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ESG理念,金融機構該如何發力?
現在隨著對消費金融ESG思考的加深,整個行業都將加速進入ESG時代。
來源/消金界?
在第六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將ESG理念與消費金融聯系在了一起,提出了消費金融ESG的概念。
這是一個很有啟發性的連接,消費金融ESG概念一經提出便引發整個行業的關注與思考,給行業提供了新的思路,為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描繪出一幅藍圖。
而對于消費金融企業來說,真正踐行ESG理念,不但是一個新的課題,還是一個“雙重”的任務——既要履行企業層面的ESG責任,又要做到面對金融消費者的ESG責任。
在此之前,很多公司的社會責任行動已經契合了ESG概念,現在隨著對消費金融ESG思考的加深,整個行業都將加速進入ESG時代。
?消費金融ESG?
ESG主要是指在投資和評價企業時,不僅僅考慮企業的財務績效,還要關注企業在環境(E)、社會(S)、治理(G)方面的績效。
周小川認為,不僅企業行為受ESG的約束,社會經濟對個人也是有要求的,所以需要考慮個人行為的ESG。因此,提供個人金融服務的消費金融,影響大,受關注多,引起的爭議也多,更應該從ESG理念的角度來考慮消費金融的發展。
周小川提出,消費金融的環境(E)是指要支持個人使用節能、環保產品,鼓勵綠色出行。消費金融的社會責任(S)指金融機構和支付平臺,不為“黃賭毒”做個人支付服務,不過多的為奢侈型消費融資,要遵循反洗錢和反恐融資規則。消費金融的治理(G)指個人金融服務應支持個人在財務上大體平衡,以收定支,量力而行,量入為出,不提供影響個人財務健康性的融資。
周小川對消費金融ESG的解釋,大大拓展了行業對于ESG的理解。但同也讓我們看到,面對個人金融消費者的金融公司,其ESG責任有些特殊——作為一家公司,需要在企業層面做到ESG,在業務層面,還要做好消費金融ESG。
?頭部金融機構積極實踐?
在企業ESG方面,作為國有大行之首的工商銀行起步較早。
2021年3月,工商銀行發布了2020社會責任報告,即ESG報告。這是工商銀行連續14年編制和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據了解,工商銀行社會責任報告(ESG報告)參照了國際標準,滿足中國銀保監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相關意見和指引要求,分為“治理篇”、“社會篇”、“環境篇”三個篇章,2020年的ESG報告還加入了全球抗疫、精準扶貧兩個專刊。
透過工商銀行的ESG報告,我們可以看到,在治理方面,工商銀行堅持黨建引領,將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行與完善公司治理體系相結合,推動公司治理能力現代化。遵守境內外信息披露監管規定,積極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維護投資者知情權,持續提升公司透明度。不斷強化內控內審體系建設,積極加強境內外合規管理,大力開展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及反商業賄賂工作,將從嚴治理引向深入。
在社會層面,工商銀行透露,其致力于滿足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的新期待、新需求,優化服務質量,完善消保體系,多維度提升客戶體驗,深耕C端、賦能B端、服務G端,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性、便利性、安全性。
根據工商銀行披露的數據,截至2020年3月,工行全量個人客戶規模突破6.8億戶,融e行手機銀行用戶突破4.16億戶,信用卡客戶1.07億戶,儲蓄存款余額達到11萬億元。銀保監普惠口徑貸款余額7452億元,服務于“三農”的縣域網點6124家,覆蓋全國85%的縣域地區。
繼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發展目標后,環境保護在公司發展中變得尤為突出。
在報告的環境篇中,工商銀行表示其總行管理層設立綠色金融委員會,進一步加強對綠色金融工作統籌領導及協調推動。打造多元化綠色金融服務體系,開展綠色金融服務創新與研究,通過財務顧問、債券承銷、項目貸款、租賃+保理、理財投資、產業基金等多種方式對綠色經濟進行全產品、全方位支持。
因為起步早,工商銀行的ESG報告已經非常成熟,在實踐中也有了較多的實踐路徑,算是大型銀行可以學習的一個標桿。
除了國有大行,頭部持牌消金也開始行動了起來。
近期,馬上消費發布了其首份《企業社會責任(ESG)報告(2015-2021)》,這也是持牌消費金融公司行業內的首個ESG報告。
前面我們提到,對于消費金融公司而言,踐行社會責任是一個“雙重”的任務——既要在企業的角色上,履行好社會責任,又要在面向個體金融消費者時,履行好作為金融服務提供商的社會責任。
也因為如此,我們看到的馬上消費金融的社會責任(ESG)報告,不同于一般的ESG報告,除了社會、環境、治理,馬上消費還加入了普惠、科技和消保。
社會、環境、治理是一個企業所要履行的社會責任,而普惠、科技和消保則是則是一個消費金融公司需要履行的消費金融ESG。
具體我們看到,馬上消費把普惠和科技放在的前兩位,這確實比較符馬上消費的企業定位,據了解,馬上從成立伊始,就將自己定性為全面數字化的公司,探索金融服務模式和場景,延伸金融服務的觸角,打造集差異化定位、線上化獲客、智能化風控等于一體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主動由“普惠金融”向“惠普金融”轉變,讓普惠公允的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群體。
而在社會、環境、治理方面,馬上消費也表現出了“新生代”消費金融公司的高水準。其實與傳統的金融機構相比,持牌消金是一個新的隊伍,而馬上消費在某種程度上又屬于持牌消金中的“新兵”。
但仔細觀察其在公司治理水平,表現出了標準現代企業的水準。
根據報告,馬上消費制定“普、惠、質”協同發展的未來戰略,持續將普惠金融服務向基層、縣域、鄉村和社區不斷延伸,讓金融資源、服務打破城鄉隔閡,用普惠金融潤澤鄉村振興。2021年7月,馬上消費發布了《“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2.0》,內容涵蓋綠色化運營、構建低碳文化等,參與節能減排的實際行動,明確行動方向和目標,爭取2030年實現凈零排放。
與此同時,馬上消費堅持“黨建引領”原則,堅持以黨建引領帶動團隊建設、文化建設,不斷推動黨建工作與理論學習、業務培訓、員工活動深度融合。嚴格按照《公司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準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規制的要求,推進公司治理現代化。
可以看到,在社會、環境、治理方面,馬上消費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路線圖。而這個路線圖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靠技術驅動。這或許是以科技起家的消費金融的一個后發優勢。
ESG作為一種新的評價體系,正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興起。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仍然是一個新的課題。但從工商銀行、馬上消費在ESG以及社會責任方面的實踐來看,國內頭部的金融機構,已經將ESG作為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坐標,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到踐行ESG的隊伍中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