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家地產商可以撐過6個月
世茂也在等放松
來源/好貓財經
世茂是繼恒大之后,走在債務違約邊緣的TOP10級別房企。
如果說恒大的風險是個例,債務危機肇始于其自身無度的多元化擴張,以及貪婪的土地儲備,而世茂則是三線綠檔的黑馬房企,至少上半年沒有任何暴雷跡象。
危機開始于10月銷售額下降,以及疲弱的配股、資產騰挪等一系列資金獲取動作,直到信托展期的傳言四起,世茂股債雙殺。
盡管如此,危機發酵幾天,世茂并沒有公開承認尋求債務展期,也未有債權方公開債務關系,甚至評級機構也未有所行動。
世茂暴雷原因到底是什么?
來自市場資訊機構REDD的消息,世茂為保證信用債、第四季度利息,以及農民工工資支付,確實在尋求信托貸款展期三個月,每周分期付款。
更重要兩個信息點在于:
監管部門、債權銀行方似乎都在努力,保證世茂不出現連鎖債務違約情形;
世茂11月底的現金余額與上半年末接近為747.6億元,但受限資金從76億元增加至600億元,世茂預計2022年1月1日之后,各地預售監管資金會釋放100億元。
第一點可以理解,世茂作為銷售規模TOP10級別的房企,中國房地產行業再也經受不住再一波“恒大式”的沖擊。
針對房企的融資政策正在放松,如果能夠尋求到債務展期,以時間換空間化解風險,這是監管部門和債權方能夠接受的。
第二點有點不可思議。總計747.6億元的現金余額,受限資金高達600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為預售監管資金。
由恒大債務危機引發的停工潮,促使各地政府收緊了預售資金監管,銀行方卡緊了開發貸,房企從融資端、銷售端失去了大量現金流。
世茂上半年的融資現金流仍然是正向的,也就是說,世茂的危機從下半年才逐步深入,其中預售監管資金成為壓垮資金流的最后一根稻草。
去年開始的三道紅線政策中,曾經明確規定,以貨幣資金的三分之一或預售款項的20%,以孰高者計算為受限資金。
世茂前10個月的合約銷售額為2418億元,20%計算將近500億元,也就是說,如今世茂的預售監管資金甚至超出政策制定者的預計。
恒大許家印此前呼吁,各地政府監管的500多億元資金,以及已售未回款的800多億元(400多億元為個人按揭款款,剩余部分為定金、購房者分期款等)應該盡快被盤活。
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許世壇也曾抱怨:
“金融機構和政策加大了監管,有些明明壓1億元可以交樓,但是非要壓3億元。”
佳兆業的暴雷,同樣受困于預售監管資金、銀行提高備償資金比例的困擾。
除了REDD的消息,世茂仍然沒有公開披露相關債務資金狀況,但結合公開資料看起來,尤其是在行業銷售放緩的情況下,世茂在等政策的邊際放松。
當然,世茂也充分揭示了風險,中國大部分房地產公司,在當下嚴格的預售監管、融資政策之下。
幾乎不可能撐過6個月。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