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手騰訊華為,國美有多少想象力?
國美的還有4000多家門店,只是,這究竟是“底牌”還是“救命稻草”還很難說。
來源/互聯網那些事
國美的還有4000多家門店,只是,這究竟是“底牌”還是“救命稻草”還很難說。
2022年5月4日,國美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二者將在“互聯網+零售”展開緊密合作,國美將成為騰訊在新零售領域的承載空間,而騰訊則為國美的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帶來數字科技賦能的全面助力。
8天后,國美的“朋友”再添一員。5月12日,國美與華為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主要圍繞共建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業務,華為與國美將在門店數字化運營管理、全渠道數字化營銷、智能終端物聯等領域實現共享共建,用以推動全零售新業態的高質量發展。
故事是舊故事,但對國美來說卻是新機會。如今的國美還剩多少“底牌”?與騰訊、華為結交,能為國美帶來什么?國美還能講什么新故事?
且看下文分解。
國美欲翻身,老淚亦縱橫
先是拼多多、京東,后是騰訊、華為,一面是不斷擴充的“朋友圈”,另一面則是依舊下行的成績。
據數據顯示,國美傳出總部裁員40%,并在此前已經曝出正在申請給員工延遲繳納公積金,來自供應商的麻煩也接連不斷,美的濟南分部拒絕為國美供貨,惠而浦更是控訴國美長期拖欠貨款8236萬元。
國美自黃光裕出獄之后,已經過去了一年有余,距離他立下“18個月恢復原有市場地位”的目標還剩三個月時間。
截至2022年5月31日16:00,國美股價報0.39港元每股,距離巔峰時期總市值135億,距離巔峰時期已經跌去八成。自國美財報顯示,2021年,國美錄得銷售收入約為人民幣464.86億元,幾乎等同于同期京東的1/20,比2020年同期增長5.36%,這也是國美自2017年以來的首次營收正增長。但在這幾年中,國美已經連年虧損,僅在2021年,國美歸母凈利潤為44.02億元,同比下降37.06%;其綜合毛利率為14.40%,同比增長2.24%,而其毛利率為11.85%,同比上漲1.54%,略有起色的成績之下是更為難受的國美。
據數據顯示,國美2021年虧損收窄的很大一個原因是整體的經營費用下降了8.82%,而這主要是于報告期內商譽減值損失。在2021年報告期末,國美的現金等價物約為43.78億元,已經較2020年年末減少了近五成。在去年上半年,國美負債率高達95.6%,后降至78.3%。
國美在過去一年中,去債務、提營收,走到如今,國美的轉型之路依舊艱難。
國美的機會
自黃光裕出獄之后,國美App不久即改名“真快樂”,開始逐漸逐漸吸收互聯網的玩法,例如開直播、例如搞促促銷,但實際上的國美,依舊是一個有個傳統零售基因的企業,一如當年的蘇寧。
以傳統零售的國美和蘇寧等展開過多起價格戰,但是國美的價格戰往往是有底線的,而不是通過燒錢補貼、甚至虧本來做獲客,與之相反,互聯網卻可以將遠超于價格價值的商品進行“秒殺”、“贈送”等用以占領市場,從而轉化為市場地位。
另一方面,國美作為傳統零售賽道,資金較之互聯網并不充裕,2012年,京東向蘇寧、國美宣戰,京東投資人說“我們除了有錢什么都沒有!你就放心打吧,往死里打!”,但國美的融資能力一直很弱。自2012年至2021年上半年的近十年間,國美零售籌資凈額約為63億元,而京東僅在2011-2012年融資凈額就達到90億。
在模式和資金之外,國美也曾想學習互聯網,2020年,百度高管,也是公認的百度二號人物向海龍加盟國美并出任國美在線CEO,但在一年后,向海龍離職。2021年,出自“阿里系”的曹成智、丁薇和胡冠中加入國美,但很快,胡冠中離職。在經營模式以及渠道等業務環節中,存在著諸多推進難點,使得國美的互聯網轉型之路一直反響平平。
2021年,國美App改名真快樂。
在同年,淘寶、抖音等線上平臺被公認的認為陷入了增長困境,而與此同時,線下場景反而又成了新的消費突破口,小酒館、livehouse、露營、體驗中心等線下場景能夠更好的幫助消費者決策,同時帶來品牌溢價,這讓線下渠道成為了不可替代的機會,這也是國美的機會。
聯手騰訊、華為,國美還能講什么新故事?
在宏觀層面,國家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產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新零售業態也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實際上的國美,即使在當下的線上聲量并不高,但其超4000+門店的線下基盤依舊具備可能性。
對國美來說,利用線下門店資源,通過戰略合作和自營,以打通線上線下,從而實現高效運營。當前的國美線上平臺“真快樂”被定位為娛樂化、社交化的核心用以線上流量入口,以其線下門店作為展示體驗,從而建成覆蓋全國的網格化實體經濟,最終實現線下門店和線上門店的導流互動。
國美的故事中最被看重的則是供應鏈數字化升級,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數字技術,進行數字化轉型,搭建云倉、搶單、網絡貨運三大數字化平臺。那么,騰訊和華為就成了絕佳的戰略合作伙伴。只是對當前的國美來說,此舉更像是在追趕、而不是超越。一方面,在用戶體量上,據國美2021年年報顯示,“真快樂”月活穩定在5000萬附近,與之相比較,京東月活約為5.7億、拼多多高達8.7億。如果以娛樂化、社交化作為比對參考,小紅書、抖音電商、快手電商月活數也輕松超越“真快樂”。
另一方面,國美對整個線上銷售鏈路還存在優化空間,以真快樂為關鍵詞在黑貓平臺進行檢索,相關投訴超2000條,多集中在其發貨速度、退款流程、售后服務等多項行為,在電商發展早期出現的問題還在國美身上上演。
當前的國美,更多則是抓住自身的線下門店資源,以“全零售”為戰略方向,做業務梳理和重建,從而為后續的發展做鋪墊。2021年,國美零售總GMV為人民幣1468.7億元,同比增長30.4%。2021年下半年經營現金流較上半年大幅改善,公司全年實現經營現金流正向流入約6.5億元,國美依舊有著翻盤的希望。
2004年,國美迎來上市,35歲的黃光裕成為胡潤百富榜中國首富,國美成為零售行業的第一名。2008年,國美GMV達到1200億,“美蘇大戰”打得正酣,而京東還徘徊在10億銷售額附近。
此后黃光裕入獄,張近東賣樓、賣股權,蘇寧更是在2021年被“ST”警告,當年的帶頭大哥國美落寞,蘇寧在賣地、裁員等傳聞中苦苦支撐。僅以家電領域進行比對,國美和蘇寧均不再當年位置。據《2021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京東以32.5%的份額位居第一;第二位的蘇寧易購為16.3%;天貓份額為14.8%,位列第三;國美電器僅為5%。
曾經的對手換了一茬又一茬,國美的春天已過去14年。國美當前要做的還不僅是擴大朋友圈還需加快步子,快速追趕。
參考資料:
數據來源:天眼查、國美年報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
鯨商:蘇寧、國美為何紛紛步入“老年”危機?
Tech星球:黃光裕的萬億野心,撞上國美的生存危機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