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的周杰倫
我的青春沒了,他的腹肌沒了。
作者/萬連山??數據支持/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來源/格隆匯APP
我的青春沒了,他的腹肌沒了。
連續兩天,朋友圈里“爺青回”刷屏,關于周杰倫演唱會重映的各種討論不斷。
以一首《說走就走》落下帷幕后,近1億歌迷通過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以及微信視頻號為Jay而聚。包括我本人。
往年“520“的酸臭味被沖淡不少。
倒也不太意外,誰讓他是周杰倫呢?
舞臺上,身著亮片裝,懷抱電吉他,很輕易地把所有人的思緒,拉扯回泛著黑白的記憶中。
線上熱鬧紛呈,線下也不閑著。在深圳購物公園酒吧一條街,幾乎每家店的大屏幕都在直播周杰倫。周杰倫在屏幕上唱什么,臺下的駐唱歌手就唱什么。
?
情到深處,觀眾還會不自覺地跟著一起合唱,每首歌結束后還會傳來長時間的鼓掌歡呼聲。
?
多少人看了現場版回放后,青春期所有的小情緒都被挑起,覺得疫情過后必須得去與老友聚一波。
?
演唱會的熱情甚至傳染到美股,騰訊音樂開盤一度漲超5%。
?
這里有個鮮為人知的冷知識。
?
20日晚重播的2013年演唱會,是創業板牛市的起點;而21日重映的2019地表最強演唱會,則是龍頭牛市的起點......
?
有人戲稱:這就叫“唱多”。
?
超人不會飛,會飛翔的是那個青澀伴隨感動的年代。
?
哪怕這個世界變了又變,當年聽歌的孩子也早已長大,那些過往卻好像從來沒有遠去。
?
無論再過多少年,一回想起,你仍眼帶笑意。
?
情懷生意
從2000年發布首張專輯開始,周杰倫的音樂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也承載了一代人的青春。
?
開播十分鐘,#周杰倫演唱會重映#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首位,總閱讀量3.1億+。
?
最初刷到這個消息時,不少人很是興奮。時隔3年再次看到周杰倫演唱會,“就算線上也行”。不過,被點燃的熱情隨即被“重映”兩個字澆滅了大半。
?
“這不就是一個重播嗎,有什么可激動的?”
?
的確如此,本次周杰倫演唱會重映計劃,是將過往演唱會作品進行再剪輯、重新播出,與不久前舉辦的西城男孩演唱會、五月天演唱會與崔健線上演唱會的全新內容,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
說好聽點叫重映,說直白點叫直播放DVD給你看。當然,是剪輯過的。
?
量販式的淚光與青春,恰如一曲反復播放的超長MV。也好似一臺時光機,大家懷揣著時光倒流的愿望走進去。內核不變,只是臺上的人身型隨時間微漲而已。
?
這場疫情以來華語地區熱度最高的線上演唱會,或許是市場進入新階段的記號。
?
只是,一旦新鮮勁和疫情過去,無個性、低成本的昨日重映,魅力必會驟減。無論線下還是線上,音樂現場畢竟是個性的舞臺,回憶殺與溫情,實在太容易審美疲勞。
?
從五月天、張國榮到崔健,再到周杰倫,騰訊音樂的線上演唱會內容,已經借助視頻號實現了裂變。自2020年開始,TMElive已經舉辦了超過120場線上演唱會,邀請300余位音樂人、獲得超過378億微博曝光。
?
尤其是這次,《魔天倫》剪輯版在線上播出,且免費,即便對周杰倫只有記憶已無惦記的人也會點進去看一看,轉一張直播海報,配一句不忘當年,和朋友彈幕寒暄,滿足參與一場集體事件的心愿,收看數字當然巨大。
?
情懷的生意,從來都不是什么難事。不過,就現階段的探索而言,一切還都剛剛起步。
?
22年過去,熱情演唱會仍是華語最高水準
?
回顧下來,這些演唱會幾乎都沒有向用戶收費。除了廣告,過程中的商業化手段并不多。不禁令人好奇,TME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去做線上演唱會,到底是為了什么?
?
版權“肌肉”
作為頂流,搭上周杰倫的一切都引人關注。
?
2019年4月,隨著網易云上周杰倫歌單一起灰下去的,還有許多人一半的青春。
?
有多少人,是因為周杰倫才開通的綠鉆?至少我本人是......
?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去年7月24日,#騰訊被責令解除網絡音樂獨家版權#沖上熱搜。
?
8 月 31 日,騰訊發布了一個《關于放棄音樂版權獨家授權權利的聲明》: 截至2021年8月23日,已針對已達成的獨家協議全部上游版權方發送相關函件,告知其需按期解約,其中,絕大部分獨家協議已按期解約。
?
聲明雖然很長,但大家只需要知道2點就行了:
1.大部分獨家已解約,少部分還沒解約的,也已經發聲明表示自己放棄音樂版權獨家授權的權利;
2.會繼續以非獨家方式與上游版權方繼續保持合作。
?
后來,網易CEO丁磊也發話了:非常期待這是一個真心實意的,不含任何陽奉陰違的決定。
?
這是他的期待,也是大家的期待,至少不用聽個歌還要幾個APP切來切去的了。
?
當然,直到現在,網易云還是沒買到周杰倫版權,這是后話。
?
杰威爾數據顯示,2013年開始的“魔天倫演唱會”共全球巡演76場,耗時2年7個月,吸引了180萬人次觀眾,累計票房72.45億;而從2016年一直持續到2019年的“地表最強演唱會”共巡演120場。
?
所以,騰訊這次不僅是在辦演唱會,也是秀版權“肌肉”。
?
對于中國音樂產業而言,用戶的付費意識,決定了中國音樂的未來;對于騰訊音樂而言,音樂則是所有付費產品的核心。
?
一季報顯示,騰訊音樂在線移動月活人數6.04億,同比下降1.8%,環比減少1100萬人;但付費用戶卻增加31.7%至8020萬人。
?
此前,因為TME保持著每季度增加400-500萬付費用戶的目標。瑞銀預計騰訊音樂在線音樂付費率將從2020年的7.7%持續上升到2025的20%以上。
?
但即便是到2025年增長到20%以上的付費率,但距全球成熟市場的48%-50%付費率,騰訊音樂在未來仍然還有巨大的潛能可以挖掘。
?
此外,等到未來疫情平穩,線上演唱會會與線下演唱會一并存在,那時平臺方就可以負責線上線下的全部票務。
?
所以,就算周杰倫線上演唱會只是DVD視頻,騰訊也要先走這一步。
?
壞習慣
拔掉“用戶”標簽,我們首先是歌迷。構成一場演唱會的所有元素,背后畢竟是人。
?
免費是個壞習慣,對一個行業來說更是如此。
?
雖然就目前看來,線上音樂會是不敢收費的,但主辦方顯然不可能一直免費下去。只是,這塊蛋糕要如何吃,整個行業目前仍處于摸索階段。
?
其實在2020年之初,大家對線上的商業模式和收入模式還是抱有很大的期望,也曾有一些線上演出試水過收費模式。
?
比如當年5月15日,參加過音樂綜藝《樂隊的夏天》的痛仰樂隊在線上進行了一場90分鐘的演出直播,單人單次收費18元,同月演出的還有Click15、九連真人樂隊,以及嘻哈歌手楊和蘇、劉炫廷、何美延、龍井說唱等,“門票”定價從1元到12元不等。
?
效果并不太好,大家也只好放棄。
?
所以進入2021年后,各平臺線上演唱會數量已經逐步減少。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線上現場音樂演出產業研究報告》,僅剩TME Live仍然在繼續發力,其一年內舉辦線上演唱會數量高達56場。
?
但一場高質量演出直播的成本,包括場地、燈光、音響、舞臺樂器設備、拍攝團隊、樂手、技術人員、舞美、直播技術、混音、設計宣傳等十余項。
?
免費模式顯然不能為這樣一場直播的完整運行提供支持。
?
上面所說的幾次重映,之所以如此成功,只是因為其本身太過經典。老本總有吃完的時候。
?
對于絕大部分周杰倫歌迷來說,付費和免費都不會阻擋看演唱會的熱情。
?
但若不是杰倫呢?
?
雖然對觀眾來說,小小一塊手機屏幕上,播放的是直播還是錄播,并沒有太大差別。但現場藝術這件事的本質,卻已經被改變了。
?
轉瞬即逝的屬性消失,也就意味著它不再是稀缺資源。
?
因為在文化藝術領域,消費者除了花錢,還間接參與了創作,更像是贊助商。
?
而在互聯網行業,用戶卻只是一個數字。只需要套牢,讓他們習慣一種規則,遲早能賺到人頭紅利。
?
出租車司機們早就被現實教育過:先給甜頭,漸漸地,甜頭變成平臺服務費。短暫的蜜月期過后,老司機們發現自己有了兩個老板,要繳雙份費用。
?
就像《半獸人》中所唱,資本市場永遠只對暴力忠誠。
?
想要快速擴張獲取用戶,那必然首先得免費,讓盡可能多的人看到并習慣這種形式。
?
而為了求快、求廣,所以只掐尖,不花力氣培養中小。
?
時間久了,不僅頭部以下會因為失血壞死,站在頂端的那幾位,也會缺乏創造力吃老本地活著,永遠無法期待會有下一個周杰倫和張國榮出現。
?
我們還不老,若后半生只能在上個世紀的老歌中,才能找尋到共唱一曲的暖意,再無新的人、新的曲子、新的回憶,豈不是很可悲嗎?
?
好多年過去了,看到大量粗制濫造的電影電視劇撥出來,就很心痛。又有多少人,有多久沒有聽過好聽的新歌了呢。
?
尾聲
歌唱無處不在。除卻少數音盲,每種文化中所有人都會唱歌。
?
我們之所以會站在庸俗中,悼念消亡的浪漫,只是因為:事物若不消亡,人們未必發掘它竟如此浪漫。
?
尤其在病毒亂來的這兩年,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仿佛越來越遠,曾經所盼望所夢想的越來越模糊,有趣又浪漫的一切也只能回憶中找尋。
?
此時再聽《蝸牛》,別有感觸:“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任風吹干流過的淚和汗,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
?
就像一句話說的:“你想要變得更溫暖,所以你喜歡溫暖的人;你還相信夢想,所以你聽關于夢想的歌;你想要變得倔強,所以你喜歡倔強而努力的人。”
?
你最難忘的,又是哪一首歌呢?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