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票逾期,短期債務壓頂,牧原股份到底有沒有財務問題?
旗下多家企業被爆商票逾期,牧原股份恐慌情緒在進一步擴散。
來源/花朵財經??
12月7日,經前一日晚間商票逾期事件被各大媒體刷屏傳播后,今早牧原股份股價迅速低開6.03%,報48.5元/股。截至當日收盤,公司股價報48.97元/股,下跌5.12%。
今年以來,牧原股份的財務問題一直備受市場熱議。進一步分析還可以發現,牧原股份短債長投特征明顯,并且逆勢擴張背后的真實緣由亦疑云重重。
針對商票逾期一事,牧原股份的說法也似乎存疑頗多。
32家子公司出現付款逾期
12月6日晚,牧原股份一口氣發了32份公告。其中,一份關于部分商業承兌匯票的情況說明公告格外引人注目。
公告顯示,上海票據交易所于近日公示了《持續逾期名單(截至2021年11月30 日)》,2021 年8月1日至11月30日,牧原股份共有32家子公司出現付款逾期。
而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公司還尚有9家子公司存在逾期未支付商業承兌匯票合計 1707.27萬元;截至2021年12月6日,公司9家子公司尚存逾期未支付商業承兌匯票合計755.98萬元。
牧原股份對此表示,經公司核查,由于公司未及時收到部分持票人的有效提示付款申請,或持票人選擇的清算方式不符合銀行要求等原因,所以導致公司無法按時兌付商業承兌匯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商業承兌匯票兌付需要由持票人在票據提示付款期(自到期日起十日內)發起提示付款申請,并選擇清算方式。
且承兌人在收到持票人提示付款申請后方可選擇同意兌付,如承兌人未及時收到持票人提示付款申請,則無法在規定期限內及時兌付。承兌人收到提示付款申請后,如持票人所選擇的清算方式與銀行要求不符,則需要持票人重新選擇清算方式并重新發起提示付款申請。
除此之外,目前公司生產經營與現金流情況正常。截至2021年9月底,公司貨幣資金余額為99.5億元。公司同時已針對相關情況出臺了專項管理制度與措施,未來將加強管理,與銀行、持票人保持積極溝通,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暗潮涌動的資金缺口壓力
然而這一消息出來,盡管牧原股份已有看似合理的澄清,同時公司僅今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就有高達87億元,顯然不懼幾千萬元的商票,但即便如此,其中仍存疑頗多。
首先,牧原股份商票事件一直猶存于公司的經營中,那么為何僅在今年供應商出現未及時發起付款申請問題,而其他年份并未出現?其次,如果供應商出現疏忽,理應供應商數量或筆數不多,然而逾期家數為何多達三十余家?
據此來看,牧原股份以上的澄清,儼然很難自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牧原股份的應付票據壓力一直在不斷加大。2017年至2021年三季報末,公司應付票據金額分別為6655.34萬元、7.49億元、33.59億元、19.43億元、69.52億元。
與此同時,牧原股份的資金缺口壓力亦比較大。截至2021年9月底,牧原股份的貨幣資金為99.5億元,而同期公司僅短期借款便高達187.93億元。
而就在公司公布商業承兌匯票情況說明的同一天,牧原股份同時發布公告稱,為確保公司有足夠的生產經營和投資建設資金,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擬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授信額度總計不超過人民幣700億元整。
牧原股份同時表示,為保證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參股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公司擬為合并報表范圍內子公司提供擔保、控股子公司之間互相擔保、公司或控股子公司為參股公司擔保額度總計不超過410億元。
截至11月30日,公司對子公司提供擔保累計(含本次擔保)為687.71億元,占公司2020年歸母股東凈資產已超百分百,達136.43%。
流動負債居主,大肆擴張伴之
短債長投,可能是牧原股份顯露資金缺口的重要原因。
2017年至2020年,牧原股份流動負債分別為83.23億元、135.88億元、181.69億元、435.43億元;同期公司非流動負債分別為29.85億元、25.47億元、30.06億元、129.79億元。從中不難看出,牧原股份的負債結構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
截至2021年9月底,牧原股份流動負債高達657.56億元,對應同期流動資產466.68億元,如果再剔除336.77億元的存貨,公司流動資產僅有129.91億元,更遠不足以覆蓋公司的流動負債規模。
與流動負債規模逐年擴大相伴的是,牧原股份的固定資產與在建工程在不斷激增。2017年至2020年,牧原股份固定資產分別為105.97億元、135.45億元、188.64億元、585.30億元;在建工程分別為14.98億元、36.80億元、85.99億元、148.35億元。
深入了解可以發現,這組數據的激增主要在于擴建豬舍所致。即便進入2021年,隨著生豬產能持續恢復,生豬價格相比2020年有較為明顯的下降,在行業景氣度如此差的情況下,牧原股份依然在大肆激進擴張。
中國有一句老話:“順勢者昌,逆勢者亡。”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更是如此。而作為發家華夏文明發源地河南的牧原股份,對于這般道理儼然不可能并不知情。詭異的背后是,公司不勝其數的關聯交易。
近年來,牧原股份與關聯企業牧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存有大量的關聯交易,關聯方主要為牧原股份承建的在建工程,即承接公司擴產豬舍的任務。2017年至2021年6月底,牧原股份與牧原建筑接受工程勞務交易額分別為1.33億元、10.18億元、47.38億元、170.38億元、86.89億元。
正因如此,牧原股份一直難逃向關聯方利益輸送的市場質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牧原股份的存貨與營業成本比值還異常遠高于同行。截至2020年底,新希望、正邦科技、溫氏股份及天邦股份該數值分別為16%、35%、22%、41%,而牧原股份為96%。
面對眾多的疑點,牧原股份到底有沒有財務問題,恐怕只有牧原股份才能給出正確的答案。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