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寒冬中,第一個被拖累的建筑設計公司
去年年底,房企的頻頻暴雷最終讓原本就感到一絲涼意的房地產行業,直接墜入了寒冬。
來源/深藍財經??作者 / 吳瑞馨
房企的暴雷,影響的不止是房企,還包括行業上游,比如建筑設計行業。
2月10日,建筑設計行業類微信公眾號計成發布圖文稱,國內知名建筑設計公司洲宇位于成都的分公司員工集體維權,卻遭到公司禁言,公司甚至封鎖了消防疏散通道,呼叫了十余名保安守在各部門的門口,導致四層各個部門的員工無法往來。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員工集體向公司維權,公司又為何如此粗暴對待維權員工?
全員降薪、變相裁員,員工討說法卻遭公司封鎖鎮壓
究其原因,還是一個字——錢。
據了解,事件發生的洲宇設計成都分公司在年前與員工約定,將在年后就年終獎的問題與員工進一步洽談。但開工后,相關領導卻一直對年終獎相關的問題保持緘默或者推脫給財務。有員工在公司2000人的大群中公開質疑年終獎問題,五分鐘內點贊過千,卻被群管理員撤回消息,并開啟群禁言。
資料顯示,洲宇設計成立于1999年,注冊資本5400萬元,2020年9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專注建筑設計及其延伸產業,為客戶提供的產品及服務涵蓋通用建筑設計、BIM(建筑信息模型)設計及產業化、綜合設計咨詢。目前,洲宇設計已在上海、深圳、重慶、昆明、沈陽、鄭州、武漢等23個大型城市設有分子公司,服務區域覆蓋全國大部分省份,初步完成全國網絡布局。
雖然公司很大,業務出色,但在業內口碑卻不怎么樣。主要是對員工很不友好。
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上,有不少洲宇前員工或在職員工發帖吐槽年終獎發放問題,其中頻頻被提到一點就有壓榨員工、加班內卷。還有網友吐槽洲宇為了省電,不允許員工在夏天開空調。
有網友發問:有規定說一定要有年終獎嗎?
確實,勞動法中并沒有硬性規定必須要發年終獎,是否發放屬于范圍的自主權。不過,如果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或單位的規章制度中對年終獎有明確規定,單位就應該按照約定或者規定進行發放。
但建筑設計行業不一樣。他們的年終獎,通常都是他們這一年來參加的所有項目的提成。一般情況下,他們的工資并非每月一次性發完的,而是只發部分,剩余的部分會以年終獎的形式發放。
一名在去年年底“被離職”的洲宇員工阿J告訴深藍財經,他們的工資通常是先談年薪,其中70%會作為月薪每月發放,剩下的30%會以年終獎的形式發放,雖然名義上是年終獎,但其實是年終績效。“這個數額其實是我們設計行業內默認的規則,所以大家哪怕每個月的到手的工資低,也能接受,就指望著年底可以那一筆不小的績效。不過在合同里,一般只會談一個基礎工資。”
也正是因此,洲宇維權員工們認為洲宇的行為是欺詐,維權群體也戲稱自己為“反洲宇欺詐組織”。
除了年終獎之外,洲宇設計此前4個月時間,相繼進行了全員降薪和變相裁員。
此次維權的員工中,除了在職員工之前,還有部分在去年年底離職的員工。不過他們表示,自己是“被離職”的。2021年10月中旬,洲宇設計突然宣布,根據目前公司的狀況,決定對領導層、普通員工全員進行降薪,降幅在10-20%。
但降薪沒多久,洲宇設計又開始裁員了。阿J告訴深藍,他就是在去年11月底被領導約談的,希望他能主動離職。但阿J一開始并不愿意離職,“因為這一年真的很辛苦”,但當時領導對他承諾,哪怕他離職了,春節前也會給他發放年終獎,希望他能主動離職。
但最后,阿J并沒有拿到年終績效,補償也沒有。“年初承諾的是年薪15W-16W,最后加起來也只發了6W”。與阿J有同樣遭遇的洲宇員工不在少數。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洲宇貴陽分公司還曾因為裁員登上了當地的一檔民生節目。12月8日,據貴州電視臺《百姓就業》欄目報道,洲宇設計貴陽分公司突然宣布要裁掉一個部門,要求該部門員工要么主動離職,要么接受調崗。如果接受調崗,面臨的新崗位卻是行政,和此前的崗位完全不相關。
被裁員工認為,洲宇此舉是想裁員又不愿意支付補償,所以故意用這樣的方式逼員工選擇離職。但洲宇設計貴陽分公司運營總監李治兵卻稱,公司不會主動辭退員工,小尹要么選擇調崗,要么主動離職,公司可以支付一個半月的離職補償金。李治兵還稱:“如果覺得不合理,我們就申請勞動仲裁。”
該視頻鏈接如今已經打不開了。
而2月10日員工維權事件后,洲宇成都總部的封鎖依舊沒有解除。有洲宇員工告訴深藍財經,自2月10日至今,洲宇成都集團總部依舊處于封鎖狀態,員工也無法正常辦公,日常運作都有點受禁錮。
不過,經過上周五的熱搜,洲宇的態度明顯有了軟化。該員工透露,目前已經有多個部門開始偷偷和員工和解,離職給部分錢,甚至是N+1。
講真話被投訴破壞品牌形象,維權員工:正在準備仲裁材料
洲宇態度的變化,主要還是因為事情鬧大了。
2月11日,深藍財經微博在轉發計成微信公眾號文章后,許多洲宇員工和行業人士紛紛來打該微博下方維權或圍觀吃瓜,引起不少網友討論。
另一方面,首個曝出事件的自媒體計成,上周五晚在微博發文稱,其微信公眾號發布的相關文章被洲宇公司以文章侵犯名譽/商譽/隱私/肖像為由投訴。
投訴描述中,洲宇表示,在房地產行業下行的2021年,洲宇經營狀況遭到了重大打擊,根據員工年度表現做出了對應的年終獎縮減動作。有員工心生怨恨,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誹謗公司。認為計成聽一家之言,并放出很多反對的留言,煽動情緒、看熱鬧、以此圈粉之嫌,沒有應有的良知。
但諷刺的是,網上對洲宇的輿論卻呈現出“一邊倒”情況,一邊一些或為洲宇前員工或業內人士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頻頻吐槽洲宇,另一邊,洲宇官方卻一直沒有回應,也沒有網友為洲宇解釋、開脫。
如果事實真如洲宇所言,只是部分員工心生怨恨,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誹謗公司,那么為什么網上沒有一個網友為洲宇開脫?這顯然并不符合邏輯。
據洲宇維權人士透露,目前共有4個洲宇維權群,總人數快到兩千人了,其中不止有洲宇的員工,還包括很多分公司、子公司的員工。目前他們正在準備仲裁材料,向洲宇發起勞動仲裁。
目前,已經有部分員工向洲宇設計發起勞動仲裁。要求洲宇支付其法定節假日的加班工資、年終獎以及延時加班工資。
另外,洲宇位于上海長寧區的一家子公司如今也面臨員工的勞動仲裁。
遭證監會“40問”!洲宇IPO成色幾何?
民營建筑設計公司上市的案例不在少數,洲宇并非“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有知乎網友在《關于洲宇設計集團2021年度年終發放的問題,大家有被坑嗎?》的帖子下回復,而在如今地產行業下行周期,地產行業越來越嚴峻,設計公司也自然會受到波及,這是沒辦法的事。“這個行業已經容納不下這么多設計公司了”。
那么行業嚴峻的情況下,還要沖擊深交所主板的洲宇設計,成色究竟幾何?
12月3日,在洲宇設計遞交招股書近4個月后,證監會給出了反饋意見。《反饋意見》中,證監會圍繞洲宇設計應收賬款、客戶集中度、關聯方資金拆借、銷售費用等方面提出40個問題,要求中信證券在30日內逐項落實并提供書面回復和電子文檔。
其中,洲宇設計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問題引人注目。招股書顯示,洲宇設計2021年凈利潤1.1個億,應收賬款和票據卻接近3億,和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洲宇遠超平均水平。此外,公司壞賬率連年攀升,2018年-2020年的壞賬準備分別78.25萬元、374.34萬元、800.21萬元,總負債接近4億。
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大客戶們。2020年洲宇設計的第一大客戶,正是在洲宇遞交招股書期間暴雷的四川知名房企——藍光發展。另外,洲宇在報告期內的另外四個大客戶分別還是融創、龍湖、綠地、新希望,全是國內龍頭房企。
藍光是洲宇的第一大客戶,洲宇卻是藍光的債主。招股書顯示,洲宇營收票據中,藍光高居首位,應收票據金額為3868.12萬元,占總應收票據的28.51%。另外,去年暴雷的恒大也赫然在列,應收票據余額146.22萬元。應收賬款方面,藍光應收賬款余額為3155.7萬元;恒大為884.42萬元。
在行業繁榮的時候,相對集中的大客戶給洲宇帶來很多資源,也讓洲宇得到快速發展,但如今地產行業下行,集中的客戶也成了一道的致命傷,讓洲宇遭受巨大沖擊。
在證監會的《反饋意見》中指出,證監會還關注到洲宇設計經營性現金流波動情況。報告期內,由于房地產行業企業付款放緩等因素,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9607.81萬元、63.05萬元、-1414.47萬元、-1.45億元,呈下降趨勢。
地產行業下行周期,帶傷沖擊IPO,洲宇設計究竟能不能上市成功?首先,還是要看洲宇如何回復證監會的問詢。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