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甘做私募“接盤俠”?恒帥股份被送上風口浪尖冤不冤?
機構大進大出風險如何警惕?
作者 | 蘇影?來源 | 獨角金融
1月18日晚,據《21世紀經濟報道》引用一張聊天記錄截圖顯示,市場上有公募基金組團買入上市公司的股票為私募接盤,該聊天中以恒帥股份(300969.SZ)作為示例。
圖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截圖
聊天記錄中介紹了這種商業模式:賣方買入私募產品,私募先買股票,然后安排好專家,和公司董秘、IR甚至董事長進行溝通,再寫相關材料進行推薦。然后公募開始研究,找到已經為其準備好的專家,并對公司進行調研、交流,得出對上市公司股價有利的結論,使得公司股價一下子翻幾倍。
受該事件影響,恒帥股份股價自1月19日開盤起就一路下跌,當日收盤,該公司股價為105.69元/股,跌幅20%,總市值84.55億元,與前一日相比下降21.14億元。
對此,恒帥股份公開回復稱:“公司已關注到上述網絡傳聞,對上述傳聞涉及事項并不知情,也未參與。對于有關媒體或平臺發布、轉載和傳播未經核實且惡意揣測的誤導性報道,給公司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損失的,公司保留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公司合法權益的權利。”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網恒帥股份問答截圖
三季度3家私募、6家公募入場
愛企查顯示,恒帥股份成立于2001年,總部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法定代表人為許寧寧。經營范圍包括電機驅動與控制、汽車熱管理、汽車電子、智能設備、汽車傳感器主動清洗系統、汽車風窗清洗系統、汽車熱管理系統、微電機、泵、精密塑料制品、沖壓制品、模具、檢具、夾具的研發、設計、制造;自營和代理貨物和技術的進出口等。2021年4月,公司在深圳創業板發行股票上市。
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恒帥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全部為個人投資者,持股總數為989035股,占流通A股比例的4.95%。
圖片來源:Wind數據
然而到了第三季度末,恒帥股份的流通股東發生了明顯變化,個人股東全部被替換,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養老保險基金占據了新前十的位置,持股總數為6013601股,占流通A股比例的30.068%。
短短一個季度,為什么出現了如此明顯的變化,我們從公開信息中或許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據東方財富網龍虎榜數據顯示,在2021年6月30日-9月30日之間,恒帥股份共有5次上榜,且買入金額最大前五名中均有機構出現。
就在恒帥股份首次上榜前的2021年8月26日,恒帥股份剛剛接待了一批基金機構的對公司的調研。
據恒帥股份披露,當時參與調研的共有4家機構,分別是上海睿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接待人員是恒帥股份董事長許寧寧和董秘張麗君。
在調研過程中,各基金機構對恒帥股份半年報業績增長原因、維持高毛利的措施、微電機領域相關布局、自動感知清洗階段的布局等內容進行了了解。
而在此次調研之后,恒帥股份龍虎榜數據中開始顯示有機構對其接連買入,直至9月22日達到高潮,公開數據顯示,當日龍虎榜的買入數據前五席全部為機構專用。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龍虎榜數據截圖
隨后的9月23日,恒帥股份又接待了兩批、共12家機構對其進行的調研。恒帥股份披露的調研信息中顯示,參與第二次調研的機構包括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睿遠基金、華安基金、興全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中銀基金、寶盈基金、南方基金、平安養老保險、東方紅基金和歌斐資產。
該次調研之后,恒帥股份再次上榜。9月28日的龍虎榜數據顯示,當天恒帥股份買入金額最大的前5名中有4席為機構專用。
恒帥股份三季報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分別為交銀施羅德新成長、上海睿揚新興成長私募基金、鵬華新興成長、交銀施羅德精選、易方達豐華債券、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一二零八組合、深圳鑫然1號證券投資基金、交銀施羅德主題優選、上海寬投啟明星1號私募基金和鵬華研究精選基金。
其中交銀施羅德、易方達基金、上海睿揚私募基金此前曾參加過對公司的調研,而交銀施羅德更是有三只基金都在恒帥股份第三季度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
基金機構買入后,是賺是虧?
此次事件爆發的主要原因是有人質疑該公司的公募基金在高位時買入股票,為私募基金接盤。
而目前為止,上述基金機構買入恒帥股份之后賬面上是虧還是賺,我們算一組數據來對比一下。
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恒帥股份前十名流通股東的持股數量分別如下表:
圖片來源:恒帥股份財報
而2021年9月30日,恒帥股份的收盤股價為86.15元/股;2021年12月31日收盤,恒帥股份的股價為100.08元/股。假設這些機構在四季度持股數量不變的情況下,6只公募基金、3只私募基金在三季度末、四季度末持股對應的市值分別如下。
根據恒帥股份三季度末、四季度末股價計算
從數據來看,無論6只公募基金,還是3只私募基金,其在恒帥股份持有股份總市值在賬面上均保持了一個上漲的趨勢。
但分析幾家基金2021年的整體收益來看,公募和私募卻有著不同的表現。
以在恒帥股份持股量最多的公募交銀施羅德和私募睿揚新興成長為例。
2021年第三季度,交銀施羅德共有三只基金買入恒帥股份,總持股210.2萬股,其中交銀新成長持有103.26萬股,交銀精選持有72.94萬股,交銀主題優選持有34萬股。
從各基金的業績表現來看,交銀施羅德的兩只基金收益均不樂觀。Wind數據顯示,交銀新成長最近六個月收益率為-5.58%,近一年的收益率為-5.44;交銀精選最近六個月收益率為-5.61%,近一年為-5.39%;交銀主題優選因成立時間較短,截至目前其收益率為2.50%。
與此同時,在恒帥股份持股100萬股的私募基金睿揚新興成長其2021年收益增長卻很明顯,數據顯示,成立于2020年的睿揚新興成長最近六個月收益率為101.47%,近一年的收益率為305.24%。
機構大進大出風險如何警惕?
事實上,近兩年,操縱股價、內幕交易一直是被證監會重點打擊的違法類型。
中國證監會近日表示,2019年以來,證監會查處中介機構違法案件80起,涉及24家會計師事務所、8家證券公司、7家資產評估機構、3家律師事務所、1家資信評級機構,涵蓋股票發行、年報審計、資產收購、重大資產重組等重點領域。
在此背景下,資本市場中類似的爭議事件卻仍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
早在去年5月,前私募冠軍葉飛就曾在微博爆料多家上市公司及券商參與市值管理。再至本月,恒帥股份事件發生之前,“某券商前首席策略分析師涉嫌內幕交易被抓”事件也曾引發熱議。
此前,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1月17日,中泰證券原首席策略分析師陳龍被抓的消息在網絡發酵,有消息稱:“(陳龍)涉嫌內幕交易,已經被關進去了。”該消息還進一步表示:“這是一個20多人的小團體,全部抓進去了”。
圖片來源:今日頭條《每日經濟新聞》截圖
隨后,據《上海證券報》報道,中泰證券研究所原首席策略分析師陳龍確已被抓,或涉嫌操縱證券及內幕交易。
去年9月,據多家媒體報道,被各方高度關注的葉飛也因涉嫌操縱多起市場案件被抓捕歸案。
針對此次恒帥股份事件,有業內人士稱,從股價來看,目前恒帥股份是上漲的,這對投資人來說是件好事。至于這種現象是否存在風險,還需要監管層進一步去判斷。
卷入其中的基金公司對《華夏時報》表示,恒帥股份是次新股,打新資金穩定之后,公募基金開始逐步買入很正常,如果是一家上市很久、一直沒有公募關注的公司,突然很多基金買入會值得關注。
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則稱,公募機構對進入公司股票池的個股把控非常嚴格,要對上市公司進行深入了解和審核。
而普通基民面對此類風險要如何預警規避,尚智逢源(北京)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業務管理部趙嬌認為,近年來隨著監管機構的合規監管層層加碼,金融機構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已經逐年減少,偶發事件的發生也會為整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敲響警鐘。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你有投資過公募基金嗎?對于此次“公募接盤私募”的爭議事件,你怎么看?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