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24名員工遭“工資補助”詐騙,追回受損資金難度有多大?
“反詐”需要深印于腦海,落實于言行。
作者 | 高遠山?來源 | 獨角金融
打著“工資補助”旗號,行騙者給全體員工發郵件,導致資金損失的案件,近日發生在互聯網企業搜狐員工身上。該話題在5月25日登上微博熱搜榜。
截圖來源:微博
實際上,類似詐騙并非首次發生。民警曾表示,“騙走百萬一瞬間,追回一元如登天”。那么搜狐員工受損的4萬余元又能否被追回呢?
搜狐24名員工被騙4萬余元
最近,搜狐公司員工遭遇了網絡上最常見的詐騙方式。
一網傳群聊記錄顯示,近日,搜狐全體員工收到一封來自“搜狐財務部”名為《5月份員工工資補助通知》的郵件。根據郵件提示,有員工按照附件要求掃碼,并填寫了銀行賬號等信息,最終不但沒有等到所謂的補助,工資卡內的余額也被劃走。
截圖來源:網絡
因為郵件來源顯示為搜狐公司內部域名,公司平時報銷也存在需要員工銀行賬號的慣例,加上員工之間本身就有薪資保密義務,員工因此也未對郵件內容產生懷疑,導致被騙人員發生資金損失。
截圖來源:微博
有網友表示,因為是公司企業郵箱發的,我直接點進去一點沒懷疑,然后銀行卡就被盜刷了。有網友表示不理解:這些員工的損失誰來負責?還有網友表示同情:好慘的打工人們。
5月25日下午,搜狐回應員工遭工資補助詐騙一事發出《聲明》顯示,詐騙郵件系為冒充財務部盜發文件,已第一時間緊急處理。據統計,共有24名員工被騙4萬余元。
5月25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回應稱:事情不像大家想象那么嚴重。
他稱,搜狐一個員工的內部郵箱密碼被盜,盜賊冒充財務部發信給員工,發現后技術部門緊急處理,資金損失總額少于5萬元。不涉及對公共服務的個人郵箱。
截圖來源:微博
“工資補貼”詐騙并非個案
事實上,類似的“工資補助”詐騙近年來在全國發生過多起,多家媒體也進行過相關報道。
截圖來源:澎湃新聞
截圖來源:騰訊網
2021年9月,江蘇南京市民徐女士收到了一封內容為“工資補貼通知”的企業郵箱郵件。
徐女士點擊進入頁面,郵件顯示只需掃描郵件內的二維碼,按照流程如實填寫信息便可獲得補貼。
徐女士按照提示輸入了銀行卡號、身份證號、手機號以及銀行卡的可用額度,隨后還收到了一條短信驗證碼,徐女士將相關信息全部輸入。
截圖來源:網絡
一番操作后,等來的卻是銀行卡扣款1萬元的信息,徐女士這才醒悟過來,自己中了騙子的圈套,立即報警。
類似案件中,詐騙者通過技術手段攻破公司郵箱,再以公司財務的名義發布“最新工資補貼通知”。收到郵件的員工,一般都會按照郵件提示的操作步驟填寫相關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等敏感內容。有了這些信息后,詐騙者再通過遠程操作,使用銀聯支付功能網購充值卡等虛擬物品,迅速變現。
根據公安機關掌握的情況,目前此類騙術正處于初始爆發期。如何防范這類詐騙事件?一位網絡技術研究員表示,從技術角度講包括銀行卡、公司在網絡安全防護上已經做的非常成熟。當這類被騙事件發生后,最重要的是個人應該如何提高信息安全意識,做到不要輕信相信“掃描二維碼領取補貼”這類信息。
360創始人周鴻祎通過個人微博表示,“為什么現在大量的攻擊防火墻很難防范,甚至僅憑一個漏洞就能讓人神不知鬼不覺地被攻擊,因為你攔不住郵件,尤其郵件看起來還非常正常。比如,假借單位的名義給大家發個郵件,這是今年加薪名單,是今年要提拔人的名單,這種做成Excel表格,做成PDF、Word文檔,你一定會忍不住看下,只要你打開看,就會有惡意程序或代碼利用漏洞入駐,然后對你發起進一步網絡攻擊。”
有警方提醒稱,公司負責人應檢查企業郵箱的登錄模式并開通安全認證、二次認證功能,并提醒員工從正規渠道領取工資補貼;如接到類似“掃描二維碼領取補貼”的郵件,及時向公司相關部門核實清楚。此外,領取任何補貼都無需提供銀行卡密碼、手機驗證碼,這是保護錢財的最后一道防火墻,切勿告知他人。
遭遇網絡詐騙追回受損資金難度有多大?
網絡詐騙事件發生后,要想追回受損資金唯獨依靠警方,然而,對于這筆被騙的資金追回的難度究竟有多大呢?幾起案例不仿可以略知一二。
據“中國長安網”報道,2021年1月初,居民吳某報警稱自己被人以冒充領導的方式詐騙31000元;2021年6月初,居民劉某報警稱自己被冒充電商客服詐騙44萬余元。
經過大半年時間,金銀川墾區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為上述兩起詐騙案的受害群眾追回部分被騙款,共計約10.47萬元。追回的10萬余元,用民警的話說是:“難之又難!”
最初確認警情,民警第一時間對涉案銀行卡進行止付、凍結,動作越快才越有可能為受害人挽回損失。一筆資金會流向N多賬戶,賬戶又分有N個子賬戶,首先要梳理資金流,確認歸屬,復雜的甄別過程讓追返工作難度加大。
“保守計算,這十萬多,甄別研判資金流需要十幾個警力配合,打電話不計其數;溝通退款需要十幾個警力配合,打電話也不計其數。能及時凍結并找回來這部分錢,真是難之又難。我們不畏艱辛,一心只為群眾挽回損失。”民警向“中國長安網”稱。
配合師市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趕赴內地參與集中打擊轄區落地電信詐騙案件的刑事偵查大隊教導員張潤峰回憶,“六月,我們輾轉3省7市破獲兵團督辦案件3起,累計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7人,粗略計算,行程超過2萬公里,反詐結果,都是我們用吃泡面、喝涼水、日夜蹲守、精密配合換來的。
現實中,打擊或破解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破案低較低。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彭新林曾接受“政事兒”采訪時表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犯罪手段科技含量極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通過心理學的專業知識來設計劇本,多人扮演多個身份進行配合詐騙,牢牢抓住受害者“恐”、“貪”的心理,使受害者往往難以招架,再加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詐騙手段更新快、技術特點發展快,使受害者防不勝防,其犯罪團伙的集團化、職業化,犯罪核心層又經常隱蔽于海外地區,使得打擊治理非常困難,破案率低。
你認為搜狐員工受損的資金能否被追回呢?歡迎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