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媽,危險了
“國民辣醬”老干媽上一次被大眾熱議還是因為“逗鵝冤”事件,沒想到,才風平浪靜90天,老干媽又因漲價再上風口浪尖,這背后究竟是迫于成本壓力,還是面對網紅辣醬“圍剿”無奈出招?75歲的陶華碧,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
來源/互聯網那些事
“國民辣醬”老干媽上一次被大眾熱議還是因為“逗鵝冤”事件,沒想到,才風平浪靜90天,老干媽又因漲價再上風口浪尖,這背后究竟是迫于成本壓力,還是面對網紅辣醬“圍剿”無奈出招?75歲的陶華碧,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
01,扶不起的“接班人”!
月初,一份落款為貴陽南明老干媽的“調價公函”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3月8日,老干媽客服首度回應稱漲價傳聞屬實,并表示原價料價格上漲,老干媽才向各經銷商下發了調價函,不過消息傳出后,網友紛紛表示失望
援引《新京報》消息,云南昆明的一位老干媽經銷商表示,確實在3月初就收到調價函,目前一件上調了20元,按照24瓶/件的規格換算,相當于每瓶上漲了0.83元,也就是說實際上漲的幅度也沒有太夸張,那為何網友紛紛表示不買賬呢?
食品安全投訴頻發
曾經,老干媽在干飯人眼里宛若女神般的存在,如今,老干媽,卻活成了投訴平臺的常客,在黑貓平臺,可以看到,有關老干媽的投訴不勝枚舉,在他們的描述中,有過期仍在售賣的、有吃出鐵圈圈的、有吃出小木塊的、有吃出小石子的、還有吃出玻璃渣的……
過去幾年里,除了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訴,老干媽還因辣椒廠油煙廢水污染等問題,累計被投訴了20余次,并被中央第三批環保督察點名受罰,一個以辣醬聞名的食品企業,屢在食品安全和環境污染問題上翻車,或能從側面反映出公司的管理水平的下滑。
2個不省心的兒子
2014年,67歲的陶華碧將一手創辦的公司交給小兒子李妙行打理,彼時李妙行享有公司51%股權,大兒子李貴山持有49%,本想退居二線,安享晚年的陶華碧終于發現,放手,也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在小兒子掌權后,老干媽發生了一系列負面事件:
大兒子不務正業醉心房產投資,最終因操盤不慎導致了昆明爛尾樓事件,讓陶華碧顏面盡毀,更糟心的是小兒子,直接讓老干媽數次陷入重大輿情渦旋。
2018年,老干媽年營收為43.89億,這是老干媽創立20多年來,首次出現的跌幅破億的業績下滑,與之對比的是,據公開資料披露,2017年老干媽營收44.47億,2016年老干媽營收還有45.49億元。
2019年,李妙行將老干媽辣醬的重要原料貴州辣椒換成了河南辣椒,導致了“換椒門”事件爆發,河南辣椒7塊/斤,而貴州辣椒12塊/斤,傻子都知道,選河南辣椒能節省一大筆成本,但是,河南辣椒的口感明顯不如貴州辣椒,于是,很快遭到了老干媽消費者的吐槽,一時間,流失了大量用戶,老干媽品牌遭遇重創。
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公司深陷困境之際,老干媽一批老員工突然走人,還帶走了老干媽的“保密”配方,準備另起爐灶,令老干媽直接損失了1000多萬。腹背受敵之際,老干媽產能重地的廠區又發生了火災,三分之一的老廠房都受到損失。
……
一連串事件交織,這個全國聞名的辣醬帝國,一時間竟有了幾分風雨飄搖的味道,管理水平低下,能力堪憂,指望兒子接班的大夢落空后,72歲的陶華碧,被迫重新出山,執掌大局,她比誰都不想見到,自己20年苦拼下來的事業毀于一旦。
只是天上方一日,人間已7天,縱使陶華碧復出,她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的事實,這屆年輕人似乎并不愛吃老干媽,同時,層出不窮的網紅辣醬,在資本的助力下,正加快蠶食辣醬市場,留給老干媽的時間,不多了。
02,辣醬之光的“新憂傷”!
2020年的數據顯示,中國辣醬市場已經有400億規模,此后每年還保持著7%的增長率,按說這是一個大好的市場,可作為老牌玩家的老干媽,市占率卻從一度超20%跌到不足15%,“口味”回來的老干媽,難道也不受待見了?
“老干媽生產日期幾乎沒有2022年的,大多是2021年10月左右生產,更早的甚至能到去年的6月份,相比14個月的保質期,只剩5個月期限”—《財經天下》
財經天下/圖
為什么曾風靡全國的老干媽,賣不動了?
5000玩家,瓜分400億蛋糕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有超過5000家企業涌入了辣醬賽道,并且,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將目光瞄準了年輕人,利用互聯網打法,營銷和口味上“另辟蹊徑”,歌星林依輪的飯爺辣醬,上線2天就賣出了3萬瓶,笑星岳云鵬的網紅新店也創造了單月賣出1.6萬瓶辣醬,超級網紅李子柒除了螺絲粉外,她的拌醬也是賣到脫銷……
這個時候,光靠老干媽陶華碧的招牌,已經難以觸及90后們的神經,老干媽當然也并非一成不變,比如陶華碧又積極拓展了香辣菜、番茄辣椒醬,火鍋底料等,但是相較之于老干媽的標桿產品豆鼓辣醬,這些品類無論銷量還是影響力都差之甚遠。
這里面原因并不復雜,一方面,豆鼓辣醬在很多人眼里才算是老干媽的靈魂,另一方面,老干媽跨界做的香辣菜和火鍋底料等,在對應的細分領域,都有更專業更具知名度的強敵把陣,譬如涪陵榨菜、飯掃光還有海底撈和呷哺呷哺等,這樣一來,老干媽的產品相比之下就顯得競爭力不足了。
而即便是在辣醬主賽道,虎邦、飯爺、佐大獅等品牌也是當仁不讓,何況還有傳統對手吉香居、飯掃光、仲景食品等,也不甘示弱,老干媽想重回巔峰,苦于有心無力。
拿林依輪創立的飯爺辣醬舉例,主做中高端拌飯醬的飯爺如今頗受消費者青睞,其中的主要原因并不僅僅是林依輪歌星光環的加持,而是資本的助力與用心的經營,比如真格基金和聯創策源都是飯爺的投資方,并且,飯爺找來了老干媽的“死對頭”老干爹當代工廠商,并進行了配方的改良優化,加之資本故事的包裝,最終火出了圈。
李子柒的辣醬爆火,也無外乎頂級網紅IP加深耕口味配方的結果,在某電商平臺,它的銷量已經超過了老干媽豆鼓辣醬,虎邦則是利用外賣的紅利,與各大外賣平臺TOP 200級商家深度綁定,最終快速崛起的。
中國人口基數大,那消費者的口味偏好也是各式各樣,老干媽豆鼓辣醬的口感可以取悅一部分人,但還做不到吸引所有人,并且,愛吃辣醬的人,也不會只選擇一個品牌,遍嘗天下名醬,也是吃貨達人們的一大樂趣,所以,從千人千面的消費習慣上來分析,老干媽所謂的口味“保密方”壓根無法構筑成競爭力壁壘,只能算產品一大特色。
此外,當下的年輕人,越來越重視健康,重油重鹽重糖的豆鼓辣醬,已經首先就排除在他們的佐餐名單之外了,種種原因,導致,年輕人越來越不“愛”老干媽了。
老式管理哲學,OUT了!
打工皇帝唐峻曾引以為傲的一件事是,他在微軟總部時,能記住2000個手下的名字,這些還都是外國人,無獨有偶,遠在貴州的老干媽陶華碧更是將此法修煉得爐火純青,一度有媒體報道稱,在老干媽公司的2000多名員工中,陶華碧能叫出名字的就有6成以上,甚至連生日都要記下來,員工出差,她還親自煮雞蛋并把人送上車,員工結婚,她也跟馬云一樣,積極當證婚人……這種大家長式“親情式”關懷,令員工感恩戴德。
但時代在變,光靠培養親情這種管理方式是遠遠不夠的,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企業要獲得更廣的發展前景,斷然是不能拒絕資本的。
“不上市、不融資、不貸款”,踐行了多年的三不戰略,聽起來是一段佳話,但也很大程度上阻斷了老干媽的想象空間,尤其是競爭對手們都在爭先恐后擁抱資本時,老干媽不可避免地被冷落了
2018年,飯爺獲C輪融資,最新估值已破5億元;
2019年,成立不到2年的佐大獅,獲得1.5億元融資;
2019年,虎邦辣醬完成A輪融資,同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
2020年11月,吉香居公布啟動IPO,劍指創業板;
2020年11月23日,三次折戟IPO的仲景食品終于如愿登陸深交所;
2020年12月底,飯掃光斬獲來自深創投和地方產業基金的億元B輪融資;
2021年,川娃子食品完成3億元A輪融資;
2021年,加點滋味獲得2輪融資,累計破億元;
……
400億大蛋糕,對手都在玩命瓜分,只剩“漲價”一張底牌的老干媽,想重回巔峰,還有沒有可能?
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老干媽因環境污染問題被中央第三批環保督察點名受—工業資訊
2,老干媽“變味”?陶華碧復出換回貴州辣椒,銷售額破54億再創佳績—春芽財經
3,老干媽退股力挺的自然人“李妙行”是何方神圣?—企查查財經
4,“圍剿”老干媽——AI財經社
5,“國民女神”老干媽要漲價了?公司,經銷商回應,網友:該考慮換女神了—每日經濟新聞
6,圖源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