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眼科增速放緩,更大隱患不在業績上
備受關注的“眼科茅臺”愛爾眼科近期發布了2022年半年度報告。
來源|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編輯|凱
備受關注的“眼科茅臺”愛爾眼科近期發布了2022年半年度報告。
據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創業板歸母凈利潤TOP20的上市公司中,愛爾眼科排名第11位;在醫藥生物類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位,成績相當不錯。
8月初,愛爾眼科官網消息稱,未來十年將捐資200億元,打造可持續眼健康公益生態,被媒體質疑做“假慈善”:必須自家消費,做公益為避稅?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Choice(特此感謝!)
而8月,佛山愛爾眼科醫院因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被罰40萬;安康愛爾眼科醫院因賄賂利用職權或者影響力,影響交易的單位或者個人,被罰款15萬......
近些年,愛爾眼科似乎一直處于這樣的矛盾之中,業績與爭議齊飛。今年上半年,其三大主營業務之一白內障項目營收和毛利率均在同比下滑,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
01
首先來看愛爾眼科今年上半年的主要業績表現。
財報披露,上半年,愛爾眼科實現:
營業收入81.07億元,同比增長10.34%;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91億元,同比增長15.73%;
歸母扣非凈利潤13.82億元,同比增長12.65%;
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同比增長16.77%。
在全國各地疫情反復的情況下,愛爾眼科還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業績確實不錯。
盡管半年報中,愛爾眼科稱受“疫情反復,防控趨嚴, 經營業績受到一定抑制”,并解釋了具體原因:“受疫情防控影響,多地醫院限流或停診,影響患者就醫”,但期內其診療量卻在不斷增長。
財報顯示,上半年,愛爾眼科實現門診量554.10 萬人次,同比增長15.67%;手術量44.49 萬例,同比增長9.74%。
如果沒有疫情影響,大家出門更加便利,這個增量會不會更高?
有意思的是,同時,愛爾眼科認為正是因為疫情,“創造”了部分需求,上網課、網上辦公、網上娛樂及社交增加,導致大家用眼強度加劇,從而出現了更多眼科醫療服務需求。
眼科被資本市場視為可連鎖復制的黃金賽道。
一方面是老齡化,相關的眼病患者持續增加;另一方面,青少年的眼健康狀況日趨嚴峻,國家衛健委公布的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調查結果顯示,同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高達52.7%,比2020年上升了2.5%,確有疫情影響的因素。
不過,受影響也是實話。
中航證券研報顯示,今年二季度,愛爾眼科的營收同比增速為2.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為7.74%,兩者增速相較往年同期,均處于較低水平。
02
再來看愛爾眼科業績上的明顯變化,比如:上半年,其銷售費用增速高于營收增速;擴張的腳步還在繼續。
上半年,愛爾眼科的銷售費用為7.87億元,同比增長12.09%,高于營收10.34%的增速。財報解釋,是因為期內公司經營規模擴大,健康教育人員薪酬和科普活動等費用增加所致。
愛爾眼科的銷售費用最近一年多的快速增長值得注意。2018年為8.26億元,2019年破十億大關達10.49億元,2020年微增至10.66億元,但2021年同比大增35.67%達到14.47億元。
年報稱2021年,其銷售費用增長的原因是經營規模擴大廣宣費和員工薪酬費用增加所致。
我們從員工人數和銷售人員的數量來看,能側面反映愛爾眼科近年來的擴張力度。
2019年,愛爾眼科的在職員工的數量合計18,241人,其中銷售人員3,695;
2020年,其在職員工合計22,808,1年增加了4567人,同比增長25%,其中銷售人員4,331;
2021年,其在職員工合計26,970,1年增加了4162人,同比增長18%,其中銷售人員5,058人。
此外,愛爾眼科的醫院和門診部數量增長也較快。
截至2019年底,愛爾眼科的境內醫院105家,門診部65家,并購基金旗下醫院275家,門診部37家;
2020年底,其境內醫院146家,同比增長39%;門診部88家,同比增長35%;
2021年底,其境內醫院174家,同比增長19%;門診部118家,同比增長34%;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境內醫院187家,門診部132家。
03
東方財富網統計的歷年財報顯示,2013—2021年,愛爾眼科營收同比增長在19%—50%,其中2020年最低為19.24%,2017年最高為49.06%。
對比愛爾眼科2019—2022年6月的醫院及門診部數量和職工人數的增加,如各地疫情控制較好,其后續的增速可能會更快。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特此感謝!)
另外,上半年,愛爾眼科的三大支柱業務白內障項目營收和毛利率均在同比下滑。
該業務的下滑,同樣一部分原因是受疫情影響,另一部分原因則是受醫保結算政策變化的影響。
不過,對此愛爾眼科頗為樂觀,認為隨著老年人的逐年增加,以及同時復明性白內障向屈光性白內障升級,白內障業務仍具有巨大發展空間。
但除了未來業績預期的增長外,對于眼科醫院,安全和聲譽也同樣應該關注。
值得重視的是,眼科連鎖畢竟和超市連鎖及服裝連鎖截然不同,如此前文所述的快速擴張,如何保證醫療診斷的質量和安全性?
尤其是2019年報中,提及的并購基金旗下醫院275家,門診部37家,此后的財報中,蜜姐并未檢索到這兩個數據的更新,這300來家醫院和門診部又如何保證醫療質量和安全?
2022半年報中,愛爾眼科并未詳細提及并購基金旗下醫院及門診部的數量,但在風險提示中,坦誠存在授權使用品牌風險及訴訟仲裁風險。
原因是,愛爾眼科通過參與投資產業并購基金,許可其投資、設立的醫院使用公司指定商標及“愛爾”字號,但是授權使用品牌醫院為獨立法人,不屬于上市公司子公司,不由上市公司控制或管理,獨立承擔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債務或法律責任。
也就是,可能消費者以為自己去的大品牌“愛爾眼科”就醫,但實際上具體的某家醫院或門診部僅是獲得了授權,與上市公司并未無直接關系,而是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實際上,近年來愛爾眼科不止一次因為醫療糾紛、不規范操作等原因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與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的糾紛持續了一年多,依然懸而未決;今年1月,又因“愛爾眼科醫院誘導老人做白內障手術騙取醫保”事件媒體曝光被熱議;此后又因被曝光宿遷愛爾眼科醫院行賄被廣泛討論......
愛爾眼科快速前進的步伐還在繼續。
今年5月,深交所審核通過了其擬募集資金不超過35.36億元的定增方案,這些資金擬用于長沙愛爾、上海愛爾、南寧愛爾及沈陽愛爾眼視光遷址擴建項目,以及湖北愛爾、安徽愛爾、貴州愛爾新建項目。
除了前文提及的品牌及訴訟仲裁風險,擴張帶來的商譽減值風險也值得關注。
截至2021年底,愛爾眼科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商譽賬面價值為431,731.56萬元,占其截至2021年末的凈資產比例為35.32%。
期望愛爾眼科作為民營眼科企業的龍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能高度重視患者的利益。畢竟,它除了是一家上市公司,更是一家關系每一位患者光明的眼科醫療集團。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