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鬼”碰瓷,4家央企聯合打假!
多家央企遭遇“李鬼”碰瓷。
來源/猛犸資本局
4月10日晚間,國家能源集團公告稱,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通過偽造相關材料等方式,將國恒基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恒基業”)等17家企業注冊為國家能源集團下屬子公司,并以該集團子公司名義開展業務。經核實,上述公司及其下屬各級子公司均為假冒國企,與國家能源集團無任何隸屬或股權關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資、合作、業務等關系。
國家能源集團官網顯示,該集團是中央骨干能源企業,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煤炭生產公司、火力發電公司、風力發電公司和煤制油煤化工公司,2021年,國家能源集團的資產總額約1.9萬億元。
國恒基業還遭到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家電投”)、中核匯能有限公司(下稱“中核匯能”)、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調基金”)3家公司出面打假。
被3家央企、1家國字頭基金“打假”的國恒基業到底是什么來頭?
工商資料顯示,國恒基業成立于今年1月30日,法定代表人為張奔,經營范圍包括企業總部管理、社會經濟咨詢服務等,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望京園401號樓34層3905。登記的六大股東除了上述4家公司外,還有中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有限公司(下稱“農發基金”)和中國華油集團有限公司,出資額均為1000萬元。
4月11日上午,時代周報記者實地走訪國恒基業位于東亞·望京中心的注冊地址,未發現辦公樓內部及周邊有任何關于國恒基業的標識。11時,記者來到國恒基業注冊地址的房間門口,同樣沒發現任何公司標識,并且大門緊閉,記者多次敲門、按門鈴均無人應答。
一名房產中介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東亞·望京中心的一、二層大都用作商鋪出租,三層以上出租房子的面積很多在40-100平米之間。“我沒聽說過這里有國央企背景的公司,最大100平米的房子最多也就能容納十幾人辦公,基本上是一些小公司在租,不大可能有中大型公司。”該中介說。
“假國企”涉嫌偽造材料登記
據國務院國資委官網,截至2022年12月底,央企共98家。這些企業均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廣義上的央企還不僅局限于此,還有為數眾多的金融類央企,比如國有五大銀行、光大集團、中投公司、中國人保、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等。此外,中國出版集團、中國煙草、中國郵政等也屬央企之列。
中央企業及其下屬的分公司、子公司都有規范的企業架構可查,通過追溯股權結構,基本就可以揭開一家企業的面紗。而上述國恒基業登記的6大股東中,國家能源集團、國家電投、中核匯能、中國華油均為實業類央企及其下屬公司,國調基金和農發基金則是金融類央企。
△?圖片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單從工商登記材料看,國恒基業確實是股東陣容豪華的央企投資公司,追溯股權結構難以鑒別。它是如何“改頭換面”,偽裝央企?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上述多家央企對國恒基業假冒國企的問題發布聲明,指責國恒基業主要是通過偽造相關材料在市場監管機構進行了工商信息變更。
△?圖片來源:國家電投
工商資料顯示,4月4日,國恒基業進行工商信息變更,原股東北京國恒基業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退出,取而代之是上述4家央企和2家國字號基金。同日,國恒基業“改頭換面”,公司名稱從“北京國恒基業控股有限公司”變更為“國恒基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公司類型從“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變更為“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同時,國恒基業法定代表人從王文號變更為張奔,監事為楊熙銘。
北京煒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鞠秦儀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恒基業偽造細節有待相關部門介入調查,才能準確判斷其行為是否需要被追究刑事責任以及可能涉嫌的罪名。如果只是通過偽造材料欺騙工商登記部門,大概率可能會構成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這類‘李鬼’國企、央企與其他公司簽訂的合同,效力需要看具體情況來定。如果其他公司是基于對于央企國企身份的信任才簽訂的經貿合同,那么相關合同屬于可撤銷合同。其他公司有權依法行使撤銷權,使得合同自始無效。” 鞠秦儀說。
誰在制造“李鬼”?
央企資產實力雄厚、信譽優良,無論是在日常經營活動還是融資活動中,這都是金字招牌。這驅使不法分子通過“掛靠”“偽造工商資料”等手段,披上國企、央企及其下屬子公司的“外衣”,以便獲得融資便利、銀行增信以及稅收、政府招商引資等方面政策支持。
冒牌央企、國企案例,屢見不鮮。多家央企、國企深受其害,多次發聲打假。2021年10月,26家央企相繼通過官網、微信公號等多種渠道對外公告了353家假冒國企名單。監管也多次出手打擊。2021年、2022年,國務院國資委對假央企、國企進行集中公示,共揪出528家“李鬼”。
多方合力打假,誰在制造“李鬼”國恒基業?
工商資料顯示,國恒基業法定代表人為張奔。他曾在多家房地產經紀公司擔任高管職務,包括北京思源君朋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商云(北京)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北京融創怡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北京搜房幫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北京尺度億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邁騰(北京)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等。如今,不少上述企業都出現了經營異常,包括失信公司、未按規定提交年度報告信息、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等情形。
追溯張奔任職信息可以發現,他與國恒基業監事楊熙銘有過多次合作。
據天眼查數據,張奔和楊熙銘曾在一家名為中企萬邦(北京)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下稱“中企萬邦”)的企業擔任高管。中企萬邦成立于2022年3月10日,張奔擔任監事,楊熙銘為法定代表人。2023年1月20日,由楊熙銘實際控制的北京木易景希科技有限公司退出,新增了國家電投集團、國開發展基金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三大央企。這與國恒基業篡改工商資料的手法如出一轍。不過,3月8日中企萬邦便進行了注銷,緊接著國恒基業“故技重施”,再次上演了“碰瓷”央企的套路。這背后都有張奔和楊熙銘的身影。
天眼查數據顯示,楊熙銘通過中創銘企(北京)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北京木易景希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控制著超150家公司。其中,不少企業的注冊地址都在北京朝陽區望京園附近。
如何整治假央企亂象?鞠秦儀認為,工商登記部門在登記變更工商信息時要進一步加強資料核查,相關部門在具體案件查處時也應繼續加大打擊和懲治力度。
撰文丨梁春富
編輯丨陳? ?秋
版式丨陳溪清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