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民企破產重整,千億資產、800億負債誰接盤?
創業32年后,傅軍迎來了他的“重整”時期,新華聯涅槃后能否重生?
作者/蒲肅??來源/債市觀察
創業32年的湖南第一民企、多次進入中國500強企業名單的新華聯,最終還是走入了破產重整的結局。
今年8月初被湖南富興集團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請對新華聯控股破產重整,隨后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上述破產重整申請,并指定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擔任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管理人,標志著新華聯控股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11月22日,新華聯文化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000620.SZ,簡稱“新華聯文旅”)發公告稱,大股東新華聯控股已開始招募意向重整投資人,并且表示可對新華聯控股及新華聯礦業持有或控制的多項或單項資產進行組合投資。
從此刻起,千億新華聯開始尋找它的“外援”,哪一位或多位投資人可以幫助新華聯走出困境呢?
不僅僅是“千億”,
意向投資人可整體重整新華聯
不僅要重整,而且可以整體重整,可見新華聯控股已經做好了把資產全部轉讓的準備。
新華聯控股在招募重整投資人時表示,意向投資人可在本次招募中參與整體或部分板塊的重整投資。
這里的“整體”體量可不僅僅是一個千億資產的數字。
在新華聯集團的官網介紹中,對自家的資產介紹是這樣的:新華聯集團......涵蓋文化旅游、化工與材料、礦業與石油、金融與投資等多個產業的大型現代企業集團,年營業收入超過800億元,企業總資產超過1000億元。
來源:新華聯集團官網
目前,集團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100余家,其中包括13家控股、參股上市公司,擁有“新華聯文旅”“東岳制冷劑”“華聯陶瓷”“紅官窯”“賽輪輪胎”“太子奶”等多個中國知名品牌,各類發明專利超過6000項,員工近7萬人,企業綜合實力連續16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行列。
但是在公告的概括介紹中,新華聯控股并沒有介紹如此大的規模,而是表示其直接持有的公司體量為三十余家控股和參股子公司,直接或間接持有新華聯文旅、東岳集團有限公司(00189.HK,簡稱“東岳集團”)等 8 家上市公司股份。
雖然相比集團官網的介紹新華聯控股的體量小了一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招募意向重整投資人的公告里,特意提到,“投資范圍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告正文‘一、重整企業概況’中所描述的各業務板塊或資產,意向投資人可結合自身情況對新華聯控股及新華聯礦業持有或控制的多項或單項資產進行組合投資。”
關于這次破產重整,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傅軍在此前的“公開信”中表示,“司法重整也許是解決新華聯債務問題的唯一辦法。”
來源:新華聯集團官網
他還強調,“司法重整不是破產清算。我們不存在資不抵債的情況,絕不會逃廢債務。”
傅軍的戰略,
有的負債百億、有的營收百億
盤點傅軍投資的業務板塊,其實不同板塊的公司,基本面相差很多,這也和傅軍當初“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戰略邏輯有關。
在新華聯控股招募意向投資人重整的資產中,8家上市公司分屬4大板塊。
其中文旅板塊的新華聯文旅,新材料制造板塊的東岳集團,綜合業務板塊的新華聯酒業有限公司、北京新華聯會議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水芭蕉商貿有限公司等,是新華聯各板塊的業務主體;而投資金融板塊主要以參股形式實現。
目前,新華聯控股能否順利招募意向投資人,主要看這些作為業務主體的公司資產和債務關系是否可以承受,其中新華聯文旅和東岳集團又是比較主要的公司。
具體來看,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新華聯文旅總負債383.66億元,其中有約300億元為流動負債,總資產約為411.12億元。此外,新華聯文旅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約101.92億元,而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約6.33億元。
財報中的數字并不能完全體現新華聯文旅在債務上的壓力,實際上,多家債權人已經在通過訴訟來追討債務。
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分行、工商銀行長沙德雅路支行等已經向法院起訴新華聯文旅以及下屬子公司長沙新華聯銅官窯國際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簡稱“長沙銅官窯公司”),合計約14.57億元。
來源:新華聯集團官網
其中北京銀行長沙分行要求長沙銅官窯公司償還金融借款本息合計約8.65億元,而工商銀行長沙德雅路支行長沙銅官窯償還借款本金5.92億元及利息、罰息、復利。
在被催債的背后,是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導致新華聯文旅及長沙銅官窯近年來虧損較多。
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末,長沙銅官窯總資產約92.56億元,總負債約84.54億元,全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均為負值,年度虧損3.13億元。
而新華聯文旅2020年和2021年凈利潤都是虧損,分別虧損約12.86億元和約28.93億元。2022年前三季度,新華聯文旅繼續虧損約14.8億元。
此外,新華聯文旅今年第三季度出現營收下滑,而上半年營收還是同比增長,未來能否維穩,還要看市場恢復情況。
相比文旅板塊的慘淡,新材料制造板塊的東岳集團則是一片漲勢。2022年上半年,東岳集團營收約101.13億元,凈利潤19.68億元,同比分別上漲56.29%和147.57%。
負債情況來看,東岳集團今年上半年總借貸金額約為6.71億元,而銀行及現金總額約56.71億元,資金較為充足,債務壓力較小。
從上述兩個主要板塊的業務主體公司也可以看出傅軍的戰略思路,他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企業有一定的資本的時候,必須考慮到我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
縱使戰略得當,新華聯控股依然沒有跳出經濟下行的周期,迎來破產重整的局面,而唯一讓人欣慰的是,現在的新華聯仍然有拿的出手的資產。
或許正如傅軍在“公開信”中所說的,“我們創業32年,企業基本面仍然較好,潛力很大。新華聯有5家龍頭企業和獨角獸企業,有9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上市公司......努力化解債務風險是完全有希望的。
你覺得新華聯能涅槃重生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