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如新:頻繁組織集體活動,計劃今年去維也納,年會請樊登講課
曾多次被指涉嫌傳銷、洗腦
出品|三言財經
近日,武漢新增多個新冠陽性病例,其中大部分為一公司的培訓班學員。
而該培訓會組織者正是如新中國的上海經銷商——上海舍耀市場營銷服務中心。
今日,如新方面發布聲明稱,該培訓是經銷商違規私自舉行的年會,違反公司的規章制度。公司已采取措施,包括暫停湖北省所有的線下培訓、湖北分公司已暫停營業,全面消殺等。
而在直銷的外衣之下,如新多年來負面纏身,曾被指涉嫌傳銷、洗腦。
這到底是家怎樣的公司?
培訓組織者稱只想“聚一聚”
對于為何選擇這個時間點在武漢舉辦培訓活動,舍耀公司法定代表人顧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就是想聚一聚。
“也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培訓。就是想聚一聚,北京摘星了,我們商量著來武漢聚聚,來的人還帶了親朋好友。團隊之間互相交流了一下心得、企業文化、銷售思路。大家干勁都很足,就是想把產品賣好”,顧某這樣說。
顧某稱來參加培訓班的人員有下面的經銷商,業務合作伙伴,還有他們帶來的親朋好友。
疑似現場的合照曝光
有網友爆料,一位參加了培訓的學員發文稱,有來自西安、蘭州、鄭州等地的人參與。她在描述中用了“共同成長”、“感謝上級老師們馳援和付出”,充滿了感恩。
而就是這個培訓再次將如新拉到了輿論中心。
如新頻繁組織集體活動
已埋下禍根
盡管,如新聲稱此次培訓是經銷商私自組織,但事實上如新官方也經常組織集體活動。
目前,如新官網banner上仍然掛著兩個活動的海報。
其中一個活動是組織去澳門,計劃時間為2022年4月12至13日。
活動內容顯示:參與活動之獎勵旅游及學習課程。不過具體的活動細節并沒透露太多。
另一個活動名為“創星登峰游”,行程有五天四夜。時間也是今年的4月份。
這個活動的內容介紹同樣是“參與活動之獎勵旅游及學習課程”。活動的地點為珠海、澳門。
事實上,三言財經發現所謂的“創星登峰游”是如新的常規活動。
疫情期間就曾組織到珠海、澳門、三亞等地開展此活動。
另外,如新疑似還打算組織出國活動,比如到維也納。
而且每年,如新還會組織所謂的“超級年會”。2021年7月份,如新在上海召開了超級年會,場館可容納上萬人。
此外,除了超級年會,還有各個地區的如新年會。
而且不止此類的年會,還有各種的培訓活動。
如新的活動不僅規模較大,而且活動還比較嗨,經常有集體“蹦迪”,很多人根本沒有戴口罩。
這樣其實就埋下了禍根,如新將這次武漢疫情事件甩鍋給供應商,難道此類的活動不是他們默許的嗎?
把直銷員稱為家人
如新是如何吸引人加入的?
在如新官網招攬直銷員的頁面中,有幾個詞出現頻率很高:成功、夢想、事業、家人。
這其實就是在傳遞一種價值觀,這對渴望成功的年輕人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如新作為美國上市公司,有強大的可靠背書,這消除了不少人的顧慮。
其公司愿景這樣寫道:憑借活力充沛的創業平臺,致力成為全球創新的美麗與健康領導品牌。
加上幾乎沒有門檻的加入條件,如新給年輕人們營造了一個看似可以“實現夢想”的平臺。
與很多微商一樣,如新也把直銷員稱為家人。這實際上在制造一種歸屬感。
而其中一個重要角色就是導師,他是連接如新和加入者的關鍵點。
導師的任務就是要進行所謂的“商德培育”、“產品培育”、“領導力培育”。
換句簡單的話說,導師是要讓新人相信這是一份值得堅持的事業,能給加入者帶來所謂的成功,或者你也可以稱之為“洗腦”。
而層出不窮的培訓和獎勵大會、各種年會等活動,一則是為了招攬更多的人,其實也是在無形中堅定加入者們的信念:看,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有人賺錢了,我們的產品真牛逼。
如新會舉行上萬人的超級年會,還會請一些明星駐場,或者一些kol,把規模搞的越大,越讓人深信不疑。
我們看到吳莫愁、樊登、鄧亞萍等都曾出現在如新的活動中。
如新代理商經常發樊登的視頻,內容多是關于“成功、創業、領導力、事業”等。
如新是家什么公司?
據官網信息,如新集團于1984年創立于美國猶他州普洛沃市,并于1996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90年,NU SKIN如新開始進軍國際市場,并于翌年成立香港分公司,成為亞太區首個市場。2003年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目前,NU SKIN如新已在全球近50個地區設有分公司,是一家深耕于個人保養品和營養補充品領域的跨國企業,主要產品包括護膚品、美容儀、營養補充劑等等。
2006年,如新公司獲得商務部發放的直銷許可,備案的產品以化妝品、護膚品居多。如新中國直銷區域共有25個,服務網點225個,分布在多個省份。
福布斯官網顯示,如新集團曾先后登上《福布斯2021年度全球最佳女性友好企業榜單》《福布斯2022年全美最佳中型雇主榜單》。
財報顯示,如新2021年度收入為26.96億美元,比去年增長4.41%,歸母凈利潤為1.47億美元,同比下降23.04%。
其中,中國區仍是其最大市場,2021年的業績約為5.69億美元,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21%,比例有所下滑。
一直以來負面纏身
雖然如新采取直銷模式,也在國內取得了直銷牌照,但一直以來卻負面纏身。
2014年,《人民日報》接連刊發《看“如新”怎樣編織謊言》《看“如新”怎樣攻陷人心》《“如新”公司在美國屢遭處罰斯坦福大學公開與之決裂》三篇報道。
報道指出,如新存在夸大宣傳、涉嫌傳銷等問題。
報道還指出,如新在美國創立以后,美國對于其經營模式的質疑和調查就沒間斷過。
當時,如新宣布將暫停在中國地區的促銷會議和新分銷商的招募,對中國雇員進行進一步培訓。經過相關部門調查后,國家工商總局依法對如新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的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處理,如新累計被罰款共計486萬余元。
2019年,如新再次陷入輿論風波。一位34歲的如新直銷員林某感冒后拒絕就醫,而是選擇喝如新的一塊果汁產品,最終因肺部嚴重感染,搶救無效而死亡。
據當時報道,林某相信服用如新果汁能夠治病,而且深信不疑。不僅自己不去醫院,一歲多的孩子發燒也只喂果汁、用SPA機刮痧,還反對給孩子打疫苗,還建議身邊的親戚生病不要吃藥就吃如新的產品。
后來,林某丈夫在林某的電腦里發現了不少如新“導師”發布的培訓講座視頻,其中宣傳“喝牛奶有毒”“發燒是排毒”等言論觀點。
林某的事并非個例。2019年央視《今日說法》節目對相關事件進行過報道。在報道中,另一位女士深信吃如新產品能夠治病,節目用“癡迷的患者”來形容她。
這位女士被洗腦吃如新能治病,后來拖到病情惡化才無奈住院,但病情一好轉,她又頭頭瞞著家人和如新果汁,一度被下達病危通知書。盡管如此,她還求弟弟讓她再試一下如新果汁。
在上述的案例中,都出現了一位叫宋子泳的導師的身影。
這位導師在培訓課程中聲稱自己的公公身患前列腺癌、淋巴癌、肺癌三種癌癥,醫生已經放棄了,但是吃了如新產品半年,病就治好了。
這位導師甚至表示,連以前的高血壓、冠心病都治好了。
另據現代快報此前報道,一位如新經銷商稱,美容儀可以改善腦梗," 我媽在 82 歲的時候患上了腦梗,人沒有知覺了。之后慢慢調養,喉嚨有半邊可以吞咽了,我就開始用美容儀給她有知覺的半邊身體做疏通,主要是手臂和腿,之后活了兩年多。"
直銷模式屢受質疑
如新官網顯示,不論工作經驗,均可以申請成為如新的直銷員。申請人參加直銷員培訓并考試合格,便可成為如新的直銷員。
直銷員報酬具體為:在申請人正式成為如新(中國)直銷員后,如新(中國)將按直銷員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直銷員按月支付報酬。報酬的計算方式如下:直銷員所得報酬=報酬計算基數×報酬提取比例;報酬計算基數= 直銷員銷售額÷(17%+1)×90%。
但從上述報酬計算公式來看,直銷員的薪資只與個人的銷售額有關,這也符合直銷的規范。
但在此前的報道中,如新卻多次被指涉嫌傳銷。
在《今日說法》關于林某的報道中,林某家屬提供的如新公開資料顯示,如新的銷售模式層級明晰,形成了典型的“金字塔”結構。
據被林某拉進如新的朋友介紹,因為林某是她們的推薦人,只要她們買產品,林某就能獲得獎金。她們再推薦其他人買如新產品,自己就能獲得提成。
而為了達成業績,從而獲得獎金,有時不得不大量囤貨。在三年時間里,林某至少買了30萬的如新產品,其中不少錢是借的家人的,而大部分產品都還囤在家里。
在去世當年3月,林某一下子屯了20萬的貨。那月林某僅從如新獲得了1萬兩千元的收入。而在其去世前的半年里,她的收入一般是三千到六千。
身邊不少朋友看到不賺錢紛紛退出,但林某在洗腦下還是選擇相信如新。
而像林某一樣篤信如新的人,到底又有多少真正實現了所謂的“夢想”。
我想這次的培訓事件也許是一個關口,在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之下,直銷員們能重新審視下這份“事業”,到底值不值得去做。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