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福建,身價千億!這對古稀老人蟬聯13年印尼首富?
當香煙市場完全向民營開放時,會有怎樣的局面?
來源/海西商界??作者/A Dolphin
香煙的造富能力毋庸置疑。當香煙市場完全向民營開放時,會有怎樣的局面?
印尼就是這樣的國家。在印尼,香煙的制作銷售大多把控在民營企業家手中,印尼首富就是印尼第二大丁香煙生產商的創始家族——黃惠祥、黃惠忠兄弟。
近日,福布斯發布2021印尼富豪榜。榜單顯示,印尼針記國際集團掌舵人黃惠祥、黃惠忠兄弟身價426億美元,這是兄弟二人第13次蟬聯印尼首富。來自福建晉江農村的他們,是如何在遠洋之地,成為最富有的人?
祖籍福建,從卷煙作坊到印尼第二
印尼針記國際集團的創始人是黃維源,黃惠祥、黃惠忠兄弟的父親。
黃維源出生于1904年,來自泉州晉江潘湖村。明末清初,時值福建沿海鬧饑荒,大批潘湖村黃氏族人跟隨鄭軍渡臺。后來,為了生計,又陸續有2批潘湖人選擇去臺灣謀生,潘湖也因此成為臺灣黃氏金墩派的祖地。
或許是當時生活過于困苦,也或許因為遠渡他鄉能夠謀生成為村里的共識,后來的潘湖村里,有著眾多的海外僑胞,黃維源一家便是其中之一。
1920年,尚未成年的黃維源跟隨父親,由晉江漂洋過海來到新加坡,此后又遷移去了印尼。在印尼,黃維源和家人一起靠擺攤賣香煙維持生計。
香煙的暴利和市場,令黃維源一家積累下部分資金。后來,他們借此與人合開鞭炮廠,生活漸漸富裕。
1951年,年歲將近半百的黃維源遇到一家瀕臨破產的卷煙廠,廠子在一個叫“古突士”的地方,規模較小。關于是否要投資該廠,是否要在這個年歲開始新事業,黃維源拿不定主意。
閩南人血液里的家族觀念,讓黃維源決定帶著兒子們回晉江老家與堂兄弟們商量。那一次交談,給了黃維源信心。一方面,“古突士”的氣候十分適合香煙原料的生長,這能保持香煙的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印尼的香煙市場流通性較好,生意應該不會差。
說干就干。黃維源回到印尼就賣下了這家卷煙小作坊,取名”針記“,并招收了10名工人,開始了其真正意義上的創業路途,這是印尼針記集團的前身。
但是,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卷煙廠想要起死回生十分不易。黃維源不甘心,從“愛拼才會贏”的水土里成長的他,有著十足的干勁。
一次偶然機會,他了解到了一個“偏方”,將煙葉和丁香混合吸食,會有緩解胸痛的效果。對此,他立刻開展研究。
功夫不負有心人,黃維源研發出來的丁香煙具有緩解人體部分疼痛的神奇功效。他通過廣告推廣,加大力度宣傳丁香煙的”緩解疼痛“功效,當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逐漸被其吸引。
由于效果明顯,”丁香煙“在印尼一炮而紅。隨著銷量的增長,工廠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僅幾年時間,丁香煙就縱橫印尼香煙市場,甚至直接躍至行業銷量第二名。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63年,針記煙廠在一場特大火災中消失殆盡,黃維源多年心血一夜間化為烏有。而事業的落敗令黃維源郁郁寡歡,不久后便撒手人寰。黃氏家族經此一難,也奄奄一息。
蟬聯首富13年,身價千億
家庭突逢變故,年僅20多歲的黃惠祥、黃惠忠不得不肩負起責任。
由于從小就跟著父親黃維源參與卷煙廠的生意,兄弟兩人雖然年輕,但在這個行業已經擁有豐富的經驗。為了能重振家業,為了讓父親的心血不付諸東流,兄弟兩人決定齊心協力,在香煙行業闖出一番天地。
重建煙廠是他們的第一步。加上過往品牌影響力、渠道、管理經驗都還在,黃惠祥與黃惠忠花了幾年時間就帶領煙廠恢復了往日榮光。
不僅如此,兄弟倆人還將針記香煙出口到美日等地,漸漸發展壯大成擁有7萬員工的印尼第二大香煙品牌。
當年的火災和父親的離世,令兄弟兩人不得不早早扛起一切。但也是這樣沉痛的經歷,令兄弟二人明晰如今的一切來之不易。而“吃一塹長一智”的后果,也讓印尼不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分擔風險,是兄弟二人的共識。在針記穩坐印尼香煙市場后,公司開始轉型多元化發展。然而,多元化的戰略還未走出成效,危機來了。
1991年,印尼當局突然壟斷了丁香買賣,導致丁香價格暴漲。一向認準市場才是企業發展真理、不屑抱印尼政府大腿的黃氏兄弟,在這場政策中遭到重創。
“丁香煙不香了”,針記的香煙業務被迫大規模暫停。與此同時,那些背靠當地的企業,通過壟斷賺得盆滿缽滿。而黃氏兄弟為了自救不得不進行業務瘦身,靜待佳機,重回市場。
機會很快就來了。1998年,因亞洲金融危機,印尼政府“改朝換代”,原先那些與舊政府關系密切的企業被迫倒閉或充公。而針記卻靠著獨立自主的發展,在這場突變中,存活下來。
這一次又一次的遭遇,令黃氏兄弟更加堅定多元化的必要性。
2004年,針記集團進軍房地產領域,耗費2.42億美元巨資投資發展印度尼西亞酒店舊址。經過多年發展,該項目已經成為雅加達首屈一指的購物場所,甚至有人將它稱為東南亞最大的購物廣場。不僅如此,針記集團還建設了五星級的凱賓斯基酒店。
房地產只是針記多元化步伐中的一個方向。在千禧年后,針記集團多次發起收購,包括印尼最大的在線論壇。然而,要數最成功的收購案例,還是涉足銀行業。
2010年,針記集團成功收購印尼前首富林紹良創辦的的中亞銀行。通過多次增持,針記集團成功拿下中亞銀行的控股權。而中亞銀行作為年利潤達12億美元的印尼最大的民營銀行之一,為黃氏家族帶來相當豐厚的回報,甚至超越各個子業務,成為針記最大的收入來源。
資料顯示,疫情以來印尼經濟不景氣,而首富黃惠祥、黃惠忠兄弟此次能夠身家大漲23億美元至426億美元,連續第13次蟬聯首富,也是得益于中亞銀行的股價暴漲。
目前,針記集團已經成為一家涉足煙草、房地產、銀行、電子產品、棕櫚油等眾多領域的跨國企業。而多元化的業務擴展,也使得其成為印尼最大的企業之一。在2020年,黃氏兄弟還以1190億元財富位列胡潤全球富豪榜第68位。
盡管黃惠祥兄弟都已年逾古稀,但依然退而不休,對兄弟兩人來說,刻苦工作是他們的宗旨。為了抵御年歲帶來的身體弱化,兄弟兩人甚至有點“不務正業”。
資料顯示,黃惠祥還是一名橋牌運動員,在年歲87時還以運動員身份參與2018年亞運會。而被問及為何如此鐘愛橋牌,黃惠祥稱打橋牌可以防止他健忘。而黃惠忠也是將羽毛球的愛好發揮到極致,不僅贊助了印尼羽毛球超級聯賽,還開設以煙草公司命名的羽毛球俱樂部。
回顧過往,以香煙起家撬動千億家財,黃氏兄弟的每一次抉擇中都背負著巨大的風險。但所幸,以“永不放棄”為座右銘的黃惠祥,用自己的實力和成就向世人證明,“我是個戰士。”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