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互聯網大廠到底裁了多少員工?
除了登上熱搜的愛奇藝大裁員,字節跳動、快手、騰訊等大廠也紛紛傳出人員精簡、業務調整的消息,從某種意義上,這已經不是一兩家公司的問題,而是整個互聯網行業正在經歷寒冬。
來源/黑池財經
這個年末,各互聯網大廠接二連三裁員的消息頻頻登上熱搜,將打工人焦慮的情緒推到了頂點。
除了登上熱搜的愛奇藝大裁員,字節跳動、快手、騰訊等大廠也紛紛傳出人員精簡、業務調整的消息,從某種意義上,這已經不是一兩家公司的問題,而是整個互聯網行業正在經歷寒冬。
?
互聯網大廠掀起裁員潮
“早上到公司沒多久,領導就把我叫到辦公室,告訴我由于公司架構調整,需要裁員,緊接著,HR找我談話,通知我第二天辦完所有手續”,最近一段時間,裁員成了籠罩在互聯網大廠員工頭上的陰云。
?
已離職的員工在社交平臺曬出最后一張工牌照說著告別,留下的員工除了慶幸自己劫后余生之外,還摻雜著恐懼,下一個或許就輪到自己,近期,一場大裁員引發的恐慌,正在互聯網世界蔓延。
?
12月的第一天,也就是12月1日,就有多家媒體報道稱,愛奇藝正在大幅裁員,裁員比例高達20%—40%,這個比例什么概念呢?據愛奇藝財報顯示,截至去年底,愛奇藝在北京、其他城市及海外地區共擁有7721名員工,若以最高20%-40%的規模計算,那么愛奇藝裁員人數將涉及1544人至3088人。
?
?
一周之后,也就是12月7日左右,快手也被曝出正在進行新一輪裁員,據澎湃新聞報道,快手北上廣深的商業化團隊將在年底前完成轉型,部分業務線被取消,而剩余業務線將在年底搬到杭州,“搬家和離職之間,二選一”。
?
與此同時,在職場社交平臺“脈脈”上,一位員工爆料,“快手裁員30%,國際業務裁員30%已經開始”,還有的網友跟帖稱“全裁貴的,100W以上的”。
?
?
此外,百度也被曝裁員,主要涉及電商部門;字節跳動表示要“去肥增瘦”,在全球有十幾萬員工,造成了大量人員冗余;水滴籌也被曝出裁員基本屬實,主要涉及顧問團隊及保險銷售團隊,“水滴最多員工達到11000人,現在人數在6000上下”。
?
一張社交網絡瘋傳的裁員統計圖更是將互聯網員工焦慮的情緒推到了頂點,圖片里羅列了近20家互聯網知名企業的裁員情況,除了上述提到的愛奇藝、快手等,名單里還包括阿里、滴滴、蘇寧、攜程等一眾互聯網明星企業。
?
?
截至目前,這些裁員的傳聞都沒有得到公司的正面承認或否認。
?
無序擴張下的陣痛
把時間線拉長來看,2021年仿佛整個互聯網都陷入裁員潮,從教培到社區團購再到房地產等行業,不論是阿里,還是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巨頭,均經歷過大裁員時刻。
?
自今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來,“雙減政策”落地,從培訓時間、機構性質、融資上市等多個方面對教培行業進行嚴格限制。
?
隨即,由教培企業拉開了互聯網大裁員的序幕,高途集團創始人張邦鑫、陳向東分別在內部宣布裁員,據報道,高途全國13個地方中心在兩天內關閉,裁員比例為50%,波及人數高達1.4萬人;新東方則在半年內陸續裁掉4萬人;豌豆思維在上海分公司60%研發人員被裁。
?
互聯網巨頭也開始紛紛放棄教育業務的布局,據無冕財經報道,8月5日,字節跳動旗下教育品牌大力教育,大量業務人員收到裁員和補償通知,涉及教育業務的裁員規模或達數千,僅僅過了3個月,11月24日,字節跳動再次大刀砍掉教培業務,對瓜瓜龍、清北網校等多個業務進行裁員,涉及近2000人。
?
此外,由于市場監管局加強對社區團購低價傾銷、價格欺詐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監管執法,今年9月,美菜網、滴滴橙心優選分別關閉部分城市服務,并進行大批裁員,比例達50%;11月,阿里系社區團購十薈團員工人數驟減80%,并且剩下員工的工資只發放70%。
?
而今年接連不斷的房地產降溫政策也引發了互聯網房產企業的大裁員,10月,貝殼找房在部分城市開始大量關閉門店,并裁員;12月,字節跳動旗下的房產交易平臺幸福里,裁員北京新房銷售團隊的部分員工。
?
互聯網大廠們“擠泡沫”
互聯網大廠們的這波裁員潮,事實上也并非無跡可尋,原來信奉燒錢擴張策略下殺出一片天地的互聯網企業,正在防止無序擴張。
?
如在今年11月的第三季度電話會議上,快手和愛奇藝分別提及“降本增效”和“開源節流”兩個關鍵詞,快手CEO程一笑說,“快手對降本增效一直抱有很大的決心,并已從第三季度開始付諸行動”;愛奇藝董事長兼CEO龔宇則稱,“對愛奇藝來說,當前重點是開源節流,主要是砍掉低效率的業務、項目,增加和嘗試新的貨幣化機會”。
?
字節跳動則在前不久的內部商業化全員大會中,坦言“過去半年國內廣告收入停止增長,內部正在進行組織和戰略復盤,認為確實存在業務和組織臃腫問題,強調業務創新和提升管理,淡化短期目標,爭取長期突破”。
?
盡管各大企業表述并不完全一樣,但不難看出,互聯網企業都在一改此前的高調作風,更多開始放緩腳步,穩步前進,而降低成本最迅速和有效的手段,無疑是裁撤冗余的業務板塊和低效率員工。
?
這一點從此次互聯網大廠裁員涉及到的具體業務部門中可見一斑,據各大媒體報道,這場裁員涉及愛奇藝幾乎所有業務部門,其中花錢最多的市場、投放、渠道合作裁員比例最高能到50%;內容部門裁減30%左右,游戲中心等邊緣部門更是“幾乎全員被裁”。
?
快手同樣如此,在微博、知乎等多個社交媒體上,多位自稱快手的員工指出,12月底前公司將對績效為C的員工優化,而在快手績效劃分中,C為最低績效。
?
除此之外,此前大規模裁員的字節跳動也是典型例子,也是今年的裁員傳聞最多的大公司,除了接連對教育、游戲業務裁員收縮,各地的商業化團隊、人才發展中心也在裁員調整。
?
而從各大互聯網企業裁員結果來看,涉及最多的要么是不賺錢甚至還在大量燒錢的非主營業務,要么是大量高工齡、高工資的員工被裁,他們在不同的公司的職稱為總監、組長等,被戲稱為“偽中層”。
?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反壟斷大勢下,互聯網瘋狂的造富時代,似乎真的過去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