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把“醬香味”吹進了房地產,“醉翁”之意何在?
房地產行業飄來了一股“醬香味”……
作者/盧泳志?編輯/高巖?來源/野馬財經
作為茅臺集團的第八任“掌門人”,丁雄軍似乎愛上了跨界。繼今年夏天網紅“醬香型冰淇淋”出圈后,近日,茅臺的“醬香味”又飄進了房地產行業。
12月2日,一家名為遵義文康置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遵義文康置業)的地產公司競得遵義市2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合計耗資10.54億元。
來源:遵義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從工商信息可以看到,這家公司由茅臺集團旗下子公司茅臺置業全資持有。值得注意的是,遵義文康置業2022年11月23日剛剛注冊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劉世仲,注冊資本11億元。
有分析認為,遵義文康置業成立不足10日便拿下遵義兩宗地,且注冊資金恰好覆蓋此次拍地所需金額。以此可見,該公司也許是專門為此次拍地成立的項目公司。
茅臺集團此次拿地迅速引發市場猜想,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或許意味著茅臺集團未來將重點布局文旅康養。
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表示,該公司此后發展的主營業務形態或與文旅、康養有關。康養旅游是不少地方大力推動的新產業,而貴州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茅臺集團利用資金等方面的優勢布局相關產業,有利于活絡當地的經濟環境。
“抄底”房地產
2022年6月,茅臺集團董事長丁雄軍在股東大會上對“五線”戰略藍圖進行延伸解讀時表示,“要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文化板塊,丁雄軍提出從構建文化體系、開發文化產品、豐富文化活動、打造文化場景等四大領域,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成為發展優勢,賦能茅臺高質量發展。
武漢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竹青表示,丁雄軍自擔任茅臺董事長以后,多次談到要釀造美酒,提供美的服務,這種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是驅動茅臺集團開始做康養地產的原動力。
從大環境來看,隨著一系列政策放松,企業獲得了一些空間和機會。因此,不少知名企業嗅到了商機,開始進軍房地產。
來源:企查查
11月23日,茅臺集團在貴州遵義成立遵義文康置業,成立之初名稱為“貴州茅臺酒廠(集團)遵新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11月28日變更為現名。
之所以此時發力房地產,天使投資人郭濤指出,茅臺集團有大量的現金儲備,銀行利率及理財回報率較低,缺少交好的投資出口。當前,房地產行業已處于市場底部,呈現日漸回暖跡象,投資風險已較低,吸引茅臺集團加碼房地產業務。
資料顯示,遵義文康置業拿下的上述兩宗地皆位于遵義市新蒲新區播州大道南側,屬于商住用地,總出讓面積28.33萬平方米。出讓年限為居住70年,商業40年,幼兒園50年。
在兩幅地塊周邊緊鄰新蒲濕地公園、科技館、青少年文化宮。此外,地塊周邊還規劃有一所48班小學、一所28班中學。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宇嘉指出,茅臺集團此次拿地打造商業廣場,一方面可以對當地區域開發、城市建設進行反哺,也可以作為自身的推廣平臺。
來源:罐頭圖庫
資料顯示,貴州茅臺置業是茅臺集團進軍地產投資領域的平臺,主要致力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大型綜合商業地產等方面的開發、經營。
除了遵義文康置業,貴州茅臺置業旗下還有貴州茅臺酒廠(集團)貴陽高新置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三亞投資實業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
實際上,茅臺集團早在十年前已開始房地產業務布局,但初期主要以商業項目為主。
“醬香味”的房子真香嗎?
2000年,第五任“掌門人”袁仁國出任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隨后提出了“國酒茅臺”的概念。
在袁仁國上臺的第二年,茅臺集團明確提出,在釀酒產業外,房地產也將成為其多元化的目標。
2011年,茅臺集團拿下位于北京的北環中心一二期,將其中4層樓留下自用,其余28層樓進行出租。
與此同時,茅臺集團還于2011年以3.66億元摘得貴陽一宗商業地塊。該地塊后被建成貴陽茅臺國際商務中心,于2014年入市,茅臺集團將其稱為?“跨界進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首部精品鉅作”。
此后,茅臺集團萌生了大舉發展地產業務的念頭。2012年,茅臺集團成立貴州茅臺置業,正式吹響進軍房地產的號角。
2012年8月,茅臺集團以9.4億元競得三亞市海棠灣一宗地塊,預計投資約22億元,打造高端旅游度假村,由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三亞投資實業有限公司負責。
該項目于2014年開工奠基,預計于2019年6月試運營,但進展并不順利。2017年,茅臺集團對三亞項目責任單位及負責人進行問責,多位領導被直免職。截至目前,該項目依然未正式開業。
此外,茅臺集團在貴陽觀山湖區還投資了茅臺廣場項目,用地面積7.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49萬平方米,打造集商業、辦公、文化、娛樂等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由于地產業務進展并不順利,直至2020年,茅臺集團才“重啟”地產布局。
2020年8月,茅臺集團和萬達集團達成共識,雙方希望在產品推廣、文化傳播以及工業旅游開發等方面展開合作。
來源:罐頭圖庫
同年9月21日,茅臺集團與格力地產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9月22日,茅臺集團和綠地集團達成合作共識。
從現狀來看,雖然茅臺集團在房地產領域布局多年,但主要傾向于商業、酒店等業態,住宅項目并不多。
今年1月,茅臺集團旗下第一個商品住宅項目——貴州茅臺廣場正式開盤,卻遭到了“冷遇”。克而瑞數據顯示,開盤當天項目認購套數為62套,認購率僅為11%。
“醉翁”之意何在?
從10月份開始,政策層面利好消息不斷,信貸支持、債券融資、股權融資“三支箭”更是為地產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在此時機下,茅臺集團逆勢拿地被外界猜測是重新振興房地產板塊的前兆。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指出,房地產雖然不被市場看好且處于行業低潮期,但這也正意味著此時無論物業還是地價都比較低,是實力型企業趁低吸納優質資源實現發展的好時機,同時也可以降低開發與持有風險。
來源:罐頭圖庫
作為白酒行業的“一哥”,茅臺集團的現金流較好,此時選擇逆勢入局房地產行業,也是為企業創造新業績和新增長點的一個較好選擇。
在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看來,茅臺的利潤相對比較高,且現金流非常充裕。其與房地產這種非常需要現金流和極度依賴資金的行業,形成一個特別大的反差,同時,雙方之間會形成互補的關系。
不過,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并非如此。
在肖竹青看來,茅臺集團擁有大量的現金流,現如今已發展成一個更為多元的投資主體,前述舉措意在盤活閑置資金,將其信用、無形資產、人力資源盡可能做價值最大化的開發,進而為投資者以及當地經濟發展創造更多的價值。
來源:罐頭圖庫
一位房企人士表示,茅臺集團此次拿下的兩宗地塊都位于遵義市,假若要大規模進軍房地產預計則會選擇更加有發展前景的城市,由此推測出此舉更多是對區域發展的支持,源于其國企責任與擔當。
當然,隨時地產行業進入“黑鐵時代”,房地產已經不再是暴利行業,茅臺集團是“逆勢抄底、再造霸業”還是“國企擔當”?目前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今年夏天,茅臺集團跨界推出“經典醬香型冰淇淋”,雖然價格偏高,但也引領了一時之潮流。
如今,茅臺集團能打造出高品質的“醬香型樓盤”嗎?歡迎留言評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