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賣出150億,起底“味精龍頭”梅花生物的動物“保健品”生意!
業績攀升,股價低走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昔日的味精龍頭悄然變身飼料大咖,近年來梅花生物的飼料生意也成了公司新的業績增長動力,除了味精領域維持穩健成長外,二師兄的“蛋白粉”給梅花生物帶來了“第二增長曲線”。
味精巨頭憑借飼料生意,實現了營收利潤雙增長。梅花生物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9.37億元,同比增長21.14%,歸母凈利潤44.06億元,同比增長83.42%。其中,梅花生物的動物營養氨基酸產品貢獻收入達149.06億元,總營收占比逼近五分之三。
作為國內調味品龍頭,90年代的梅花味精家喻戶曉,靠著味精出圈的梅花生物當前公司的賴氨酸、蘇氨酸產能均位居國內首位。
而賴氨酸除了作用于食品強化劑,還主要用作飼料添加劑和制藥,也就是動物的“保健品”,用來替代豆粕等高蛋白質原材料,這也被投資者戲稱為“二師兄的蛋白粉”。
近年來,國家全面推進豆粕減量替代行動,促進養殖業節糧降耗,而梅花生物抓住了這一機遇,邁入業績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多年來分紅出手闊綽的梅花生物在發布業績公告同期,再出爐分紅方案,其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12.17億元,這是今年以來A股除同花順外第二份超10億元分紅預案。
然而,在業績飄紅、回購托底的情況下,梅花生物股價仍不見抬升。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大手筆分紅的背后大股東孟慶山家族分得三成。
業績攀升,股價低走
日前,A股“味精龍頭”梅花生物發布2022年年報,報告期內,該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具體來看,報告顯示,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達到279.37億元,同比增長21.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共44.06億元,同比增長83.42%,創下歷史新高。
對于業績上漲的原因,梅花生物表示系公司子公司吉林梅花三期賴氨酸產能釋放,賴氨酸銷量增長、主產品味精量價齊增,賴氨酸、黃原膠以及其他飼料產品等價格上漲導致。但是這背后,也存在原材料價格波動與主營產品供大于求的隱患。
然而,與高業績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梅花生物低位徘徊的股價。
2023年以來,梅花生物股價在區間內徘徊,截至3月9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9.91元/股,而市場一度猜測,公司股價近日持續低迷與其分紅比例不及投資者預期有關。
就在業績預告披露同期,公司發布了2022年分紅方案。利潤分配預案顯示,公司擬每10股派現4元(含稅),分紅總額12.17億元,占公司歸母凈利潤的比重為27.62%。
此外,2022年7月26日首次回購自家公司股份注銷。截至2023年1月底,其花費6.84億元已回購股份6722.72萬股,占股本總數的2.21%。此外,梅花生物還通過員工持股計劃專戶,花費2.95億元購買自家股份2826.08萬股,占股本總數的0.93%。
然而,縱觀公司往年分紅傳統,梅花生物向來在股東回報方面大手筆,上市以來累計分紅高達67.55億元,2012年以來,公司股利支付率都在50%以上且多數時候超過80%,近三年分紅比例高達92.30%。而此番即便加上2022年已實施的股份回購金額,分紅金額占歸母凈利潤的比例也只有48.06%。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分紅最大受益者當屬梅花生物第一大股東孟慶山。據悉,孟慶山直接持股數量為8.54億股,持股比例28.07%,是該公司的實控人。此外,孟慶山之女也是公司現任董事長王愛軍和董事、副總經理梁宇博則分別持股7131.63萬股、2344.98萬股。
而若按照上述分紅方案來看,孟慶山、王愛軍、梁宇博在本次分紅中約分別能分到3.42億元、2852.65萬元及937.99萬元。
根據2022年財報,王愛軍和梁宇博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分別為1860萬元、2282萬元。也就是說,加上本次分紅,二人分別可以獲得4712.65萬元、3219.99萬元。
截至目前梅花生物的A股股東戶數約為9.3萬戶,戶均持股數約為3.25萬股,按此計算2022年度戶均分紅約為13000元。
擬買40億理財,
謝治宇減持熱情“退燒”
公開資料顯示,梅花生物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成立于2002年4月的河北梅花味精集團有限公司,2009年2月進行了股份制改造,2010年12月借殼五洲明珠實現上市。
上市至今已二十余年,經吸收合并原梅花集團后,2011年更名為梅花生物,是一家主營氨基酸產品的全鏈條合成生物學公司。
從公司業務板塊來看,公司主營業務方面動物營養氨基酸、人類醫用氨基酸、食品味覺性狀優化產品2022年分別為公司貢獻營業收入149.06億元、5.5億元和100.99億元,毛利率均在20%以上。
雖業績飄紅,但從公司現金流量表來看,亦有不盡人意之處。截至2022年末,梅花生物的短期借款高達10.7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了52.04%。公司解釋是本期借款增加所致,但沒有表明借款的具體用途。
另一方面,作為大型味精產業,梅花生物的存貨較高,主要集中在原材料。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存貨高達40.76億元,其中原材料達28.32億元。
此外,在業績報發布之際,公司宣布將大手筆理財。公司表示,2023年擬使用短時閑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余額不超40億元?,截至2022年末,梅花生物的短期借款高達10.7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了52.04%,公司存貨高達40.76億元,其中原材料達28.32億元。
而從公司持股機構來看,曾鐘愛梅花的謝治宇卻在去年末悄悄減持。
2010年中報,梅花生物十大股東名單實屬亮眼,2010年也是梅花生物股權結構變動的第一個大年。其中,大名鼎鼎的“東方紅資管”和“興全趨勢混合”位列十大流通股東。而興全趨勢混合背后正是著名基金經理謝治宇。
而謝治宇重倉股中多出現梅花生物,對梅花的喜愛可見一斑,在去年的中報中,謝治宇的基金繼續增持梅花生物,可謂“傾其所有”。
根據規定,基金管理人在其管理的所有基金中持有一只股票的市值不得超過10%。去年中報中,謝智宇旗下基金持有價值近24億元的梅花股份,按當時市值合計持股比例高達近10%。
然而年報披露顯示,去年四季度,梅花前十大流通股東中的基金股東,包括謝智宇的兩只基金開始全部減倉。
根據年報,興全合潤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興全合宜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分別在去年四季度減持1218.13萬股、843.50萬股;隆慧匯晨戰略投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則減持52.60萬股。
調味品巨頭成“隱形”飼料冠軍?
梅花生物的發家史中,除了在味精領域持續穩健成長,公司還成功抓住了用營養氨基酸產品替代傳統飼料的機遇,在動物氨基酸領域獲得了重要市場份額。
據悉,2022年,梅花生物的動物營養氨基酸產品貢獻收入達149.06億元,同比增長26.24%,成為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另外,食品味覺性狀優化產品貢獻收入達100.99億元,同比增長18.56%。
盡管梅花生物被廣泛認為是味精領域的龍頭企業,但其實動物營養氨基酸產品是該公司的最大營收貢獻,去年度占比高達52.14%。
當前梅花生物的量大主力產品中,食品味覺性狀優化產品主要包括谷氨酸、谷氨酸鈉等成分,即我們所熟知的“味精”。這些產品主要用于醬油、雞精等調味料,與餐飲、醬料和方便食品等下游需求密切相關。
另一方面,動物養氨基酸產品則可被視為動物界的“保健品”,飼料中的氨基酸對于禽畜生長發育至關重要。隨著我國家禽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為保證飼料中整體氨基酸平衡,需大量添加飼料氨基酸,這也為梅花生物帶來了“第二增長曲線”。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較高,在糧食和飼料安全的大背景下,降低豆粕用量并采用棉粕、菜籽粕等雜粕替代部分豆粕已成為行業趨勢。
去年九月,農業農村部更是召開了豆粕減量替代行動工作推進視頻會,全面推進該行動以促進養殖業節糧降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并推廣低蛋白日糧技術。為滿足飼料中的氨基酸平衡,需大量添加外源氨基酸。
至此,賣起動物保健品的梅花生物邁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從長期來看,手握玉米原材料的梅花生物,伴隨著產能的不斷擴充,無論是調味品行業地位不斷提升,還是受益于飼料中的豆粕替代,種種跡象表明,梅花生物的業績或能維一個持續的增長。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