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險“車險化”或有利于精細化運營,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全社會對健康的關注度直線上升。
在此背景下,商業健康險市場發展迅速,專業健康險公司、壽險公司和財險公司都在加緊布局。
而與此同時,市場上出現健康險將逐漸“車險化”的聲音。如何理解“健康險車險化”?健康險“車險化”的傾向,是好是壞?近日,在今日保“燕梳夜譚”直播中,泰康在線副總裁兼健康險事業部總經理丁峻峰、《今日保》聯合創始人林瑤珉、明德(Milliman)精算咨詢合伙人蔣冠軍就這一問題展開了深入對談。
健康險不會重蹈車險價格戰覆轍
從保障基本重疾,到加入輕癥,再到支持多次賠付,健康險“低保費、高保額”的產品特征,讓越來越多的人有了健康保障。然而,在行業激烈競爭與發病率持續上升的壓力下,健康險的持續性也面臨挑戰。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不少健康險產品依靠不斷降低價格,擴大保障范圍來建立優勢,可能導致“車險化”。
對此,《今日保》聯合創始人林遙珉表示,健康險的低價路線仍在可控范圍內,目前看不會重蹈此前車險價格戰的覆轍。車險價格戰有很多因素,主要原因是產品缺乏其他的競爭方式,除了降低價格占領市場,別無他法。但健康險的保險對象是“人”,其需求更加多樣化,在增值服務、產品配置、后續服務等各方面都能打開更多的可能性。
健康險應走向車險“產業鏈經營”模式
泰康在線副總裁兼健康險事業部總經理丁峻峰則表示,健康險是否車險化不是產險公司所能主導的,而是和國家醫保政策的導向、稅收政策的導向以及醫藥服務體系密切相關的。車險是目前唯一要求個人強制性投保的險種,每個有車的人都必須買保險,而且產品形態和定價強監管,留給市場的創新空間很小,這是車險市場運作的最重要的市場環境。如果商業健康險也能有這樣的市場背景和政策環境,行業完全會是另外一種樣子。健康險車險化的市場環境并不存在,對健康險“車險化”的憂慮,目前來看有些過度。
林瑤珉也指出,健康險和車險在風險屬性和特點上確實有不少類似之處,使健康險可以借鑒車險經營的大量經驗。從發生的頻率和損失的幅度來評估,健康險的風險模型和車險有雷同;同時,車險和健康險都涉及整個產業的閉環經營模式:車險經營過程中涉及到包括4S店、修理廠等第三方,健康險同樣涉及到醫院這一第三方。因此,健康險學習車險的經營模式,有助于產業鏈的拓展和生態的打造。
丁峻峰表示,健康險走向車險“產業鏈經營”模式,將助推健康險行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助力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
健康險“車險化”,或將助力行業實現精細化運營?
與此同時,有嘉賓認為,健康險發展模式“車險化”可以助力健康險精細化運營。
明德(Milliman)精算咨詢合伙人蔣冠軍指出,健康險管理在定價環節、理賠環節均可借鑒車險方面的經驗。在定價環節,健康險目前經常依賴核保人的經驗判斷,數據發揮的作用很少,可以學習大部分車險核保采用數據驅動的管理方式,減少人力成本,提升風控能力。同時,在理賠環節,在產業鏈生態里如何和合作伙伴更好地磨合,使大家的利益更加一致,這些車險領域過去十多年走過的路,對于健康險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蔣冠軍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如果真能把健康險做成車險模式,就能非常快地跨越學習曲線,把健康險的管理水平迅速提升到車險目前達到的程度,實現精細化經營。
泰康在線副總裁兼健康險事業部總經理丁峻峰則對此提出了不同意見。她指出,最近幾年,保險行業,特別是財產險公司,在健康險方面的定價、核保、風控能力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比車險行業更為成熟。泰康在線近兩年已經積累了大量線上健康險核保、核賠、風控的數據與經驗,能夠有效指導運營,同時,其核保不僅可以針對單個人的風險評估,更能對一個群體和一種疾病未來發展的認知,甚至是對醫療體系、醫療價格、醫保聯動、行業變化趨勢的判斷,為健康險行業的發展打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