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嗨_免费在线观看国产_精品午夜久久_欧美精品一级_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视频_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视频

新能源汽車2022智能化,感知方案的終極答案是?

2022-05-27 14:52:10
智能相對論
關注
2022-05-27

感知方案的路徑抉擇:國內看“特斯拉”國外看“蔚小理”?

文丨智能相對論??作者丨陳明濤

自動駕駛行業內一直對兩種路線有爭論。一個是實現無人駕駛的實現路徑之爭,走L1到L4的漸進式路線,還是走直達L4的跨越式路線;另一個是無人駕駛的感知方案之爭,選純攝像頭,還是選攝像頭和各種雷達融合。

就感知方案來說,所謂視覺與多傳感器融合,不僅有“是否多加雷達”的數量問題,還有“只用攝像頭到底夠不夠”的發展問題。在技術逐漸成熟后,“取”和“舍”都是車企們關注的焦點。

事實上,對于感知層硬件的取舍,新勢力頭部一直是行業的風向標。毫不夸張地說,高階智能駕駛感知層的技術方案,國外要看“特斯拉”,國內要看“蔚小理”。


在智能駕駛排位賽中,新勢力頭部已經開始將高速、城區、車庫的場景逐步融合,而大部分車企還在使用供應商方案,去推廣L2級輔助駕駛。顯然,不可能每家車企都有足夠的資金、資源和堅持,投入在漫長的智能駕駛發展之中。


具體去看,“蔚小理”是如何選擇智能駕駛感知方案?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智能駕駛感知方案會是一番場景?

國內看“特斯拉”,國外看“蔚小理”

如果有心關注“蔚小理”,可以發現他們各自有新車型將在今年完成上市,分別是蔚來ET7、小鵬G9、理想L9。同時,隨著理想L9將搭載自家的“理想AD Max”,三家的智能駕駛系統都已悉數登場。先來看看各家的感知方案:

我們先看理想L9。根據官方消息,理想L9視覺硬件包括6顆800萬像素攝像頭和5顆200萬像素攝像頭,其中前向的兩顆800萬像素攝像頭可實現120°的感知視角和550米的感知距離。同時,理想L9頂置了一顆激光雷達,型號為“禾賽科技 AT128”。

接著來看小鵬G9。除了2顆激光雷達,小鵬G9還將配備12個高清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以及12顆超聲波雷達。并且,小鵬G9還將是首款搭載XPILOT 4.0智能駕駛系統的車型。

最后是蔚來ET7。其所搭載的Aquila超感系統包括1個超遠距高精度激光雷達“圖達通獵鷹”,11個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傳感器。

結合“蔚小理”新老車型一起看,可以得出兩點:一方面,高清攝像頭站“C位”,各家都在提升視覺在感知方案中所占的比例;另一方面,激光雷達成“輔助位”,如果新車型量產,將會進一步得到規模化應用。

無論是提高攝像頭還是激光雷達占比,“蔚小理”都有自己的考量。如果把攝像頭、激光雷達不計數量地做加法來形成一套感知方案,肯定會形成N種組合。但是,感知方案的優劣并不能以數量和性能來衡量,而是車企在深思熟慮后,能否給出針對自己車型的“最優解”。

看看“蔚小理”怎么用激光雷達的,將深有體會:

理想L9和蔚來ET7考慮激光雷達的意圖很明確,需要達到和駕駛員幾乎相同的視野距離。一方面,把激光雷達裝在車頂,理論上盲區少,視距更長;另一方面,兩款車分別用了激光雷達禾賽AT128和圖達通獵鷹,前者在已量產的車規級激光雷達中綜合性能最強,擁有高局分辨率、點云數量,后者擁有領先的激光波長,用來實現更遠的探測距離。

而小鵬G9采用和P5類似的激光雷達策略,目的是解決視覺盲區問題,然后去適應多變、復雜的城區場景。我們可以看到,激光雷達是在小鵬G9車頭左右各裝一個,同時選性能不用過強且性價比高的速騰聚創M1。它承擔的作用不同于理想L9和蔚來ET7,自然重要性就有差異。


感知能力是硬件、算法等共同作用的結果,算法是否領先在一定程度上能影響車企怎么用硬件。


比如小鵬,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其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累計行駛里程1.4億公里,輔助泊車734萬起,高速公里的NGP輔助駕駛里程滲透率達到62%,整個XPILOT 3.0系統的用戶滲透率超過96%。

對比蔚來,其在實際應用中積累的用戶數據,是少于小鵬的。官方在用戶數據報告上顯示,NIO 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該系統已完成9次迭代升級,累計用戶行駛里程超過5200萬公里,累計駕駛時間超過75萬小時。

這和外界對“蔚小理”最初的印象一樣,在智能駕駛方面,小鵬實力優于蔚來和理想。因為要在算法、數據處理上建立優勢,小鵬車端的一部分硬件成本其實轉移到了后端,藏在“隱秘的角落”。所以目前,小鵬選擇攝像頭、激光雷達等硬件時會更為靈活,所受的約束更少。

而理想,過去在智能駕駛系統是處于劣勢的。這次通過升級理想L9的感知方案,其實表明了理想“補課”高階智能駕駛的決心:搭載“理想AD Max”智能駕駛系統,要進一步增強視覺感知,要用最好的激光雷達。

只是,對“蔚小理”智能駕駛能力誰更強的比較始終是外界的事。對于車企們自身的發展來說,當下最為關鍵的,是在新車型的基礎上去做新的嘗試,確定在可看見的未來,采取怎樣的智能駕駛技術路徑。

具體到智能駕駛的感知方案,“蔚小理”則是根據需求,決定每個高清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應該要承擔什么樣的角色,還有數量和種類。多傳感器共同幫助車企形成了最適合自己的智能駕駛系統,這套感知方案才會是車企們的“最優解”。

今年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表示,會在2022年推出進階版智能輔助駕駛系統XPILOT3.5,目標是在2026年全面向無人駕駛過渡。如果奔著這個目標去,蔚來、理想都無法置身事外,“蔚小理”都需要提速了。

拋開商業模式,一切技術路徑都是“紙老虎”

正如之前所寫,在“蔚小理”的感知方案中,高清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的占比在提高,他們在走的是一條不斷配置升級的多傳感器融合路線。另一邊,國外的特斯拉已經徹底拋棄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堅定地走純視覺路線。

而無論車企采取哪一種,攝像頭始終會是高階智能駕駛感知方案里最主要的硬件。

首先,攝像頭的實現是以人眼為基礎的。對人類駕駛員而言,在路上能看到的所有信息,憑借的是人眼的成像。攝像頭恰好就是為了還原人眼而設計的,而智能駕駛汽車本質也是服務人類設計出的交通體系。所以按照這個邏輯,攝像頭的地位不言而喻。

更重要的是,攝像頭能達到雷達無法達到的效果。比如在實際行駛過程中,像是對車道線、交通標識等二維結構的識別,攝像頭的能力是無可替代的。同時,對于雨雪霧等惡劣天氣下的魯棒性問題,雷達系統也并不能夠解決,而攝像頭是有可能利用算法來搞定的,這也特斯拉的技術優勢所在。

小鵬汽車副總裁吳新宙曾經表示,“視覺的潛力是沒有止境的,它真的是一個寶藏,長期來看,視覺是無所不能的,但是這個能力的增長是有一個過程的”。這句話其實間接點出了純視覺方案未來巨大的潛力。

那么站在當下,我們應該要對“蔚小理”選擇融合感知方案嗤之以鼻嗎?其實不然,在《智能相對論》看來,這個問題必須一分為二地去看待。

一方面,在可預見的未來里,融合感知方案值得肯定。因為技術必須務實,必須去協同產品、商業化的發展。

從產品的角度去看,眾所周知,“蔚小理”的視覺算法、超算能力對比特斯拉仍有差距。在視覺可能無法實現全場景智能駕駛時,必須要依靠激光雷達等作為輔助去補充視覺。激光雷達在完善好整套感知方案的同時,也為視覺算法的未來提升提供幫助。

這種幫助將會提升“蔚小理”的視覺能力,用三維的距離探測,去驗證從二維圖像到三維空間的算法準確性,最終要實現的目標,是要讓視覺達到與雷達同樣的效果。

從商業化的角度去看,每一套可行的商業模式都要有自己對應的一種技術路徑、產品。對于車企而言,實現全面無人駕駛是長期戰役,要用一套商業模式來保障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的不同,技術、產品方案則會不同。

比如特斯拉,通過純視覺方案降低了成本,而花在芯片開發以及視覺算法開發上則會不斷成本。但是,隨著智能駕駛系統不斷迭代,帶動FSD選裝率和價格不斷提升,汽車業務毛利率跟著改善。西部證券曾給出數據,預計2025年FSD選裝率有望提升至50%,貢獻特斯拉整車毛利約30%,其盈利能力持續增強。


還比如小鵬,定位“未來出行的探索者”,擁有領先的數據和算法優勢,規劃了飛行汽車、四足機器人,并且涉足Robotaxi業務,試圖布局一個智能出行生態;而理想繼續專注于家庭造車的理念,要穩固自身產品競爭力,必須加緊追趕智能化及自動駕駛技術來補齊短板,其中感知方案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是會被搬上臺面談論的硬件配置。


另一方面,若以“終局”的眼光判斷,融合感知方案可能會是大的過渡方案,純視覺才是終局。

如果關注行業很容易了解到,一些行業內的玩家,曾經堅定多傳感器融合路線的心已經動搖。比如豐田汽車旗下Woven Planet,表示能夠使用低成本攝像頭來收集數據,并有效地訓練其自動駕駛系統。

Woven Planet工程副總裁Michael Benisch還表示:“但是許多年后,相機類技術完全有可能趕上并超過一些更先進的傳感器。但具體何時、多久才能達到安全可靠的水平仍不可知。”

還有一個例子是Mobileye,其最近使用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包含兩個獨立的子系統:一個是純視覺,另一個是雷達系統。不同于過去,現在Mobileye要驗證兩個系統的優劣,然后盡快從中選擇最好的,畢竟世界上沒有一家公司能承受無休止的虧損。

以上例子釋放出了一個信號,一些行業內玩家已經恐懼,要迫不及待地驗證哪條路徑才能真正跑得通。尤其是有成功的特斯拉珠玉在前,部分玩家很難避免不去擔心最初的選擇。

結語:

總而言之,無論國內外車企如何選擇智能駕駛的感知方案,攝像頭始終扮演著最核心的組成角色。在此基礎上,頭部車企如特斯拉、“蔚小理”在圍繞“輔助位”做出取舍:目前需要哪些,要多少,才能夠組成適合產品的整套方案。

除了要適合產品,也少不了要兼容商業模式。因為不管是著眼當下,還是心向未來,車企都需要活下來,實現自己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AI產業新媒體;

?澎湃新聞科技榜單月度top5;

?文章長期“霸占”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

?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么》

?【重點關注領域】智能家電(含白電、黑電、智能手機、無人機等AIoT設備)、智能駕駛、AI+醫療、機器人、物聯網、AI+金融、AI+教育、AR/VR、云計算、開發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等。


點贊
收藏
參與評論
全部評論

0條評論

    暫時沒有人評論

智能相對論
569文章
·
0評論
·
0粉絲
智能和車,邊評邊測;未來和家,且品且鑒。合作+V:zhinengxdl
個人主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三级成人在线 | 久久免费精品 | 成人黄色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 | 日韩成人性视频 | 午夜宅男视频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免费一二三区 | 国产h在线 | 亚洲无线观看 | 美女福利视频 | 欧美综合区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 一级黄色免费视频 | 亚洲va国产2019| 成年人免费视频观看 | 91国自产精品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麻豆 | 日韩三级网址 | 久久大 |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 av在线入口|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av大全日韩 | 免费日韩 | 日韩一级免费 | a爱视频 | 色综合婷婷 | 高清国产一区二区 | 蜜桃久久av | xx视频在线 | 综合精品久久 | 成人av免费电影 | 久久综合中文 | 九九九久久久久久久 |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桃花 | 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成人 | 福利影院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