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首批企業首席數據官 奏響數字經濟時代強音
3月15日-17日,北京中關村知識產權大廈3層會議廳內座無虛席,原本計劃80人的會場擠進了百家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
3月15日-17日,北京中關村知識產權大廈3層會議廳內座無虛席,原本計劃80人的會場擠進了百家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其中不乏中國移動、金控集團、抖音、華為、百度、阿里、京東、美團、小米、海天瑞聲、數據堂、開運聯合、羅克佳華等耳熟能詳的企業。全國首批企業首席數據官素養能力培訓班在此成功舉辦。
企業首席數據官素養能力培訓班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共北京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主辦,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協會承辦。培訓班邀請到13位業界資深專家、學者和政府部門代表,為百家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授課,高起點、深層次、多渠道、全方位打造企業首席數據官。這一國內率先打造的政產學研協同的企業首席數據官培育模式,也成為北京構建首席數據官制度體系的先手棋。
立足北京資源稟賦 高起點推進
數據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資料,人才是數字經濟的第一資源,首席數據官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北京市充分立足本地資源稟賦,高起點推進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構建。
在開班儀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數字經濟推進處一級調研員傅永寶表示,北京企業首席數據官素養能力培訓,是今年2月發布《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建設指南》后,全國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的第一次落地實踐,其在全國具有示范意義。要以標準引領,加強首席數據官高質量體系建設;要以需求為導向,選擇重點地區、行業和骨干企業開展先行先試,加快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的普及應用;要加快協同創新,聯合產學研用各方力量開展首席數據官人才的評價和培養,發揮第三方機構的橋梁作用,不斷創新數據要素流動模式,培育新的增長點與新動能。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彭雪海指出,數據已成為重要生產要素,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主動權。大數據時代,數據種類多、數據量大、流程復雜,且涉及廣泛的法律和信息安全等問題。建立首席數據官制度,強化數據要素價值發揮,優化數據治理,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然選擇。加強政、產、學、研協同,加快數據管理等數字化專業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與培訓,是推進首席數據官制度的緊要任務。
“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對持續提升勞動者數字素養提出新要求。為加強數字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企業首席數據官能力素養培訓班將被列入2023年北京市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高級研修項目。”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四級調研員白寶輝表示。
中共北京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網絡安全協調處相關負責同志表示,數據安全是保障數據要素流通交易的基礎和底線,企業應高度重視數據的分類分級管理、數據的合法合規采集、及數據在處理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風險評估等具體工作,將數據安全合規管理貫穿于數據采集、處理、流通、使用全過程,堅持以安全促發展,搶占數字經濟時代發展先機。
“我們還將推動完善首席數據官制度,加速企業首席數據官人才隊伍培養,引導數字經濟重點企業做好內部數據治理、數據分級分類和個人信息保護,不斷推出新的正面典型案例,助力北京數字經濟在更高的層面實現健康規范發展。”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大數據應用與產業處處長唐建國在主持開班儀式時表示。
聚焦數據戰略規劃 深層次梳理
近年來,數字經濟引導政策頻出。《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和《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要加快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不斷將數據要素上升到戰略新高度。
今年1月1日,《北京市數字經濟促進條例》作為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標桿制度正式實施。北京市經信局大數據應用與產業處副處長陳霞對《條例》進行了全面解讀。《條例》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規律,突出首都特色,堅持問題導向,回應各界需求,為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具有基礎性規范性前瞻性的制度環境。其中,《條例》第四十八條提出,鼓勵各單位設立首席數據官,推動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建設上升至戰略層面。
企業首席數據官肩負企業數據戰略制定重任,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首席數據官分會秘書長周劍解讀了《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建設指南》,從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是什么”“建設什么”“如何建設”,分為總則、建設內容、選用機制、保障措施等方面,介紹了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建設要求及要點。
具體到企業數據戰略,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協會專家、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高級工程師趙剛認為,企業數據戰略管理應考慮:數據戰略管理閉環,包括戰略生成、戰略規劃、策略執行、階段回顧、效果評估,數據治理的全流程,數據戰略的持續迭代優化等。
圍繞數據要素價值 多渠道探索
當前,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化尚處探索階段,還需積極推動數據要素流通技術發展。激發數據要素價值,加速數據要素市場化,是推動企業首席數據官建設的核心,也是業界最為關注的焦點。
聚焦數據要素市場化,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數權經濟研究室主任鐘宏表示,要建立數據統一大市場,建設數據要素統一市場基礎設施;構建數據商場、數據農場、數據工廠“三場合一”的流通交易市場;完善可信數據流通與科技監管機制。他還提出以數據信托推動數據權益共同體“多方互信法律機制”。
落實到數據要素應用實踐,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作為全國首個新型數據交易范式的數據交易所,開啟了數據交易的新時代。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首席專家郎佩佩介紹,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以合規準入、分級分類的現代交易所模式,引入隱私加密計算技術,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積極參與國家數據要素市場政策制定,聯合產業鏈各方共同構建數據交易生態,賦能多個行業場景創新融合應用。
與此同時,數據要素也在不斷滲透千行百業。“天云花費兩周時間利用數據生產出智查模型,替換恒生公司耗時2年多的專家經驗規則系統,智查效果遠遠好于傳統專家規則,成本零邊界。” 天云融創數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雷濤舉例道。
培訓期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教授、高級工程師王寶會、京東物流首席數據治理架構師連建、英國勵訊集團呂曉輝分別圍繞《大數據處理與分析技術基礎與前沿》《京東物流數據治理經驗分享》《國際數據治理經驗交流分享》主題,對數據要素價值釋放和方法探索進行授課,全面分享了國內外數據治理的最新成果和經驗。
恪守數據合規管理 全方位解讀
數據合規與安全管理是數據要素可信流轉的保障支撐,也是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
培訓班上,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李愛君普及了《數據安全與合規》,深度解讀《數據安全法》中關于數據安全的定義、數據安全的客體、數據安全涉及主體、規范的行為、權益的維護、責任等內容。
北京市互聯網法院審管辦副主任李文超介紹了數據權益的法律體系,圍繞《民法典》《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處理數據糾紛的法律依據,結合相關司法案例,梳理了數據權益的司法裁判思路中的技術思維和法律思維,幫助企業將傳統法律條文解構為數字要素,依靠技術賦能、用法治化的“合規”,促進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
北京市場監管綜合執法總隊反壟斷支隊長賈曉強結合具體案例,揭示了算法合謀、算法歧視,以及算法限制交易等算法濫用情況,介紹了算法濫用的法律責任,并建議算法領域企業建立合規管理、運營、保障,并積極配合反壟斷調查。
數據安全貫穿于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全過程,數字化業務帶來新的安全需求,保護對象從原來的云網端擴展到數據和應用,需要大數據環境下的新防御措施和手段,不僅要保護數據實體,還要以分類分級為基礎,在數據流轉基礎之上做動態的防護,將數據安全管理和技術融合,支撐數據安全防護技術落地。奇安信集團首席數據安全專家劉前偉強調。
學員代表表示,三天緊湊而高質量的培訓,覆蓋政策、產業、實踐等多層面,既有翔實的戰略性培訓,也有大量的技術性講解,是難得的“訓練營”和“加速器”。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將引導企業通過規范的數據采集、分析和使用,不斷提升數據管理能力和數據挖掘能力,把各類復雜數據通過合規、安全的方式轉化為生產力,不斷探索激發數據要素價值,積極擁抱數字時代的到來。
從這里出發,北京政產學研協同推動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建設的模式將不斷完善提升,首批企業首席數據官將亮相時代舞臺,奏響數字經濟發展強音。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