描淡寫,只談殺菌不提蟲卵,在問題未解決前就矛頭直指“幕后黑手”,激發了網友的強烈憤慨,好歡螺風評極速惡化,作為頂級螺螄粉品牌,好歡螺眼看將陷入一場新風暴……
來源/互聯網那些事
近日,某網紅在好歡螺螺絲粉中吃出了“大坨蟲卵”事件,引輿情發酵,短短數日,已兩度登頂熱搜,令人意外的是,面對如此重大的輿情事件,好歡螺的回應卻顯得輕描淡寫,只談殺菌不提蟲卵,在問題未解決前就矛頭直指“幕后黑手”,激發了網友的強烈憤慨,好歡螺風評極速惡化,作為頂級螺螄粉品牌,好歡螺眼看將陷入一場新風暴……
01,好歡螺吃出蟲卵,是偶然事件嗎?
近日,超美博主“yangyiw”在社交平臺發文稱,自己在好歡螺螺絲粉中吃出了大坨的蟲卵,還放上了高清實拍大圖,網友觀后無不頭皮發麻,而包裹著大量蛆蟲的圖片也快速擴散到多個平臺,并在微博掀起2波熱搜,相關話題閱讀量突破8億,堪稱熱度空前。
作為長年穩居“十大螺螄粉”綜合名前三的好歡螺,在今年雙11期間,更是創下了4小時斬獲2185萬元的火爆預售紀錄,螺螄粉界頂流,實至名歸,而正是好歡螺的無敵人氣和超高銷量,出了“大坨蟲卵”事件后,迅速沖上熱搜,也完全合情合理,可是,沒想到,好歡螺接下來的回應,卻令人大跌眼鏡:
在好歡螺的官方回應中,除了避重就輕只談殺菌工藝,絕口不正面回應蟲卵和異物等問題外,還措辭強硬地表示,事件發酵僅2天就沖上微博熱搜,不排除幕后有人推動,公司將依法維權,這不等于火上澆油嗎?
好在,好歡螺的第二封聲明中,多少能看出好歡螺想迫切解決食品安全事件的決心與誠意,但縱然如此,也難息網友的怒火,于是,我們看到了罕見的熱評大翻車現象。
回到事件本身,好歡螺蟲卵沖上熱搜,真的該由爆料網紅和網友背鍋嗎?
我們認真翻看了“yangyiw”的社交平臺動態,長相甜美的她,目前并沒有任何直播帶貨的記錄,發布的多篇博文也都是以分享日常點滴為主,而且,此次涉事的好歡螺產品,她的購買憑證也一應俱全,也就是說,目前并沒有發現她黑好歡螺行為和動機,吃出蟲卵,拍照吐槽,這難道不是任何一個消費者該有的基本權利?
該博主的日常動態
或許有人會說,這難道不是一起偶發事件?至于大驚小怪,那我們就來看一看,好歡螺在食品安全上面的翻車問題,到底是突發還是頻發:
在社交平臺和黑貓投訴平臺,尋常見關于好歡螺食品質量的吐槽與投訴,有吃出黑色蟲子的,有吃出線團的,還有吃出發臭的異物的,甚至還有吃出帶泥的塑料的,堪稱花樣百出。
除微博和黑貓投訴等平臺外,在好歡螺官方店鋪的用戶追評中,我們都能驚訝地發現,在好歡螺螺絲粉中吃出蟲卵或異物的案例都不計其數。
另據天眼查顯示,好歡螺關聯的柳州市得華食品有限公司還因違反安全生產法,被柳州市應急管理局罰款7萬元。
到此,因食品安全問題引發消費者密集投訴和追評差評的好歡螺,此次因蟲卵門上熱搜,還能算是偶然事件嗎?好歡螺暗指背后有推動者,到底是心虛還是另有苦衷?
02,爭搶300億螺絲粉蛋糕,“商業詆毀”可能性有多高?
作為柳州正宗螺螄粉品牌代言人的好歡螺,盡管占據了柳州人口碑背書的天然優勢,但是,在而對資本巨頭孕育下的非柳州系螺螄粉品牌的進攻中,能否笑到最后?猶未可知!
2021年是網絡直播元年,各種因緣際會下,螺螄們也迅速取代方便面,成為第一大網紅食品,一時間,各大網紅直播間的螺螄們,無不處于賣脫銷的火爆狀態,正因為旺盛的市場需求,資本一早就嗅到的商機,于是,螺螄們賽道,逐漸演化成柳州系和非柳州系兩大陣營:
好歡螺、柳江人家、董阿姨和肖叔叔等是柳州正宗螺螄粉品牌的代表,而李子柒、三只松鼠、百草味和來伊份等則是非柳州本地螺螄粉品牌的代表。
依據CBNdata《2021螺螄粉行業發展白皮書》的報道,消費者購買螺螄粉主要考慮的因素是“口味是否正宗地道”、“是否安全衛生”和“小料是否豐富”,消費者挑選品牌主要考慮因素是“是否有正宗地道的口碑”、“品牌知名度”和“品牌是否源自柳州”。
按《白皮書》的調研數據,似乎好歡螺占盡了天時地利,實則不然。
在資本的加持下,“口味是否正宗地道”和“品牌知名度”是否足夠高,全然不是問題,螺螄粉行業并沒有什么技術壁壘,本質上仍屬于門檻較低的傳統食品加工行業,算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也是為何“李子柒”等資本力量能一窩峰迎頭趕上的直接原因。
當然,好歡螺也是竭盡全力,擁抱互聯網中心,比如跟李佳琦和薇婭等頭部帶貨網紅戰略合作,拉升銷量的同時,提升品牌知名度,再比如,重金砸營銷,跨界跟綠箭、元氣森林、樂事等品牌和夢江湖等IP聯名,目的就是為了拉籠和吸引Z世代消費主力軍。
不過,雖然好歡螺進行了一系列營銷嘗試,以拓展銷路,但在年銷16億的“李子柒”面前,仍然是倍感壓力,截止目前,好歡螺公開可查的銷售數據,也只是全網通稿般的雙11“4小時銷售額達2185萬元”。
當然,比起競品的競爭壓力,好歡螺當下亟待解除的仍是食品安全和輿情危機
好歡螺的聲明之所以站不住腳,背后有其技術邏輯,專家稱嚴格的車間制作工藝并不能保證加工過程中不混入蟲卵,偌若蟲卵開始就在原料中存在,那么按照好歡螺回應的加工方法來看,它到最后的終端產品包裝完畢的過程也一直存在。
伊利諾伊理工大學食品加工工程碩士“錢程”直言不諱稱,巴氏消毒處理溫度比較低(65攝氏度-90攝氏度),可能無法保證滅活全部的蟲卵,既便采用了溫度更高的滅菌處理(121攝氏度以上),也只能保證蟲卵被殺死(滅活),但消費者還是能吃到死蟲卵。
至于是否真有競爭對手趁機把水攪渾,甚至往好歡螺身上轉移火力,我們認為交給更專業的警方來調查取證,是最恰當的方式,而不是在沒有任何證據指向有人背后搞鬼前,先上來給你扣一頂“背后推手”帽子。
中國食品產業觀察家朱丹蓬直言不諱指出“如果說你沒有蟲子,誰去詆毀你?像好歡螺發表這樣一些不實的言論,其實對它的品牌,對它的方方面面都會造成更大的一個負面影響”。
如何學會正面回應問題,并徹底解決,將是好歡螺待修的一門功課!
參考資料:
信源綜合好歡螺相關動態、黑貓投訴平臺、精華食報、金融界和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等相關報道,圖源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