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易烊千璽還猛,他靠一根數據線,在華強北造出一家百億公司
事實證明,華強北從不缺奇跡。
來源/花朵財經
2022年,一部由易烊千璽主演的《奇跡·笨小孩》,將人們再次帶入華強北這個中國最強的電子市場。
在電影《奇跡·笨小孩》中,僅20歲的景浩從手機零部件拆卸售賣起家,打拼出了一家通訊公司。
事實證明,華強北從不缺奇跡。
張清森就比易烊千璽還猛,靠著一根數據線起家,如今他已在華強北造出一家百億估值的公司,并且嚷嚷著要上市。
靠一根數據線起家
華強北,正如其名:很強。
目前,這里已經孕育了一大批上市公司和企業。大族激光、金正、神舟電腦、薩科微半導體、金航標電子、科信半導體等,就連騰訊這種大企業也起步于此。
曾經的華強北一米柜臺,甚至能走出50多個億萬富翁。
當2022年春節檔期,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奇跡·笨小孩》上映,不少觀眾還感慨,在這部電影里看到了自己,回想起曾經在深圳打拼的日子。
“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款式和型號,沒有你買不到的手機”。這句話,也只有華強北的王者明通數碼城才敢說。
外界還流傳著:“在硅谷需要聯系兩個月的400個元器件,在華強北一天,就能全部找到。”
最近的華強北,還又將跑出一家上市公司。
2023年1月6日,深圳市綠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綠聯科技”)上會通過,這意味著距離IPO敲鐘僅一步之遙。
據了解,綠聯科技首次公開發行擬募集15.04億元,占發行后總股份的10%。據此推算,綠聯科技上市后估值將達到150億元。
百億估值背后,綠聯科技卻是靠一根數據線,在華強北起的家。
1983年出生的張清森,一開始只不過是一名普通的深圳打工仔。
2007年,張清森從國際金融專業畢業來到深圳闖蕩,最初干的是外貿業務,任深圳得星科技有限公司外貿業務員。
正是這份經歷,讓張清森看到了電子外貿的浪潮。于是,在攢下一筆錢后,張清森迅速在深圳華強北開啟了創業之路。
2009年,年僅26歲的張清森在深圳華強北成立了綠聯科技。
眾所周知,華強北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市場,這里有大量生產電子通訊、電器的工業區,于是張清森因地制宜,選擇了從電子產品的小切口進入創業軌道。
憑借在外貿行業的經驗,張清森接到了國外客戶代工生產數據線的單子,也就是我們常用的充電線。
但也正是在那幾年,消費電子代工已是一片紅海,華強北一家家小企業紛紛陷入低價競爭漩渦之中,張清森也深受其害。
不按套路出牌
2008年,是華強北從輝煌走向沒落的分水嶺。
這一年,以蘋果手機為代表的智能手機開始興起,智能手機時代隨之來襲,國內一批智能手機廠商也開始積極開疆拓土。
對比之下,華強北的商家走的仍是山寨抄襲路線。2008年,華強北有5000多家山寨機商家。
與此同時,電商渠道興起,導致電子元器件價格透明化,也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手機品牌以及購買渠道的選擇。
在這種緊要關頭的時段,張清森也收到了客戶的臨時變卦通知。
2010年,張清森已做好一批產品準備發貨,結果到后來客戶卻說找到了價格便宜1美金的供應商,強制要求張清森降價,不然就取消訂單。
不降價,貨定然爛在倉庫;降價,則毫無利潤可言。無奈之下,為避免血本無歸,張清森只好接受降價。
不過這次之后,張清森意識到,代工絕非長久之際。2011年,張清森開始將綠聯科技從代工廠轉型為品牌商,“綠聯”品牌正式創立。
但作為一個新品牌,如何才能快速打開市場,是每個創業者都需要絞盡腦汁的事情。“創新”和“渠道”,是張清森的制勝法寶。
實際上,2011年以前,市面上很多產品都是“公模”。即不同品牌商的產品同質化十分嚴重,除LOGO不一樣外,幾乎并無差別。
以當時的電視高清線為例,為方便出口,市面普遍只有一種規格,大多產品均以國外標準來做的,多為1.8米。
不過,這并不符合國人的使用習慣。
為快速打開市場,張清森此時也開始不按套路出牌。接連推出0.5米、1米、1.5米、2米、3米、5米等各種長度的電視高清線,精準把握國人需求。
當發現手機數據線市場上基本都是1米的長度時,張清森又順勢推出0.25米、0.5米、1米、2米、3米的數據線來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
契合消費者的產品有了,如何讓消費者最便捷的購買到產品,這次張清森又一次跑在了同行的前面。
2011年,張清森決定轉向天貓平臺,甚至親自上陣,當上了電商客服,以摸清消費者的需求,率先吃上了互聯網線上電商渠道的成長紅利。
這段時期,綠森甚至在寶貝詳情頁里寫了一句讓客戶無法拒絕的話:“如果你收到產品不滿意,哪怕是心情不好都可以包郵退貨!”
這在現在看來合情合理,但在2011年那個年代,這卻是一件罕見的事情。
結果線上店營業不到4個月,綠聯單日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萬。到2013年,綠聯科技的營業額一度超過6000萬元。
全球化擴張
當在國內市場混得風云水起時,張清森又萌生了外貿夢。
2014年,綠聯科技通過了蘋果的MFi(專供iPhone、iPad、iPod等產品使用)認證,這意味著其生產的蘋果相關產品達到了官方認可的技術標準。
當自家實力夠硬后,同年張清森迅速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場,陸續進軍亞馬遜、速賣通等海外電商平臺,開始全球化擴張。
緊接著,公司業務也一點點拓展開來。
除大眾熟知的傳輸類產品、音視頻類產品、充電類產品、存儲類產品外,公司還跨品類推出了TWS耳機、NAS、排插、鍵鼠等新品類。
2018年,綠聯科技又獲得華為授權,為其生產周邊產品。
如今,綠聯科技已進入歐美、日本、中東、南非等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內外市場營收占比幾乎各占一半。
公司還曾獲得“阿里巴巴王者店鋪”“京東年度好店”等榮譽,主要產品持續入選亞馬遜平臺最暢銷產品(Best Seller)、亞馬遜之選(Amazon’s Choice),品牌全球影響力持續提升。
2019-2021年,綠聯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20.45億元、27.38億元和34.46億元,同期凈利潤2.27億元、3.06億元和3.05億元。
銷售渠道方面,線上銷售渠道為綠聯科技提供營收分別為16.83億元、22.50億元和26.87億元,占主營收入比重分別為82.41%、82.35%和78.14%。
可以說,線上銷售是綠聯科技最為倚重的渠道。但高度依賴線上平臺的經營模式,也成為綠聯科技的一大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0年,同樣從事3C跨境數碼配件的傲基科技,當年營收已超過綠聯,達到50億元,但卻因違規刷單、刷好評行為被亞馬遜封店。
意識到風險的張清森,近年也在加快線下渠道的布局。
其中最為顯著的是,綠聯科技線上銷售占比已經開始有所下滑。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線上銷售占比已經下降至77.04%。
回顧創業歷程,張清森曾表示:“從公司成立的第一天開始,就像人的生命最后注定死亡一樣,注定了你的公司是走向倒閉的,所以要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