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正在失去信徒
“海底撈”服務救不了蔚來。
來源/ 金角財經??作者/夢清
6月22日下午,上海創新港蔚來汽車總部,一輛蔚來汽車從3樓沖出墜落。
據澎湃新聞報道,車內兩人均已死亡。
圖源來自網絡
真是,屋漏偏遇連夜雨。
一個禮拜前,蔚來搶在理想、小鵬之前推出新車ES7,卻被剛剛發布的理想L9搶盡了風頭。
蔚來銷量掉隊已經很久了,近期又接連曝出產品質量問題。
作為造車新勢力曾經的大哥,蔚來身上的光環正在消退,車主們對于蔚來宗教般的信仰,如今已經出現了些許裂縫。
大哥遠去
小米總裁雷軍是蔚來的創始投資人之一。在2018年蔚來日(NIO Day)的發布上,雷軍說,他第一次聽到李斌要造電動車時,第一反應是騙子。
盡管蔚來的起步并不容易,但卻因為“拓荒”早,在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中少有敵手,很容易獲得當時資本及用戶的認可。
正式成立3年后,在蔚來的NIO Day 2017上,蔚來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量產車蔚來ES8,創始版售價54.8萬元。如此高的定價,即使放到乘用車領域,都很少有國產汽車品牌能夠做到。
發布會當天,蔚來宣布首批量產的1萬臺ES8被預定一空。很多蔚來早期的車主選擇非常有限,想要買電動車,除了特斯拉的Model X,也只有蔚來新發布的ES8。
應該說,智能電動汽車拓荒時期,蔚來走高端路線是正確的選擇。相較不差錢的高端用戶,普通大眾很少愿意為還在起步階段的智能電動汽車買單。
此后,蔚來的故事亦如同小說中跌宕起伏的主角:
2018年登陸美股,2019年遇到財務危機,高管出走,但在生死之際,拉來了合肥政府的投資,市值一度超越寶馬成為全球第五大車企。
而在這一場“起死回生”的故事中,蔚來的車主們居功至偉:
不少車主甘愿充當蔚來的銷售,不計報酬,到蔚來線下的NIO House(蔚來中心)中幫忙賣車;還有自己花錢為蔚來打廣告的車主。
或許是與蔚來共同經歷過生死,蔚來的車主與蔚來的聯系變得更加緊密。馬基雅維利曾經所說:“你對一個人付出的越多,對他就會越忠誠”。
很難去量化這些車主的行為在多大程度上幫到了蔚來,但新訂單確實給蔚來帶來了足夠的現金流。
2019年9月,蔚來的股價創了新低,但訂單量開始回升;同年10月,蔚來汽車的月銷量創2019年新高,回到月銷第一的寶座。
2020年6月6日,何小鵬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張合影:李斌穩坐C位,他右手搭著何小鵬,而左手邊的李想顯得十分謙遜。
當月,理想、小鵬的銷量分別是1891輛、1102輛,而蔚來賣出了3720輛,比前兩個加起來還多。
截止2021年6月,蔚來在造車新勢力中銷量霸榜的時間長達21個月。
但如今的蔚來,在銷量上已經掉隊太久,早已沒有了當初大哥的模樣。
2021年7月,蔚來首次失去冠軍寶座,隨后又被哪吒汽車超越,此后就很難再在前三席位中看到蔚來身影。
到今年5月,蔚來已經連續7個月在“蔚小理”中墊底。數據顯示,今年1-5月,蔚來總共交付新車37866輛,同比只提高11.8%,而理想、小鵬同比都超過100%。
這樣的表現,讓蔚來的鐵粉十分不滿,車主群里也不再是鐵板一塊,有直接開噴的,也有怒其不爭的。
蔚來的銷量下滑,客觀上有缺芯缺電的原因。但問題是,同樣是缺芯缺電,同樣受到疫情影響,為什么小鵬、理想受到的影響卻要小于蔚來?
或許還有新能源汽車日漸成熟后,用戶不再執著于蔚來所定位的高端電動車,反而更加追求性價比的緣故。
蔚來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將在今年推出全新的子品牌Gemini,售價在15-30萬元之間。
不過,這次蔚來可不再是早起的鳥兒,中低端品牌的競爭已經十分激烈,而目蔚來的子品牌剛剛才完成團隊搭建,到車量產下線預計還需數年時間,屆時能否幫助蔚來再創輝煌也尚未可知。
但不論怎么樣,蔚來與車主“起死回生”的江湖故事已經遠去,蔚來需要用實實在在的銷量來證明自己寶刀未老。
服務打不過技術
科技圈內,最能圈粉的企業,莫過于蘋果。
蘋果對于粉絲持久的吸引力,在于其石破天驚的產品創新能力。
同樣走高端路線的蔚來,并沒有像蘋果一樣推出過跨時代的產品,但卻推出了“海底撈”式的服務。
蔚來車主邵遠就曾直言:“我們買的不是車,買的是VIP服務,車是順便送的。”
與此同時,蔚來一開始就將自己的對手定義為傳統豪華品牌BBA,別說理想、小鵬,特斯拉都沒放在眼里。
盡管被多次質疑碰瓷,但在早期,蔚來確實憑借這種營銷方式以及“海底撈”式的服務收獲了不少關注和用戶。
只不過,服務牌、營銷牌打得再響,蔚來如果始終缺乏亮眼的產品,車主的熱情真的能持續下去嗎?
海底撈在2021年關閉了276家餐廳,年度虧損達41億元(以凈利潤計),一下子虧掉了前5年利潤總和的80%。
更何況如今的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環境早與往年大不相同,哪吒、零跑等后起之秀如春筍般崛起,比亞迪等傳統車企也在加速向新能源轉型,華為、蘋果、小米、百度等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跨界入局。
疫情讓蔚來的生產停滯,但卻給了后來者追趕超越的機會,蔚來振臂一呼舍我其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在國產新能源車匱乏的年代,用戶為蔚來的服務買單,為蔚來的國貨情懷買單,但在如今競爭激烈的當下,蔚來需要更多在產品技術上證明自己。
?
從產品研發上來說,蔚來在研發上的投入并不小,但在當下智能電動汽車市場中,提及最多的自動駕駛技術,小鵬被認為是在各方面最接近特斯拉的產品。
從蔚來此次推出的新車ES7來看,其輔助駕駛硬件配置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45萬的售價似乎也并不過分。但是消費者在為這堆“高大上”的硬件買完單后,到底能夠在什么時候使用高階輔助駕駛功能,卻要打一個問號。
而且定位高端,最低品牌售價都不低于30萬元的蔚來汽車,在品質上也沒有做到足夠好,近來也頻頻出現故障。
2021年,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蔚來接連發起了兩起導致車主身亡的交通事故。而今年3月份才開始交付的蔚來ET7,也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發生了兩起汽車斷電“趴窩”事件。
“沒有任何前兆,突然整車斷電,剎車失靈,只能依靠慣性緩慢停下,全部電氣設備失靈,雙閃沒法打開,更別提在后備箱的三角架。”
圖源:蔚來汽車社區
盡管蔚來汽車產品質量高級總監在社區對該情況進行了回復,表示這是小概率事件,車機端可識別,售后可修復。
但用戶對這套說辭并不買賬,并質疑蔚來對此事的響應速度,以及對小概率事件是否有什么誤解。這與2021年蔚來發生致命的交通事故后,車主們自動維護蔚來的氛圍截然相反。
繼續燒錢
曾經的蔚來,為了讓用戶滿意,可以說是不計付出與成本。
2015年,在蔚來成立一年后,李斌和秦力洪曾在北京一家酒店里聊到深夜,最終確定蔚來的核心價值在于服務體系。
2017年11月,蔚來首家線下門店“蔚來中心”(NIO House)啟動試營業。對于蔚來來說,NIO House既是直銷平臺,也是與用戶接觸交流的地方。
NIO House裝扮成類似于星巴克的第三空間,車主可以在其中參加各類文化活動、喝咖啡、看電影、健身……
在李斌看來,“如果你購買了一輛汽車,你不僅僅是在買一輛車,而是在買一張通往新生活方式的門票。”
初期的NIO House幾乎都位于城市最貴的商圈——北京東方廣場、上海黃浦江邊上、廣州珠江新城等。截至2021年底,蔚來在全國144座城市共布局了38家NIO House、321家NIO Space。
此外,蔚來還會為用戶成立多對一的用戶專屬服務微信群,由各個領域的各級工作人員共同服務一位用戶,并由專門的部門后臺管理,確保用戶發出消息2分鐘內必定收到反饋。
而李斌本人,也經常空降蔚來APP社群,花上一兩個小時的時間,給蔚來車主發紅包,同時公司高管也經常活躍在APP上,隨時解答用戶提出的問題。
但現在的問題是,隨著用戶規模的逐步擴大,李斌和他的蔚來是否有精力、有資金服務好每一位蔚來用戶?
2020年初,李斌曾透露,不算人力成本、移動服務車的投入,單“服務無憂”這一個項目,蔚來每年在每位車主身上便要虧損4000多元。
到了2021年底,蔚來車主已經近17萬,若按照4000元計算,僅這一項服務,蔚來預計便會虧損近7億元。
某種程度上,這意味著蔚來車賣越多就虧得越多,而且當服務無法跟上龐大的用戶時,車主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服務也開始掉隊了。
盡管從短期來看,蔚來并不缺錢。截至2022年2月28日,蔚來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及短期投資合計526.5億元。
但成立至今,蔚來從未盈利,燒錢的速度依然不慢。
比如推進對大眾市場新品牌的產品研發及投產,自研自產的電池體系,加大在智能座艙及智能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投入,布局手機業務、芯片業務......無一例外,都要砸錢。
時不我待,生存競爭的壓力催促著蔚來必須向前,也只能燒錢。
掉隊后再追上來,無論是在體育競技上,還是在企業商戰中,都絕非易事。特別是對于嘗過當大哥美味的李斌來說,無疑是心態和意志上的雙重考驗。
李斌說再等等,等到2023年目前在產的車型全會切換到NT2.0,等到2024年蔚來迎來3.0時代。
問題是,逐漸失去信仰的蔚來車主還愿意等那么久嗎?日新月異的市場又是否還會給蔚來機會?
參考資料:
1. 先生制造《忠誠、信任與狂熱:蔚來如何營造社群新世界?| 長報道》
2. 財經汽車《ES7可能拯救不了銷量掉隊的蔚來》
3. 零態LT《蔚來燒錢路走不通了》
4. 師天浩觀察《蔚來汽車,仍未等來救命稻草》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