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這件事,我不關心任何高管的去留
對于行業未來的兩個猜想
來源/地產知識橘
一
這個周末,相信大家都看到恒大的瓜了。
簡單點說,恒大物業賬上134億巨款忽然被銀行強制劃走的事兒,調查了三個月,恒大內部獨立調查小組終于發現——
這筆存款是作為一筆質押的擔保款,被銀行劃走的。
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
恒大集團找了個第三方的“殼”向銀行借錢,但借錢需要抵押,于是,直接拿恒大物業賬上的錢來做還款擔保,借出來的錢轉了一大圈,最終交到了恒大集團手上。
結果吧,這筆錢沒還上……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二
在這里,我們不討論引咎辭職的“打工皇帝”夏海鈞和一眾高管的收益和責任,只要對恒大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任何高管都不太可能擅自下決定。
恒大就像一個龐大的生物,自始至終,只有一個大腦,其他人都是使命必達的執行者和棋子。
我真正關心的,是這件事情對于行業的巨大沖擊。
首先,這件事情把一個行業里的“潛規則”,撕開了放在了陽光下。
關于物業集團暗地里為地產集團輸血這件事,我們曾經在《從物業公司口袋里消失的銀行利息》里明確提到過——
物業公司以自己的現金存款做抵押,給關聯的地產公司貸款,是業內非常普遍的事實。
這事兒,原本大家看破不說破,如今,這條資金騰挪的通路已經浮出水面,板上釘釘地,出現在了上市公司的公告里。
更讓我覺得驚訝的是,134億巨款被兄弟公司挪用,最后的解決方案居然是一批高管們“自罰三杯”,辭職了事,大不了另一批高管火線頂上。
沒有進一步的追責,也沒有法律介入。
想想都心疼,恒大物業的股東們投在這家公司上的,也是辛苦賺的血汗錢啊!
所以,這件事情到底對行業有什么影響呢?
三
如果監管出面嚴查,這條隱秘的通路可能面臨被堵上,甚至被清算。
那么,接下來,已經出險或者瀕臨出險的房企資金面只會更加緊張,爆雷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如果監管不吭聲,這事兒就這么蒙混過關了,那就真的……會給大眾形成一個非常不好的聯想……
既然我們都知道了,作為現金流充裕的行業,不少物企拼上市,大規模融資,其實并不全是為了自己,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給自家“兄弟公司”填了多少坑,或者即將填多少坑。
畢竟,當房企被債務逼到生死存亡的關口時,自家物企的獨立性這種東西,不存在的。
而且,我們還知道了,房企和物企在水面下偷偷“乾坤大挪移”是可以得到監管原諒的,就算東窗事發了,也不會有任何追責,違規成本基本為零!
那……那么多從房企集團中脫離出去,獨立上市的物企們,我就不信股東和債權人們能坐得住,能把盤子砸成什么樣我可不敢說,但至少應該心有戚戚吧。
再往遠想一點,在大型房企們扎堆多元化的這十幾年里,多少和地產有關的和無關的產業蜂擁上市了,而如果監管不吭聲,那每多一個上市平臺,對房企來說,就是多一條潛在的輸血暗道。
這要是一認真起來,那就不是房地產這一條線的事兒了。
以上為正文,來自局姐本尊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