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龍頭金域醫學“栽”在檢測里?
靠普檢業務起家切入特檢業務的金域醫學,2020年受疫情催化第三方檢測業務爆發式增長,而隨著疫情的控制逐漸穩定,近日又陷入輿論漩渦的金域醫學還能實現高增長嗎?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1月14日收盤,金域醫學報83.74元/股,總市值跌出400億。而股價曾在去年高達178.47元/股的金域醫學如今股價跌至腰斬。
?
作為新冠檢測第三方龍頭,近日金域醫學被爆出“黑天鵝”事件,事件源于1月12日河南許昌市公安局發布的一份警情通報,通報表示已對鄭州金域臨床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區域負責人張某東實施引起病毒傳播行為的立案。
?
雖然目前的調查尚無定論,但市場反應強烈,消息當天14億資金出逃金域醫學。
?
金域醫學是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的重要參與者。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梁耀銘在2022年的新年演講中介紹,截至2021年11月,公司累計完成核酸檢測超2.2億人份,全球第一;單日核酸檢測總產能130萬管,全球第一。
?
核酸檢測需求爆發,推動金域醫學業績大增、股價暴漲,參與這場資本盛宴的機構們從中受益頗豐。不過,隨著國內疫情得到良好控制,未來能否繼續保持高增長或存疑。
?卷入輿論風波
?
鄭州金域是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域醫學”)的全資子公司。疫情的反復帶動核酸檢測的需求持續,一場疫情金域醫學也從中獲“利”頗豐。
?
作為河南衛健委最早批準的一批第三方檢測機構之一,金域醫學是河南省第三方檢測機構的主力軍。同時,近期金域醫學也參加了天津的抗議檢測中,因在設備及人員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金域醫學單日檢測可達11萬劑核算樣本。
?
作為高風險、高污染的醫療業務,第三方檢測機構在樣本遞送過程中存在疫情泄露的風險。但無論此次調查結果如何,金域醫學此次的黑天鵝事件或將對其品牌造成一定的影響。
?
公開資料顯示,金域醫學是一家以第三方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業務為核心的高科技服務企業。
?
主營業務是為全國超23000家各類醫療機構提供包括理化質譜檢驗、基因組檢驗、病理診斷、生化發光檢驗、免疫學檢驗、其他綜合檢驗等六大類合計超過2800項檢驗項目的外包及科研技術服務。
?
當下金域醫學也是目前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營業規模最大、服務網絡覆蓋最廣、檢驗項目及技術平臺最齊全的企業。
?
在如今寡頭壟斷的第三方醫檢市場,金域醫學早已成為行業龍頭,占據市場大頭份額,在同行業中,近幾年金域醫學的市場表現遠超于迪安診斷、達安基因等第三方醫學檢測公司。
?
事實上,金域醫學95%的營收也主要來自醫學診斷服務。
?
疫情爆發以來,該公司的營收規模大幅增長,2019年公司營收達52.69億元,2020年增長至82.44億元,凈利潤同比更是增長275%,2021年1—9月營收高達86.17億元,同時年初創下178.88元的股價歷史新高。
數據來自金域醫學財報
據統計,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核酸檢測量約 1.38 億人份(2020?年全年約為 3200?萬人份),新冠檢測業務貢獻收入約 33 億元。其中,2021Q3,公司核酸檢測量超 7000?萬人份,新冠檢測業務貢獻收入 12 億元。
?
不過,在營收規模激增的同時,金域醫學的應收賬款也隨之攀高。
?
該指標由2017年末的10.82億元,逐年遞增至2019年末的15.70億元。截至2020年末、2021年9月末,應收賬款分別達到26.94億元、44.87億元,同比增幅為71.66%、65.95%,增長幅度均超過同期營收,且占到總資產的40.58%、46.81%。
?
有投資者分析稱,“金域醫學從做普檢業務起家,后來切入到特檢領域。2020年,受疫情催化,第三方檢測機構業績爆發式增長。但隨著國內疫情得到良好控制,未來能否繼續保持高增長存疑”。
?金域醫學也曾是資本的一塊肥肉
?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第三方檢測龍頭的金域醫學,其背后的資本故事也頗為精彩。
?
公開資料顯示,金域醫學創始人為1964年出生的梁耀銘,于1988年從廣州醫學院(現更名為廣州醫科大學)畢業并留校,后從事校辦企業的經營。
?
而此前擔任廣州醫學院院長的鐘南山,以一句“校辦企業必須有學校特色”點醒了梁耀鳴,?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梁耀銘將目光聚焦到了廣州醫學院的醫學檢驗系,轉型做了醫學檢測,創辦了金域醫學。
?
而經歷一番發展的金域醫學在2017年上市后,也得到不少資本的關注,其中不乏高瓴資本。
?
根據公開資料,高瓴資本在2019年四季度成為金域醫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2020年半年報保持不變,2020年三季度不在十大流通股東里,再到2021年,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已經不再有高瓴資本身影。
圖片來自金域醫學2020年二季度財報
而追溯更早的歷史,其背后的資本勢力還不乏出現柳傳志的身影。
2007年時,柳傳志也對金域醫學進行投資,并幫助金域啟動了全國連鎖店的布局。2008年,聯想控股旗下的君聯資本通過旗下美元基金投資了金域的B輪融資,此后又參與了金域的兩輪融資。
?
2017年,金域醫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之日,時任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和金域醫學創始人、董事長梁耀銘一起敲鐘。
?
在上市之后,金域醫學進行增資擴股,后聯想系的君聯茂林再認購1076萬股,共投資1.3億元。而2017年上市后聯想系兩家公司以一億元投資兩年換來20億回報,2020年疫情高點過了之后聯想系也陸續減持退出了十大股東。
?
在此后二級市場上,金域醫學的十大流通股東變動也不小。
?
圖片來自看究竟APP
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的第八、九、十名,分別是廣發成長精選混合、廣發聚豐混合、匯添富創新醫藥主題混合,但時至2021年9月末,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上述三個基金身影均已“消失”。
?
2021年末,金域醫學股東國創開元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16萬股,占公司普通股總股本比例為0.0344%,套現2412.96萬元,目前公司最新市值已跌下400億元。
?
隨著諸多資本的撤離,當下又深陷入輿論風波的金域醫學,若想再回2020年巔峰,恐怕并非易事。
責任編輯 | 曹婧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