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00萬人內卷,16萬套房卻賣不動
成都購房新政出臺后,7日內,1.3萬套二手房掛牌,爭相降價出售,但另一面是,新房出現萬人搖號盛況。成都樓市到底怎么了?
來源無冕財經??作者/方斯嘉
成都,正從休閑之都,變為內卷之都。
在2021年,成都涌入了24.5萬人,共計超2000萬常住人口。
人口涌入的副作用便是,成都人開始深夜加班,工作也不再好找。
與此同時,樓市的買方、賣方也“卷成麻花”。
在5月31日限購松綁后,7天內,一萬多套二手房輪番上架,業主價格踩踏,房價更低了。外界驚呼,拋售潮來了。另一方面,全民搖號“打新”,萬人搖號買房的熱情激增。
冰火兩重天的成都樓市,到底怎么了?2000萬人,能撐起16萬套二手房嗎?
二手房拋售潮?
房價,是成都的現實面。
5月31日,成都發布“松綁”新政,從限購、限售、增值稅、公積金貸款政策等多方面入手,促進市場修復。
“531新政以后,很多外地客有了購房資格。”地產中介指出。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成都卻出現一波“拋售潮”。
多家樓市自媒體發現,鏈家網上,5月份成都二手房掛牌量在15萬套左右,而在新政出臺后數日,掛牌量突然激增為16.5萬套左右。據第一財經消息,6月初,鏈家網七日內新上的房源便有13471套。
當地中介解釋:“新政后2年、3年的房子都可以掛出來了,所以看起來增加了很多。”
實際上,今年以來,成都的二手房掛牌量一直持續上升。今年2月,成都二手房掛牌達到最高紀錄,14萬套。
所以,成都的“拋售潮”已延續好一段時間。
知乎上一則關于“2022年在成都賣房”的帖子上,有人分享了賣房的諸多原因。
一方面,一些業主為了置換房子而賣,“我剛剛賣了一套,主要是為了騰資格,給娃兒買個房搖好初中。賣了就出新政,其實新政跟我們家關系不大,但是如果新政讓二手房數量增加,價格降低,對我買學區房也許有利。”
另一方面,一些本地人的對樓市信心不足。在2021年元旦賣房的業主@肥實的二蛋表示:“不能把大部分身家壓在房子上,流動性太差,不是你想跑就能跑。”
他認為,提前賣房有利于緩解壓力。“如果當時不賣房子,現在是兩套房子,十來萬現金,170萬貸款,一個月緊緊巴巴等著發工資還貸。”
“貸款提前還了40(萬)商貸以后還剩110(萬),其中70(萬)公積金,月供5300,對比之前的8000+1900基本可以說毫無壓力。由于房價沖高回落,現在掛牌價又和當時我賣房的時候差不多了,算上股票基金賺的錢,扣掉負債以后的凈資產比當時還多一些。”
一位當地業主還發現,近期房價漲不動了。“18年年初賣房,剛才掃了一眼之前賣掉的房子,溫江和雙流的,比我當時的出售價還低。高新區的(房)比我當時的售價高了1500元/㎡左右,慶幸自己當初的果斷。”
新房搖號熱度不減
成都一直帶有炒房基因。
成都的房價飆升,始于2016年。當年,成渝城市群規劃獲批、成都成為國家中心城市,開發商、外地客、本地人憑借概念炒作成都。到2017年,成都的房價突破萬字頭。
▲成都高新南區的中海蘭庭2009年左右發售時,124㎡三房60萬一套,如今同戶型的二手房賣375萬-436萬。
基本上,在成都買一手房都要搖號。房產信息平臺“成都購房通”統計,在疫情前的2019年12月,共有57個樓盤搖號,共計搖號房源1.7萬個,卻有超4萬人參與搖號。
這樣的情況,在今年仍未停止。
3月份,成都恒大天府半島天紀小區發售360套房源,均價約12500元/㎡,但卻有11129人登記搖號,搖中概率僅為1.45%。該小區當時的二手房均價為16000元/㎡。
5月份,成都新鴻基悅城開售360套房源,引來1272人搖號。吸引購房者的原因在于,這個樓盤出售價格約在10052元/㎡,但該小區的前幾期發售的二手盤價格為2.7萬元/㎡左右。這樣巨大的差價,引起購房者前來“打新”。
由于一二手房價倒掛,抱著“買到即是賺到”的心理,當地資金熱捧樓市,全民炒房熱情高漲。
相比之下,在一手房的帶動下,二手房價波動巨大。
上述賣房業主回憶了2021年的一波漲價潮。“當時二月其他同戶型的掛牌價漲了大概40多50萬,老婆心態崩了,每天都在叨叨說賣便宜了要毀約。”他總結:“擊鼓傳花,最重要的是在鼓聲停止前離場,不能貪,貪心就會被按死在板凳上。”
不容忽視的是,成都二手房存量太大了。
一位當地人發現,“成都的房子進入一個怪圈,新房不好買(限購搖號),賣房不好賣。不信你仔細觀察。三環至繞城,輕則2萬,重則3萬/平,你賣下試試,二手房(包括次新房)有價無市,變現很難。”
▲成都各區域新房價格,圖片來自克而瑞。
賣房業主也有同感,雖然531政策降低賣房門檻,但房子并不好賣,“小區投資客很多,一下子上架了一百多套,房東價格踩踏,比之前還低了。”
誰在買成都的房子?
要弄清今年的賣房、搶房潮,首先要搞懂,誰在買成都的房子。
成都是四川的省會城市,也是西部城市群的龍頭,這里囊括了諸多四川省以農業、旅游業、制造業等產業起家的企業主及職業經理人。另外,作為西部的窗口城市,這里還吸引大量外地來西部投資的人士。
這些人,正好就是成都樓市的中堅力量。
成都企業聯合會發布的排行顯示,成都百強企業的前三名有新希望集團、鴻富錦精密電子(成都)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團數字產品事業群)、通威集團等企業。新希望集團,也是成都唯一一家世界500強企業。
在四川省內,成都2021年GDP規模約為19916.98億元,遠超第二、三位的綿陽(3350.29億元)、宜賓(3148.08億元)。因此,成都也是四川名副其實的“富人區”。
值得關注的是,成都正成為不少一、二線互聯網公司的落戶地。除了騰訊、阿里、字節跳動、京東、美團、滴滴等巨頭,還有科大訊飛、三七互娛、百詞斬、Camera360等耳熟能詳的新貴、獨角獸等。
無冕財經研究員在拉勾招聘上看到,騰訊在成都主要招聘“王者榮耀”項目員工,月薪在1萬-6萬元不等;字節跳動在成都招聘廣告審核、網絡工程師、產品經理等,月薪在0.4萬-8萬元不等;總部位于廣州的三七互娛,在成都招聘游戲相關員工,月薪在0.9萬-3.5萬元;一些創業公司,在IT方面的人才月薪基本在1萬以上。
▲騰訊在招聘網站上發布的職位及薪酬情況。
除了樓市之外,成都的消費也很瘋狂。
成都是西南地區的消費窗口,奢侈品消費為中國第三城,僅次于北京、上海。2021年,成都GUCCI太古里店甚至成為全球銷售額最高的正價門店。
這也就不難理解,成都新盤萬人搖的原因在于,有錢人、高薪打工人還不少。問題是,這些人不傻,放著買到就賺到的新房不買,干嘛去買沒有學位、升值屬性的普通二手房?
人口增量最大,能托起樓市嗎?
成都樓市“任性”的底氣,還在于人口。
據四川省統計局審定數據,2021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為2119.2萬人,與2020年末相比,增加了24.5萬人,增長1.17%。這個人數,也讓成都成為繼重慶、上海、北京三個直轄市之外的人口第四大城市,同時,也是副省級城市中,人口最多的城市。
從數據上看,它位居武漢之后,是第二大人口增量城市。若如專家所言,武漢人口增量巨大是因疫情封城計算所致。那么,成都很可能是全國人口增量最大的城市。
但需要關注的另一則數據是,四川省2021年末常住人口837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萬人。所以,一年間,整個四川省只增加了1萬人,而成都卻增加了24.5萬人。
不難推測,成都主要吸引的還是四川人。所以,“人才逃離北上廣,定居成都”的論調,未免太武斷了。
普通人想去成都“躺平”,純粹是瞎想。成都,更多可能是富人或中產天堂。
網友戲謔,漸漸的,成都從“西部第一城”,變為“西部第一卷城”。
自媒體博主小浩哥說到了重點:“成都的好公司基數本來就沒有北上廣深多,情況就是僧多肉少。”他還提到,成都人收入不高,但消費不低。成都是一個休閑之都,完全攢不下錢。
更多普通學歷、普通經驗的人,在成都只能找到低薪的銷售、客服等工作,于是便出現了這種現象:“成都高新區有無數月薪4千,每天出入甲級寫字樓的人”。
在成都消費主義盛行的裹挾下,這些月入4000元的人,只能成為炮灰。
那么問題來了,一年流入的24.5萬人中,到底有多少是月入1萬,又有多少是拿著成都最低工資的人?這些人中,又有多少能接盤16萬套二手房呢?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