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急了?
裁員、漲價、節流、開源
作者|?姚悅?編輯|繆凌云
年關之際,半個月內,愛奇藝先是被曝大幅裁員,后又宣布調升會員價格。經歷此番開源節流,除了財報能夠緊急“美顏”,成立11年,虧損11年的愛奇藝又能否在短視頻抖音、快手,長視頻優酷、騰訊,以及異軍突起的B站等群敵環伺下,謀出一條長遠生路呢?
9年價沒變,13個月漲價兩次。
繼去年11月上調會員價格,12月15日,愛奇藝(0XWG.L)又宣布黃金VIP會員漲價。
這次提價中,愛奇藝的黃金VIP會員年卡價格不變,季卡和月卡均呈9%~20%不同幅度上漲,月卡中一個月的會員價格漲幅最高為20%。
盡管對于此次漲價原因,愛奇藝稱:“視頻平臺會員訂閱價格一直偏低,已經影響到了行業健康發展。”但事實上,愛奇藝的“開源”之意已十分明顯。
本月初,愛奇藝還因被曝出將大規模裁員引發熱議。此番密集的“開源、節流”動作正發生在愛奇藝三季度虧損同比擴大40%的背景下。
成立11年,虧損11年,僅上市六年來累計凈虧損已超過300億元,愛奇藝的“燒錢”策略似乎遇到強阻。
虧損擴大,資金緊缺
財報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愛奇藝營收76億元,同比增長6%;凈虧損17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2億元又擴大了5億元。
目前,愛奇藝近八成的營收來自于會員服務和在線廣告服務,其中在線廣告下滑是本期虧損擴大的一大主要原因。
2021年前三季度,愛奇藝在線廣告服務收入為17億元,同比下降10%。西南證券指出,受疫情持續影響,廣告商投放意愿降低,疊加內容供給減少,帶來需求端疲軟;三季度政策監管對廣告內容進行整頓,疊加取消會員廣告等措施落地,廣告收入端遭遇掣肘。
此外,雖然當期愛奇藝的營收絕對主力——會員服務為43億元,實現同比增長8%,但訂閱會員規模卻從去年同期的1.048億下滑到1.036億。
會員數量走低,已給愛奇藝的長期增長帶去壓力,而此次會員漲價又會讓愛奇藝面臨著會員持續下降的風險。
營收增長乏力,成本又在上漲。2021年前三季度,愛奇藝的收入成本是70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內容成本53億元,同比增長13%。
綜合相關財報,愛奇藝從2015年上市至今已經累計虧損超過300億元。
多年虧損,疊加內容成本支出高昂下,多年來愛奇藝一直依賴于外部融資。但虧損情況始終沒有改善,增長瓶頸如何突破并不明朗,目前,資本市場的熱情也顯現散退。
今年以來,愛奇藝股價已跌近80%,市值蒸發超1100億元。
以往愛奇藝倚重的發行可轉換票據的融資方式,讓愛奇藝負債率攀升,償債能力減弱。
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愛奇藝短期借貸39.9億元,應付票據48.08億元,應付賬款91.28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85.7%,流動比率僅為0.68。
內容困境,內憂外患
事實上,愛奇藝一直嘗試用優質內容改善虧損狀況,卻接連遇挫。
2020年,愛奇藝開始嘗試劇集內容精品化,為此采取劇場運營模式,最開始也效果顯著。例如主推懸疑劇的“迷霧劇場”中《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就以豆瓣8.8分和9.1分的超高評分,成為當年爆款。
但進入今年,迷霧劇場一直表現低迷,市場反應冷淡。除了上半年的《贅婿》《小舍得》稍有熱度,下半年《八角亭謎霧》豆瓣評分卻只有5.7分。《致命愿望》更是直接創下了“迷霧劇場”有史最低分——4.5分。最近趙麗穎領銜的《誰是兇手》也面臨褒貶不一的評價。
愛奇藝在綜藝上更是直接遭遇折戟。騰訊視頻《創造101》大火時,愛奇藝也隨即推出《青春有你》等系列節目。但在今年5月,“粉絲打投倒奶”事件后,《青春有你3》在決賽前被終止錄制。8月,愛奇藝宣布取消未來幾年的偶像選秀節目以及場外投票環節。
這讓連續四年發力選秀賽道的愛奇藝,承受了平臺流量和收入的雙重損失。
此外,一度成為愛奇藝現金奶牛的“超前點播”也在“吃相難看”的輿論壓力下,被宣布取消。
在愛奇藝取消“超前點播”的同一天,“愛優騰”陣營中的騰訊和優酷也都取消了這一業務。
目前,包括愛奇藝在內的“愛優騰”還集體面臨著來自短視頻平臺的外部競爭。
《2021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9.44億,網民使用率為95.4%。短視頻、綜合視頻用戶規模分別為8.73億、7.04億,短視頻使用率接近90%。短視頻正在不斷奪走長視頻的用戶和市場。
目前,抖音和快手已開始加速布局網絡短劇,甚至推出收費劇集尋求變現。據統計,抖音站內短劇的播放量現已接近90億次;快手站內短劇日活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了2.3億,從1月到10月,快手短劇總播放量已超過7700億。
此前,愛奇藝的創始人龔宇一直自詡愛奇藝是中國的奈飛(NFLX.O),甚至認為愛奇藝的商業模式比奈飛更加成熟。但至少目前來看,愛奇藝和奈飛的各方面還存在不小的距離。內容方面,“奈飛自制”已經成為了品質的象征,市值更是比愛奇藝多了1.6萬億元。
愛奇藝會員漲價后,你還會繼續續費嗎?歡迎留言評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