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石膏板的轉型升級路
把普通的事做到極致就是不普通。在王兵的帶領下,北新建材始終專注創新,將一張小小的石膏板做成了一篇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大文章。
石膏板,作為墻體和吊頂材料廣泛應用于辦公樓、酒店、住宅和工業廠房等各類建筑。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這種以建筑石膏為主要原料制成的建筑材料土里吧唧,沒什么技術含量。但在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新建材)的展廳里,《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所看到的石膏板卻透出滿滿的“時尚范”和“科技范”:有的像木材、有的似瓷磚、有的如地毯,有的會散熱、有的能隔音、有的可防火……
一系列令人瞠目結舌的產品,彰顯出企業不凡的實力與地位:
2016年,經國務院批準,北新建材榮獲中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中國工業大獎;2019年,北新建材榮獲中國質量管理領域最高獎——全國質量獎;2021年,北新建材榮獲亞洲質量管理領域最高獎----亞洲質量卓越獎;2004~2020年,北新建材實現年均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約3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2020年實現總資產回報率達15.8%,銷售凈利潤率18%,資產負債率降至23.8%,并在一個充分競爭、完全開放的制造業領域贏得國內60%以上的市場份額和全球近20%的市場份額,實現了高質量發展;
……
誰能想到,短短十幾年前,這樣一家企業還面臨著前有強敵后有追兵的局面,發展一度陷入瓶頸,甚至計劃將石膏板業務出售給外資企業。
“北新建材的企業文化基因就是改革和創新,進入新時代逐漸形成了使命感和市場化兩個重要文化。”北新建材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兵一句話道出了企業發展壯大的密碼。
把普通的事做到極致就是不普通。在王兵的帶領下,北新建材始終專注創新,將一張小小的石膏板做成了一篇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大文章。
▲北新建材新鄉基地年產3000萬平方米石膏板生產線(2020年3月4日攝)雷曉輝攝
壯士斷腕,背水一戰
北新建材的故事,要從改革開放伊始說起。
1979年8月,鄧小平同志考察新型建材試驗房屋工地時指示:“我們要盡快把新型輕質建筑材料工廠辦起來,要大批生產。”由此,在北京市海淀區西三旗誕生了北京新型建筑材料試驗廠,即北新建材的前身。
彼時,石膏板作為一種新型建材在歐美等國已有百余年的發展史,但在國內還是新生事物。1982年,北新建材全套引進了我國第一條年產2000萬平方米大型石膏板生產線,生產高端產品“龍牌”石膏板,開創了我國石膏板大規模生產和應用的先河。
20世紀90年代,石膏板在中國的應用逐漸普及。但因屬于充分競爭、完全開放的行業,國外的石膏板巨頭和許多國內企業紛紛投資建廠。一時間,外資品牌利用雄厚的資金實力,企圖把以北新為代表的中國石膏板企業擠垮;低端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對整個行業造成很大沖擊。北新建材的“龍牌”產品也在與跨國企業的競爭中元氣大傷,甚至一度計劃將石膏板業務出售75%股權給某外資企業。
2004年,北新建材新一屆管理層上任,時年僅32歲的王兵成為這家大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新舵手。
“那時候,公司雖然有‘十大系列、上百種產品’,但每個產品的優勢都不突出。”王兵告訴記者,其中,最大的業務板塊石膏板只有北京一個工廠4500萬平方米的業務規模,而同期市場其他品牌和外資品牌已經完成全國布局,前兩名的品牌石膏板銷售規模分別達到1.5億和8000萬平方米。
雪上加霜的是,土地、人力、運輸成本持續攀升,北新建材前途堪憂。作為上市公司,企業利潤已連續2年下滑,經濟增加值(EVA)降為負值。
市場競爭不進則退,北新建材亟待找到新的發展方向。
2004年,王兵帶領身處發展瓶頸的北新建材積極響應國務院國資委提出的“央企要爭做行業排頭兵”的指導意見,在中國建材集團的領導和支持下進行戰略調整,重新聚焦石膏板產業。通過對國內外建材行業現狀進行調研分析,并結合自身優勢和行業競爭形勢,認為沒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源同時做好十大業務,最終作出了壯士斷腕、聚焦石膏板主業的重大決策,而其他業務則被陸續關停并轉。
“石膏板業務雖然歷經艱難曲折,但還是擁有多年積累的技術、人才和品牌基礎。”王兵說,經過研究論證,北新建材確立了一個“小目標”——用3年時間將石膏板發展成為中國第一,達到3億平方米的產能規模。
對比當時北新建材的產能規模,要實現這一目標,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對于北新建材的“雄心壯志”,一開始不少業內人士都表示懷疑。
“這個數字我們說了,就必須做到,那真是背水一戰。我作為當時公司年輕的新任總經理,肩負著上級領導的信任和囑托,軍令狀立下來、說出去了,如果不能實現,肯定我得引咎辭職,當時的壓力可想而知。”王兵回憶說。
從中國第三到世界第一
留給北新建材的時間窗口很短,必須采取超常規的策略。
北新建材戰略營銷部總經理陳燕告訴記者,在“聚焦發展石膏板主業做強做優”的目標驅動下,北新建材摒棄了“價廉物美”經營策略,提出了“制高點”戰略,以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為兩大戰略引擎,通過搶占制高點建立核心競爭力和戰略競爭優勢。
——搶占產業制高點,進行全國產業布局和聯合重組。
2004年,確立聚焦石膏板主業和全國布局的戰略后,北新建材從北京一個生產基地起步,同時啟動覆蓋全國的八大生產基地布局。同時制訂了高端金字塔市場和中端大眾市場全覆蓋的業務戰略。
2005年,王兵在參加一個石膏板護面紙供應商投產會議時偶然聽說了泰山石膏的重要信息,立即調整出差計劃趕赴山東省泰安市,通過其他人輾轉找到泰山石膏董事長賈同春,商談聯合重組事宜。在中國建材集團和泰安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新建材得以聯合重組當時國內石膏板市場規模第一的山東泰和(現更名為泰山石膏有限公司),占領了石膏板中檔市場的制高點,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石膏板產業集團。由北新建材聚焦高端市場和大城市布局,泰山石膏聚焦中等城市布局覆蓋廣泛的中檔市場,二者形成良好的組合與協同。
與此同時,由于預見到石膏板行業將全面以脫硫石膏為原料,北新建材率先參與和推動當時燃煤電廠進行環保脫硫改造,充分利用脫硫改造后的脫硫石膏作為靠近大城市核心市場的原料進行產業布局,迅速搶占了具有市場優勢的區位資源。一條條生產線陸續在河北涿州、山東棗莊、江蘇太倉、浙江寧波、廣東肇慶、湖北武漢、四川廣安、遼寧鐵嶺建成,北新建材通過全國石膏板產業布局和制高點戰略,形成了顯著的競爭優勢。
——搶占品牌制高點,瞄準地標工程項目,打造高端自主品牌。
國家重點工程、地標建筑、五星級酒店等對建材質量和技術要求非常高,北新建材便把搶占這些高端領域作為“制高點”戰略的核心戰場。
記者了解到,北新建材超越傳統建材企業只銷售產品的層次,從滿足建筑功能性需求的角度為重點工程項目提供定制的產品策略和系統解決方案,甚至提供設計院都解決不了的關鍵節點技術方案,全面進入國家重點工程、城市標志性工程。
從天安門城樓粉刷、人民大會堂墻體吊頂等國家重點工程,到奧運會、世博會、APEC會議、G20峰會等場館建設,以及北京國貿三期、上海中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地標建筑,北新建材的“龍牌”系列產品在中國大江南北的諸多標志建筑展現風采。根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的統計,在全國獲得建筑行業最高獎“魯班獎”及各類裝飾工程金獎的建筑工程中,90%都是采用北新建材的產品。
——搶占技術制高點,打造核心競爭力。
石膏板行業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
對此,身為北新建材技術發展建設部研發一部主任的陳紅霞感受頗深。2008年,針對當時市場上裝飾裝修材料甲醛吸附效果不佳的狀況,陳紅霞和她的研發團隊有了一個想法:讓石膏板吸附分解甲醛。
歷時7年,經過一系列技術攻關,最終研發成功的凈醛石膏板甲醛凈化性能達到了93.9%,創行業新高,遠高于行業標準要求。產品上市后大受歡迎,2016~2020年,僅此一款產品創造的經濟效益就超過1億元。
“在北新建材的發展歷程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陳紅霞介紹,北新建材每年將營業收入的4%~5%用于科技投入,如今已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中心實驗室和十多個專業實驗室,設有博士后工作站,并在北京“未來科技城”投資建設23萬平方米研發基地,科研能力處于世界同行先進水平。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北新建材累計申請專利6256件,授權總量4585件;申請PCT國際專利80件,專利創新在同行業中遙遙領先。
功夫不負有心人,北新建材石膏板業務邁入了發展快車道:3年躍居中國第一、5年躍居亞洲第一、8年成為世界第一。到2012年,北新建材擁有全資和控股的大型石膏板生產線達到54條,石膏板產業規模達16.5億平方米,成為全球最大的石膏板產業集團。
打造世界級工業標桿
隨著業務規模的不斷提升,經營質量和經濟效益,成為北新建材更加注重的發展指標。
“北新建材從2005年起就開始考核‘營運資本成本’,2010年開始進行內部測算考核EVA(經濟增加值)。實施‘九宮格管理法’,以價值經營為導向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在企業成長發展的過程中,放棄了很多‘做大’和‘高科技’的機會誘惑,堅持把經營質量和經濟效益放在首位。”王兵說。
2015年,北新建材按照“業績良好、管理精細、環保一流、品牌知名、先進簡約、安全穩定”的六星企業目標,全面推進“投資1億元、年稅后凈利潤5000萬元”的六星標桿企業計劃。在此基礎上,北新建材又進一步積極培育紅色標桿企業,也就是通過圍繞石膏板業務延伸配套業務和綜合服務,提升客戶價值和盈利能力,實現“投資1億元、年稅后凈利潤1億元”。如今,北新建材旗下共有13家六星標桿企業,其中5家為紅色標桿企業。
企業的發展,始終要以提升產品競爭力為核心。如果說,在石膏板產品上不斷地推陳出新,只是“從1到N”的改變,實現了在傳統產品上對全球同行的超越;那么北新建材在2018年推出的“魯班萬能板”,則是真正實現“從0到1”的原創性產品。
陳燕告訴記者,“魯班萬能板”通過對特制基板進行創新型飾面處理,徹底改變墻體、吊頂、地面系統的材料和工法,使其具有豐富的裝飾效果,實現個性化設計、裝配式安裝等特性,可替代石材、木材等材料,有效保護了自然資源。“魯班萬能板”實現全部工廠化生產,施工現場免涂裝,無建筑垃圾和有害物質的產生,可實現即裝即住。經過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組織院士專家論證認定和國家建材科技信息部門查新,“魯班萬能板”全屋裝配系統屬于全球首創的原創產品技術體系。“魯班萬能板”全屋裝配系統,可以增加10%套內面積,降低20%綜合成本,縮短30%工期,提升50%質量性能,實現100%全生命周期綠色化。
對產品與效益的精益求精,讓北新建材始終處于行業領先者的地位。繼2019年獲得全球頂級權威評級機構穆迪A3評級后,北新建材于今年再獲全球頂級權威評級機構標普A-評級,成為全球建材行業唯一獲得國際頂級評級機構雙A區間評級的企業。
2020年,北新建材又踏上了發展的新征程——“一體兩翼、全球布局”新發展戰略正式實施。
其中,“一體”就是以石膏板業務為核心,做好輕鋼龍骨、粉料砂漿、礦棉板、保溫材料、纖維水泥板等“石膏板+”配套系統業務,推廣全球原創的“魯班萬能板”全屋裝配系統,為客戶提供“內墻外墻吊頂地面”一攬子創新產品技術解決方案;“兩翼”就是發展防水材料和涂料業務,從石膏板到防水材料,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和國民經濟主戰場。從建筑涂料到工業涂料,服務大國重器和工業企業,解決涂層新材料卡脖子問題;全球布局就是從中國到全球,在“一帶一路”國家建設本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生產基地,把“魯班萬能板”全屋裝配先進技術帶到歐美市場。
“我們要以推動建筑、城市和人居環境的綠色化、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為使命,堅持使命引領、創新驅動,努力將北新建材打造成為世界級工業標桿。”王兵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