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孚高科突遭“合同詐騙”,詭異的貿易業務隱藏著什么?
汽配龍頭無錫威孚高科(000581)深夜爆雷,子公司遭遇合同詐騙已立案。
作者|深水財經社 冰火
4月13日,威孚高科跳空低開低走,截至收盤報17.74元/股,跌幅9.99%,市值縮水至178.8億元。
威孚高科近期股價走勢日K線圖
深夜爆雷,威孚國貿遭遇合同詐騙
4月12日晚間,威孚高科發布重大風險提示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威孚國貿針對業務情況向客戶核查,發現部分應收類款項不一致情形,可能遭遇合同詐騙。
來源:威孚高科重大風險提示公告
對此,威孚國貿立即報案,并于當晚收到無錫市公安局新吳分局出具的《立案告知單》。
“公司已及時暫停了與有關方的合同執行。”威孚高科在公告中表示,并成立專項工作組,正全力核查威孚國貿相關業務情況,集中力量處置風險事項。
“不過,威孚國貿的部分應收類款項,可能存在減值風險,導致威孚國貿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威孚高科在公告中坦承,上述風險還可能導致威孚國貿的部分經營受較大影響,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將產生較大不利影響,具體影響金額以年審會計師確認后的結果為準。
現金流負33億,或被子公司拖下水
威孚國貿是做什么的?因何被騙?損失究竟有多大?4月13日,深水財經社致電威孚高科公開電話,多次轉接公司熱線卻一直提示占線。
始建于1958年的威孚高科,是國內汽車零部件的知名生產廠商,集團現擁有18家全資和控股子公司、2家合資公司,全球員工近8000人,目前主要產品為柴油燃油噴射系統產品、尾氣后處理系統產品和進氣系統產品。
據公司2022年半年報稱,威孚國貿拓展的平臺貿易業務取得較好效益,實現營收1.85億元,毛利率100%,遠超威孚高科主業毛利率15.44%;平臺貿易業務營收占比僅2.52%,但對其同期凈利潤的貢獻卻接近10%。
來源:威孚高科2022年半年報
深水財經社觀察到,威孚高科的平臺貿易業務,已對公司的現金流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據公司財報披露,2022年上半年和三季報,威孚高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4.94億元和-33.09億元,同比分別減少3210.03%和749.34%。主因皆為平臺貿易業務發展導致采購額增加。而過去十年威孚高科經營現金流從未出現過負數。
直接后果就是導致公司應收賬款和預付款項激增。去年三季報,威孚高科應收賬款較上年末增加34.75億元,大增169.18%;預付款項較上年度末增加31.51億元,暴增近18倍。
去年8月,有機構投資者在調研時提出疑問,威孚高科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較上年變化較大的主要因素?
威孚高科稱,主要為去年上半年抓住平臺貿易業務這一階段性的機會,發揮公司多年積累的良好的信譽和資金優勢,快速推進貿易而帶來的預付賬款相應的增加。剔除這一因素,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近7億元。
詭異的貿易業務
威孚國貿毛利率高達100%,比貴州茅臺還高出了整整8個百分點。那么,問題來了,怎樣的業務能有高達100%的毛利率?
據威孚國貿官網介紹,威孚國貿成立于2004年,負責威孚高科的國內銷售(除主機廠)及進出口業務,是威孚集團對外貿易窗口。該公司員工數量為75人,年銷售規模約10億元。
但仔細搜索威孚國貿和威孚高科官網,深水財經社始終無法找到這種超高墊資業務內容的具體描述。不過,此前暴雷的“900億隋田力專網通訊案”也是通過高額預付來形成循環貿易。
如此高額的墊資業務如何實現風控?2022年8月23日,已有機構投資者在調研時質疑,威孚高科的平臺貿易業務賬務處理準則及相應情況是否可持續,風險如何?
威孚高科回應稱,2022年半年報中平臺貿易業務營業收入 1.85億元為凈額法計算。因此,相應的短期借款、預付賬款、應收賬款均有較大的變化。該平臺貿易業務屬于專項合同,后續是否可持續將由商業性競標情況而定。公司嚴格執行相應的競標、合同采購和應收賬款風控標準。
面對可能出現的暴雷風險,今年3月中旬,威孚高科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還信誓旦旦地稱,威孚國貿開展的平臺貿易業務進展順利。
那么這個所謂平臺貿易業務到底是做什么呢?公司有沒有如實的對外披露呢?所謂遭遇“合同詐騙”究竟是各意外,還是公司本身內控存在重大漏洞呢?為什么這些年審計機構、督導機構都沒有做出任何預警呢?深水財經社也將繼續深入調查。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