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立規矩防員工“炫富”引熱議,券業薪酬甩開各行業
在很多人眼里,券商“含金量”一直是經久不衰的精彩話題。近日,一家券商固收部明文禁止“炫富”吸引不少眼球,并迅速在業內發酵。在券商自營業務蓬勃發展之際,其中固收業務表現開始嶄露頭角。上述“行為準則”一出,也再次把券業員工薪酬推到聚光燈下。
作者 | 高遠山?來源 | 債市觀察
券商明文禁止員工“炫富”
2022年1月13日,一則券商《固定收益融資部員工社會行為準則(試行版)》迅速在金融圈炸鍋。
這份600多字的行為準則,包括了奢侈品使用、言談舉止、對外宣傳和生活作風四大方面。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于對奢侈品車、表和包,給出了明確的價格定義。此試行版明確規定在工作環境下(上班時間、有客戶在場的任何場合)須穿著得體,不允許開豪華車(100萬以上),戴高檔手表(15萬以上)、使用高檔包(5萬以上),以及使用其他不合時宜、奢華定制的物品。
網友紛紛表示,“原來在券商行業100萬的車才算豪車,15萬的表才算高檔表”、“凡爾賽最高境界!”、“我知道我又被平均了!”、“掩耳盜鈴21世紀版”等。
此外,言談舉止的要求主要是針對“曬薪酬”等行為,這份行為準則明確規定:不允許在使用社交軟件、社交平臺(公開媒體,包括朋友圈,抖音,小紅書等)時發工資、獎金等截圖或具體金額,不在社交平臺上發布高端奢侈品、高端旅行以及高端餐飲、酒水的相關內容等。
從國家統計局2020年各行業平均薪酬看,券商人均年薪53.63萬元,私企員工人均年薪5.77萬元。也就是說,在券商干1年相當于在私企干10年。
據Wind數據,在已公布2020年人均薪酬的40家券商中,平均年薪為53.62萬元,平均每月收入約4.47萬元。其中中金公司位居榜首,平均年薪高達114.98萬元,華泰證券以92.71萬元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中金公司年薪超千萬元的高管有7位,其中4位高達1500萬元以上。
固收投資收益規模高于股權類投資收益
日前,中信證券、中原證券、浙商證券陸續發布了2021年業績公告,業績表現較為亮眼,其中中原證券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4倍。
增長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國內資本市場發展較好,創造了較好的外部條件;二是從細分業務來看,近年在權益類投資大幅波動之際,固收業務較為穩定,也獲得青睞,尤其是連續幾年做債券承銷業務以及買賣公司債的券商,業績表現較好。
據中證協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券商股權類投資收益同比增長18.01%至530.73億元,固收類投資收益同比增長4.6%至558.08億元。
據自媒體“券業行家”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頭部上市券商固收業務規模均在千億以上。其中:榜首中信證券高達3,006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19.37%;國泰君安次之,為2,615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11.96%;招商證券緊跟其后,為2,412億元,較2020年末增長28.62%。除申萬宏源固收規模小幅下滑5.84%外,其余券商均有不同程度增長,更有八家券商取得兩位數增幅。
券商薪酬引發監管“限薪令”
長期以來,券商行業被業界一度認為處于金融行業頂端。而這份行為準則所規定的“炫富標準”,在外界看來無疑是高到讓人“驚掉下巴”,在坐實了券商行業高薪實際的同時,也向監管拋出一個問題,這些高到需要避免炫富的薪酬,是否真的合理?
在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看來,券商收入高有四點原因。第一,券商入職門檻高,從業者普遍受過良好的教育,大多畢業于名校,而且要考下CPA、CFA之類含金量高的證書,薪資起點自然高;第二,券商靠天吃飯,收入相對來說并不穩定,部分條線熊市時收入面臨腰斬,簽署業績保障型合同的中高層管理者更會因業績不佳而被迫離職;第三,市場化競爭激烈,國內券商同質化嚴重,券商間競爭異常激烈,要想在同質化的激烈市場競爭中博出天地關鍵在人才,留住人才離不開高薪報酬;第四,券商從業者為公司帶來高創收,同時承擔著較高的職業風險。
不過,吳剛梁仍認為,從目前券商人均薪酬與社會整體平均薪酬對比情況來看,差距有些過大,國家還需對收入分配體制進一步優化調整。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向券商下發薪酬管理制度調研的通知,要求券商在1月17日17點前提交反饋意見。其中提到,健全合理的薪酬激勵機制是公司穩定健康發展的必要保障,同時也是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基礎。
事實上,早在2008年年初,監管就已經開始提及國內券商行業高管的限薪措施。2021年以來,證監會連續發文,要求券商對薪酬收入建立長期有效的激勵機制,不能與所做項目直接掛鉤。
據北京某大型券商高管此前表示,“券商高管的薪水一直是券商行業中一個極為敏感的話題,在眾多行業中,金融類行業高管的年薪收入的平均水平明顯高于其他行業。而除了銀行業在2010年初由銀監會發布了有關商業銀行的薪酬指引外,國有控股券商目前所參照的標準依然為較為籠統的由財政部下發的《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績效評價實施細則》。”
對于券商行業的高薪,你有什么看法?評論里見!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