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發展失意,長城汽車企業文化得不到員工認可?
曾幾何時,說起國產車,在許多人觀念里,“低品質”、“廉價”往往是國人對國產車內心最深刻的印象。
來源/花朵財經
曾幾何時,說起國產車,在許多人觀念里,“低品質”、“廉價”往往是國人對國產車內心最深刻的印象。
甚至有人戲稱:別人賣的是汽車,我們賣的是“鐵皮”。
然而就在彼時,作為國內自主品牌領軍車企的長城汽車,一直在為中國汽車拔高民族自豪感努力出海戰斗。
從1998年就極力將國產車推向國際舞臺,到2021年長城汽車海外累計銷售已超90萬輛,整車出口遍布170多個國家,長城汽車用實打實的銷量數據,展現了中國汽車在全球市場的魅力。
2021年,長城汽車全球化戰略加速,泰國羅勇工廠正式投產、收購巴西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歐洲總部成立,長城汽車全球化體系格局又進一步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
不過,在出海加速的進程中,長城汽車所遇到的困難也是相當巨大的。
海外市場發展不及預期
2019年6月5日,對于長城汽車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這一天,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正式竣工投產,作為中國裝備制造業在俄羅斯投資最大的項目之一,這再次展現了中國汽車擁抱全球市場的新高度。
“打造一個有價值的品牌,是我們作為自主品牌的責任。現在,中國餐飲、家電、手機都走出去了,也應該輪到汽車走出去了。”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表示。
據悉,本次投產哈弗F7的圖拉工廠項目投資金額為5億美元,規劃年產15萬輛,投產后工廠總產值可超過180億元。
然而預期很美好,可現實卻很骨感。
截至2021年底,長城汽車總銷量為128萬輛,來自俄羅斯市場僅有3.9萬輛,遠不及圖拉工廠15萬輛的規劃年產量。
再者,按收入來源地劃分對外交易收入,2021年上半年,俄羅斯收入僅有20.07億元,距離180億元的工廠總產值,差距也相當巨大。
俄羅斯作為長城汽車第一大海外市場,2021年銷量占長城汽車整個海外銷量的27%,目前銷售風險同時也在顯著增加。
比如,俄烏沖突導致俄羅斯遭受空前嚴厲的制裁,必將沉重打擊俄羅斯經濟,削弱俄羅斯人的汽車消費能力。再者,自俄烏軍事沖突以來,市場關于長城汽車俄羅斯工廠停產的傳聞也逐漸多了起來。
失意的,還不僅只有俄羅斯市場。
3月22日,印度當地消息顯示,Kaushik Ganguly在加入長城汽車印度公司三年多后,在2022年3月22日離任。
作為曾任長城印度工廠項目首位“最高級別”員工,并制定了長城印度整個業務規劃的員工,據財聯社援引印度當地消息稱,海外高管離職背后,印度工廠項目處于“暫停狀態”。
據悉,長城汽車此前已計劃在印度投資10億美元。顯而易見的是,長城汽車印度工廠項目的停擺,將對長城海外戰略帶來不利影響。
2021年,長城汽車銷售新車128萬輛,其中海外銷售14.28萬輛,海外銷售占比也僅有11.1%。
掉隊的新能源銷量數據
回到國內市場,長城汽車所交出的成績單,也沒有太好的表現。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1年新能源汽車成為最大亮點,全年銷量超過350萬輛,市場占有率提升至13.4%,進一步說明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
在此環境,近幾年不難看出眾多傳統車企紛紛在向新能源車市場轉舵。但在這一過程中,長城的動作似乎慢了。
根據長城汽車發布2021年12月產銷數據,2021年長城汽車新能源車累計銷售13.7萬輛,在總體銷量中占比僅為10.7%,顯著低于新能源車市場占有率。
如果按2020年長城汽車轎車(主要為新能源車)累計銷量5.82萬輛進行推算,2021年長城汽車新能源車累計銷售同比增速為135.4%,相比2021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勁增1.6倍,長城汽車掉隊勢態更加顯然。
從產品線上看,歐拉品牌是長城新能源車的基本盤。
2021年產銷數據顯示,歐拉品牌銷量為13.5萬輛,同比增長140%,幾乎是長城汽車全年新能源車的銷售額。其中,歐拉好貓全年銷售5.09萬輛,歐拉黑貓全年銷售6.35萬輛。
然而,支撐起長城新能源車的歐拉品牌,不僅市場定位僅局限于女性小眾群體,而且還面臨著因虧損經營而導致停產的困境。前不久,長城汽車歐拉品牌旗下黑貓車型、白貓車型已經均已停止接單。
為何停止接單?
歐拉品牌CEO董玉東表示,“一是原材料價格上漲;二是2022年新能源補貼繼續退坡;三是受芯片短缺影響。從而導致每交付一輛車,虧損就超1萬元。”
換句話說,雖然歐拉品牌看似有不錯的銷量成績,但這似乎是門賠本賺吆喝的生意。這表明,長城汽車此前或在以價換量。
迫于經營壓力,此前歐拉甚至還被爆出了偷換汽車芯片,涉嫌欺詐消費者。比如,歐拉好貓并沒有搭載宣傳的高通8155芯片,采用的是5年前發布的舊款英特爾4核A3940芯片。
如今面對歐拉停止接單,不知長城新能源車還能靠誰?
企業文化得不到員工認可?
對于新能源車的掉隊,或與長城汽車管理者的格局有著莫大關聯。
早些年,魏建軍對新能源汽車發展一直抱著懷疑態度,2016年,其還在股東大會上公開表示:“電動汽車并不節能環保,現在并不是上電動汽車的好時候,長城汽車只做新能源行業的追隨者”。
直到2018年,長城汽車推出真正意義上的電動車品牌“歐拉”,而且主要瞄準年輕女性市場,這一時間足足晚了“蔚小理”成立約3年的時間點。
3月18日,長城汽車還發布公告稱,王鳳英因工作需要辭去執行董事、副董事長、戰略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職務,副總經理趙國慶將接任王鳳英在董事會的相應職務,即日起生效。
這意味著,魏建軍+王鳳英的“魏王”搭檔正式落幕。
據了解,王鳳英一直是長城汽車的“二把手”。1991年,21歲的王鳳英入職長城汽車銷售部,這時候的長城汽車才剛剛被魏建軍承包了1年。由于工作能力出色,王鳳英入職兩個月就被破格提拔為經理助理,兩年后升任銷售總經理。
所以面對王鳳英看似功成身退,仿佛還帶著唏噓。
最近幾年,長城汽車在人才梯隊方面也出現了顯著的變化。2017-2018年,長城廣納賢才,接連吸引了單紅艷、劉智豐、寧述勇、柳燕、文飛等業界大咖加盟,一時間被傳為佳話。
2020年7月,隨著長城汽車推出輪值總裁制度,市場甚至還傳出了王鳳英名義上雖然仍擔任長城汽車總裁,但實際已被架空。
不過僅不到兩年時間,除文飛外,長城汽車此前廣納的高管已經紛紛離職,有去行業協會的,有合伙創業的,還有回家照顧老人的等。
有市場消息稱,“他們根本無法適應長城,走是早晚的事。比如,長城在企業文化上有太多條條框框,有的人難以施展抱負。”
知乎上也有網友爆料稱,長城官僚主義盛行,領導說什么就是什么,還不許解釋,就因為頂了一句,被罵;還有欺負老實人,想通過努力得到晉升的小伙伴,可以洗洗睡了。
而且公司員工之間不能有任何組織,同學會、老鄉會、連個人組織的籃球隊都不行。禁止公司員工三人以上一起聚餐、聚會,情況嚴重的集體開除。
那么,王鳳英抽身而退,留下的長城汽車處境會如何?
資料顯示,作為王鳳英接班人的趙國慶,于2000年加入長城汽車,曾任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配套管理本部本部長、技術中心副主任。
從履歷可以看出,趙國慶是位技術人員,并不像王鳳英那樣做銷售出身。
進入2022年,長城汽車公布2022年2月產銷快報顯示,公司前2月汽車銷量達18.26萬輛,同比下滑19.95%。其中,長城汽車1月和2月銷量分別為11.18萬輛和7.08萬輛,同比分別下滑19.59%和20.5%。
目前來看,王鳳英時代終結后的長城汽車未來怎么走,恐仍有待觀察。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