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房企的救命錢,來了
看來,救房企的面向,更寬廣了。
步入新的一年,房地產的好消息又多了起來。
有財媒爆出,在相關機構的支持下,旭輝、合景泰富和寶龍等一批房企,要準備發債了。
這個消息,其實還讓我們蠻驚訝的。
與之前身家清白的頭部房企們不同,這批發債的主體大都是已經“爆雷”,或者至少出現了風險事件的。
比如說,合景泰富和旭輝的境外債已經出險,而寶龍地產的美元債,也已經實打實地展期了。
即使有還不上錢的“污點”,還是能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在公開市場上拿到救命錢。
看來,救房企的面向,更寬廣了。
講真,從去年11月至今,高層就一直在給地產行業派糖。
救助的重心,也逐漸轉向“既要又要”——
既保交樓,又救房企。
但行業的高負債問題深入骨髓,再加上金融機構也得自保,所以,比起撒胡椒面,更簡單的辦法是,先給最優質的房企輸血。
那到底什么樣才算是所謂的“優質房企”?
幾天前,由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的2023年首次信貸工作會議,給出了一個“標準答案”——
基于此,有沒有爆過雷已經沒那么重要了,只要符合“專注主業、合規經營、資質良好、具有一定系統重要性”四項,就算是官方蓋章的優質房企,會得到360度無死角地資金關照。
其中,前三個標準我都可以理解,但“一定系統重要性”是個神馬東東?
難不成是說的是“大而不能倒”?
這不,會議結束后不到一天,網傳監管機構初步確定的優質開發商名單就出爐了——
這個名單自始至終沒有被官方證實,但也無從證偽。
總之,熟悉的名單,熟悉的味道。
但利好不止這些。
一個不太被媒體提及的消息是,前段時間,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了《企業中長期外債審核登記管理辦法》。
這個新規看上去似乎就是為了支持爆雷房企“量身定制”的。
不僅剔除了優先股,在用途和發行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放松,更重要的是——
放松了發債主體的資質要求。
以前,違約的主體不能發債,但現在,即使違約,或者延遲支付本息的主體也可以通過繼續發債或內保外貸的形式,舉借外債,獲得資金支持了。
從此,爆雷房企自救,又被開了一扇窗。
總之,接二連三的政策出臺后,房企的融資的確是逐漸破冰了。
克而瑞數據顯示,上個月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同比增加超過三分之一,年內首次單月融資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
而且,受惠主體也確實由頭部優質房企,逐漸擴展到中小房企了。
這不,“第三支箭”正式開閘前后,雅居樂短短半年配股三次,資金鏈在緊繃狀態的合景和旭輝也先后發了配股公告。
當時,這批房企都還在為公開市場發債的流程苦苦掙扎,但薅股民羊毛這事兒已經做得十分順手了,而且,薅了一把又一把。
當然了,在銷售真正回暖之前,開發商償債的壓力還是相當大的。
今年前三季度,房企到期的債務總規模為5500多億元,其中有4000億元屬于民營房企,占比達到了73%。
第一季度的兌付鴨梨,首當其沖。
回想去年,出險房企陸續躺平,如今大部分同一時間點的到期債券已經歷一次展期。
如果現金流接續不上,一季度,大面積二次展期的風險很快就要到了。
在這個關鍵節點上,“官方背書”無疑是相當可靠的救命稻草。
這種背書可以是國有銀行的授信額度,也可以是在發債上的增信支持。
總之,一旦獲得,企業的融資僵局就容易重新打開。
可以想象的是,未來“改善資產負債表計劃”里面的優質房企名單,會越來越長。
畢竟,這一年多的經驗已經告訴了我們,沒有全國范圍內自上而下,甚至矯枉過正地重塑對樓市的預期,光靠擠牙膏式的利好,購房者是很難看到市場積極的一面的。
更別說爭先恐后地跑步入場了。
同樣,沒有大面積的救助,翻來覆去給幾家不差錢的房企撒錢,是沒有辦法焐熱整個行業的。
說到跑步入場,我們順便看了一下樓市成交數據,嗯,雖然當下的輿論場上,購房者對于后市預期普遍悲觀,但市場表現上,似乎已經恢復了一線生機。
陽康后,北京、上海兩大一線城市的新房到訪量和認購量,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這兩個城市的成交規模相比12月份,也有了逐步放大的趨勢。
而在二手市場上,貝殼數據顯示, 1月上旬50城日均帶看量較12月增加22%,出現明顯“開門紅”。
隨著樓市“小陽春”和傳統學位季的到來,相信過去三年逐步積攢下來的購買力會有一波緩慢而穩定的釋放,北京上海如今的暖意,也會慢慢蔓延開來。
而這一切的底氣或許在于——
無論個人還是企業,在展望2023年的時候,雖然明白前路艱難,但最基本的樂觀還是可以有的——
無論如何,一切都不會比剛過去的那一年更糟糕了。
以上為正文,來自熊先生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