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被曝大裁員 被裁者轉投短視頻
愛奇藝正在遠離“風口”
圖源:東方IC
30秒快讀
1、12月1日本是由黃軒、王一博主演新劇《風起洛陽》的首播日,正當愛奇藝為這部收年大劇賣力宣傳時,#愛奇藝被曝大裁員#的微博話題卻搶占了熱搜。
2、一位愛奇藝員工向媒體爆料,目前愛奇藝正在裁員,裁員比例在20%~40%之間,裁員補償暫按N+1發放,但目前裁員政策還在變化中,具體發放多少還存在不確定性。《IT時報》記者聯系了多位愛奇藝工作人員,均表示裁員消息屬實。
3、被裁員工多將求職方向調整為短視頻,難道愛奇藝等長視頻平臺正在遠離“風口”?
目前,愛奇藝平臺的主要營收來源是會員費和廣告,而短視頻平臺帶來的沖擊就是吸走長視頻的會員和廣告。縱觀愛奇藝近幾年財報,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會員數量增長遭遇瓶頸,廣告收入受大環境影響下滑,再加上營收持續虧損的帽子始終沒有被徹底摘掉,三大關鍵問題的表現很難讓資本市場給出好臉色。
受裁員消息影響,愛奇藝美股股價持續大跌,12月8日,愛奇藝股價報收于5.35美元,與今年3月28.97美元的高點相比,總市值成倍縮水。
圖源:富途牛牛
天時地利人和,愛奇藝似乎都在失去,究竟誰錯了?是以愛奇藝為代表的長視頻平臺模式,還是短視頻App們“不講武德”的野蠻生長?
被裁員工求職關注“短視頻”
在社交平臺上,自曝被愛奇藝裁員的從校招新人到工齡在三、五年不等的“老人”都有。
“這次裁員大概是從11月25號開始。中層和基層都有被裁,但主要還是年輕人偏多,身邊就有一些正式員工也在裁員名單中。”在愛奇藝做運營實習生的圓圓(化名)告訴記者, “裁員沖擊比較大的是和用戶相關聯的部門。像項目推進落地、后端支持這類部門就較為穩定,受影響不大。”
另據新浪科技等媒體報道,愛奇藝此次裁員中,中層(總監級別)被裁的較多,司齡較長、年齡較大、薪水較高的員工,多在被裁之列;花錢為主的部門比如市場、投放、渠道合作等,裁員比例都在30%以上,最多能到50%。
針對此次裁員,在脈脈上還出現了名為 《愛奇藝裁員信息共享,互幫互助,互相取暖》的共享文檔。在文檔顯示的信息中,被裁崗位主要有運營、市場等;賠償方面,工作年限相對較長的獲得“N+1”賠償,而工作年限只有幾個月的則表示獲得“1.5”的賠償。
圖源:脈脈
根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屬于經濟性裁員。按照20%-40%的裁員比例,愛奇藝此次就符合經濟性裁員標準,經濟性裁員的補償標準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在這份共享文檔中,有些被裁員工已經開始調整求職方向,有求職者指出“已經在改簡歷了,暫時不打算離開北京,打算試試投短視頻”;還有的則把“快手、小紅書”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與此同時,字節跳動、快手、阿里、騰訊、網易等內推信息也被紛紛掛出。
開源節流是“常態”
愛奇藝招股書顯示,2016~2020年末,愛奇藝的雇傭員工數分別為4794、6014、8577、8889、7721。從2019年開始,愛奇藝就已經開始縮減雇傭員工人數,到了2020年底較前一年減少了1168人。
以2020年底統計的7721人為基數,按照20%-40%的裁員比例粗略估算,愛奇藝這次裁減的人員數量約為1544~3088人。可以說,保持了2019年以來的“瘦身”節奏。
此次愛奇藝的裁員并非沒有先兆,11月17日晚間舉行的愛奇藝三季報分析師電話會上,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稱:“對愛奇藝來說重點是開源節流,砍掉低效率的業務、項目,增加和嘗試新的貨幣化機會。”
“會員廣告、在線廣告服務、內容分發、其他”是愛奇藝財報顯示的四大主營方向,其中會員廣告占比最高。但在2019年之后,愛奇藝會員數增長開始放緩。從愛奇藝剛剛公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的財報可以看到,截至三季度末,愛奇藝的訂閱會員規模為1.036億,同比下降1.15%,環比下降2.45%。會員業務表現不佳,愛奇藝廣告業務也陷入停滯狀態。今年第三季度,愛奇藝在線廣告服務營收為17億元,同比下降10%。
2017年到2019年,愛奇藝凈虧損從37億元擴大到103億元,到了2020年稍有好轉,但凈虧損仍然達到了70億元。在2021年三季度報告中,愛奇藝凈虧損17.34億元,上年同期凈虧損11.76億元,虧損同比擴大47.45%。
“愛奇藝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市場又受到競爭對手擠壓,明年賺錢更加艱難。”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IT時報》記者,“再加上面臨退市、融資無路等風險,開源節流成為了唯一的選擇,只能裁員了。”
今年10月,愛奇藝主動取消超前點播這一生財之路更是讓其財務狀況雪上加霜。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也認為,這個情況應該在預期之內。根據近期監管政策的要求,長視頻平臺在會員權益等方面進行了調整,使得原本就不夠覆蓋成本的收費更加捉襟見肘,因此也跟隨大流開始裁員。
據悉,愛奇藝自身對第四季度的營收預期也并不理想。愛奇藝預計今年第四季度總營收在70.8億元至75.3億元之間,同比區間在降低5%至增長1%之間。今年5月,愛奇藝曾向路透社表示,虧損可能還將持續五年之久。
來自短劇的威脅
在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中,龔宇表示,現在行業遇到的最大問題,如果簡化為供需關系的話,內容供應出現了嚴重短缺。背后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疫情影響,到現在為止,愛奇藝電影上線量不如2019年同期的一半;傳統電視劇比例更少,可能只有往年的1/3左右;網劇也因為疫情、審核等原因延遲上線,即便上線了,質量也打了一些折扣。此外,短視頻對用戶的爭奪也是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短視頻時長份額達到19.5%,遠高于在線視頻的7.2%。比起愛奇藝這類長視頻“斷臂式過冬”,抖音等短視頻似乎還沐浴在春天里。據媒體報道,抖音正在測試短劇付費功能。此前,快手已推出短劇付費模式。抖音短劇的付費模式與付費小說類似,是按集數進行付費,每集最低1元起,支持一次性付費解鎖全劇。付費后的短劇可重復觀看,且無時間限制。
圖源:QuestMobile
《IT時報》記者在抖音輸入“短劇”,排在最熱榜單的前三名熱度均超過700萬,累積播放量均過億,而每部短劇的集數幾乎都不超過20集,每集更是只有一、二分鐘。據有關媒體指出,相比于電視劇和電影,短劇的拍攝周期基本控制在10天以內,制作成本大多在幾十萬元左右,以低成本高產出的方式打開市場,而且短劇也有著廣大的用戶基礎。
反觀愛奇藝,被寄予厚望的《風起洛陽》置景面積多達40000平方米,所需服裝5000件,而演員各種造型裝飾也在5千件以上,除了黃軒、王一博、宋茜和宋軼4位主演,專業演員數量達到650人次,群眾演員是25000人次。比起短視頻的低成本、低耗時,這類自制內容背后的燒錢制作成本顯然成為了長視頻平臺沉重的負擔。在短視頻方面,愛奇藝也不是沒有做過嘗試,“晃唄”“姜餅”“納逗”“錦視”等短視頻產品都沒有掀起多大的浪花,而此輪裁員中,“短視頻產品‘隨刻’會和其他產品合并,只有40%的人可以留下”,也顯示出愛奇藝在短視頻領域的困境。
抖音、快手短劇模式的內容擴張,無疑對愛奇藝這類長視頻平臺帶來持續性擠壓。為了活下去,愛奇藝此次裁員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作者/IT時報記者? 江麗雯
編輯/王昕?挨踢妹?
排版/季嘉穎
圖片/微博、小紅書、富途牛牛、脈脈、愛奇藝、QuestMobile、抖音、東方IC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