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機構接連出事:“隊伍里面有壞人!”
而在核酸檢測如此大的利益面前,少數核酸檢測機構儼然形成了“黑色利益鏈條”,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公眾安全。
來源/財視傳媒
5月29日下午,“平安北京”官方微信公眾號通報表示,5月28日,發現“北京中同藍博醫學檢驗實驗室”在核酸檢測過程中涉嫌違法犯罪。目前北京警方已對該實驗室立案偵查,將法定代表人張某某(男,52歲)等人查獲,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
來源:平安北京微博
這也是北京市十天內第三家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涉嫌違法犯罪被立案調查。此前5月20日,因原始檢測數據明顯少于樣本檢測數量,北京樸石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被房山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5月27日,北京金準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因在核酸檢測過程中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被北京警方立案偵查。
在防疫管控較為嚴格的當下,核酸檢測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核酸檢測不漏一人”的要求下,第三方檢測機構頻頻出現漏洞,更使得人心惶惶。這不僅誘發了居民對于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的信任,也引發了對疫情防控有效性的擔憂。
今年以來,北京、上海、河南、安徽等地都先后出現過核酸檢測機構漏檢、假陽性、丟樣本等問題。種種亂象也引發了重視,監管也對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重拳出擊”。但即便這樣,還是有少部分核酸檢測機構選擇鋌而走險,究其原因是核酸檢測市場巨大的利益鏈條。
?
數據來源:CBinsights、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核酸檢測市場的規模從2019年106億元,急速上升至2021年的132億元,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14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2%。在當今經濟下行,市場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核酸檢測機構卻屬于“一枝獨秀”,賺得盆滿缽滿。
?
拿上海此前被爆出“假陽性”的上市公司潤達醫療來說,其有關負責人曾透露過,2022年4月份開始,公司檢測能力大幅提升,目前每天可達30-40萬管。如果按照上海4月份核酸檢測收費標準——28 元/單管計算,以每天30-40萬管的檢測量,該公司4月份單月新冠檢測收入或超2億元。
?
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span>
?
而在核酸檢測如此大的利益面前,少數核酸檢測機構儼然形成了“黑色利益鏈條”,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公眾安全。
?
人為導致“封城”?
?
可以斷定的是,核酸檢測機構隊伍如今出現了“壞人”,不及時整治的話,必然是后患無窮。
?
先來看看北京這三家涉事機構具體都干了什么。北京樸石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的違法事實為:監督員發現該公司原始檢測數據明顯少于樣本檢測數量;金準醫學則是違規將多區采集的“5混1”、“10混1”核酸樣本,采用多管混檢的方式進行檢測,人為稀釋樣本,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北京中同藍博醫學為了節約成本,加趕進度,嚴重違反新冠病毒檢驗操作規范,在明知超量混檢可能導致檢測結果失準的情況下,仍然采取多管混檢的方式進行檢測。
?
根據近期國家醫保局等多部門印發的“進一步降低檢測價格的通知”,多人混檢將按照不高于每人份3.5元的標準計費。這三家公司的做法應該都是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獲取更大利益,但是對于防疫工作的危害卻也是更大的。
?
據“都市快報”報道,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原始檢測數據代表真實的檢測數,難以作假,如果明顯少于樣本檢測數量,可能是存在較大批量沒檢測就直接出具結果的情況,而這一情況或會導致“假陰性”的檢測結果,帶來疫情在社會面隱匿傳播的可能。
?
知乎網友“杜蘅”分析表示,比方說今天送來10000個樣品,我檢測5000個,剩下5000個直接報陰性,既能節省試劑,又能放任一部分陽性者繼續對環境造成污染(因為這些人并不知道自己陽了,相關部門也不知道)。如果比例控制得好,就可以做到一直不爆發但也一直清不了零。
?
而丟樣本、漏檢、“假陽性”、“假陰性”這些部分核酸檢測機構為了利益人為制造的亂象,都會給社會帶來巨大損失。居高不下的確診病例往往會讓城市或區域“靜止”,有些地方針對這種情況還會選擇封城。
?
但是在整個城市都被按下“暫停鍵”的時候,產生的只會是負面效果?!胺獬恰辈粌H給群眾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會對企業生產、社會正常運轉造成不必要的影響。上海此輪疫情以來,受到影響的不僅是本土的企業,上海周邊城市的企業,甚至是依靠上海供應鏈生存的中小企業都受到了巨大影響。
?
來源:攝圖網
“財經商學堂”曾經測算過,數據統計,上海市2021年生產總值為43214.85億元,平均每天生產值是118.396億元。也就是說,上海封控一天損失大約為118.396億元,而且還有看不見的間接的無形損失。不光是上海,深圳3月份也因疫情“靜默”過一周。搜狐網友“老徐”分析,深圳光是全市地區生產值就日均75.81億元;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日均28.14億元;全市進出口額更是日均83.67億元?!办o默一周”,可以算算損失多少。
而這些后果,或許就由部分核酸機構造假導致,其心可誅!
?
必須切斷“黑色利益鏈條”
?
核酸機構種種亂象表面,目前暴露出的少數機構起的作用極其負面,已經形成了“黑色利益鏈條”。如果不打擊這些“黑色利益鏈條”,不徹查第三方核酸檢測機構,我國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的總方針將會遭遇巨大挑戰。
?
來源:朱嘯虎朋友圈截圖
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朱嘯虎近日在朋友圈表示:北京抓住了關鍵點!查核酸利益鏈后社會面就迅速清零了。
?
5月28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48場新聞發布上宣布,本輪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新增病例數連續六天下降,5月27日社會面病例實現清零。歷時37天,北京實現了全面社會清零。
?
“一見財經”的一篇文章指出,有分析稱;“盡管我們無法判斷這背后到底有多少聯系,但總不能不讓我們聯想。如果上海當初也能大疫用重典,治亂下猛藥,疫情會不會不至于如此蔓延?”京滬對比,是不是能得出一些答案:切斷了核酸檢測的利益輸送鏈,病毒傳播鏈自然也就斷了呢?
?
來源:北京晚報制圖
根據《北京晚報》提供的4月22日以來疫情走勢可以看出,北京此輪疫情的峰值出現在5月22日,這之后確診病例便開始急劇下降。而5月20日至5月29日,也是三家核酸檢測機構接連被立案偵查的時間段。
?
財經作家李德林29日表示,1月初,鄭州多個區域提升為中高風險區,核酸篩查超過6800多萬人次。1月12日,鄭州抓了金域醫學的人,7天后的1月19日,整個河南省的本土確診病例下降到24人,疫情得到控制。
?
今年1月,因鄭州金域臨床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區域負責人張某東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禹州市公安局于2022年1月10日,對張某東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此事迅速引起各方關注,輿論一片嘩然。但此事似乎對于金域醫學并沒有太大影響,今年4月,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由金域醫學持股85%)中標了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價值2549萬元的外送檢驗服務項目。
?
另外,此前上海被爆出核酸“假陽性”的上海中科潤達氣膜實驗室,有關該機構的調查結果一直未出。
?
北京市“為核酸檢測而生”的朝安醫學檢測公司也曾遭遇質疑。據了解,該公司的成立時間為2022年4月26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但這家成立不足一個月的公司已經在5月9日負責了北京居民的核酸檢測任務。
?
無數第三方機構擁入如此大的市場,一時間魚龍混雜,亂象頻發。接下來,有必要加大對核酸檢測機構的監督檢查,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管體系,嚴格打擊“黑色利益鏈條”,早日實現動態清零的總目標。
封面圖來源:攝圖網。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