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救不了片仔癀
面對經營壓力,片仔癀再度押寶漲價。
原創首發 |?金角財經(ID:?F-Jinjiao)??作者 | 塞爾達
5月5日晚,片仔癀公告稱,鑒于成本上漲,主導產品片仔癀錠劑國內市場零售價格將從590元/粒上調到760元/粒,漲幅接近三成;海外市場供應價格相應上調約35美元/粒。
片仔癀大幅上調產品價格
受提價影響,片仔癀股價在本周首個交易日“一字漲停”。
片仔癀周一封死漲停板
不過從中長期來看,漲價能對片仔癀業績帶來多大提振存在諸多未知,畢竟在銷售端已經顯示疲態。
根據2022年財報顯示,片仔癀的其核心產品“肝病用藥”去年產量同比增加8.9%,但銷量下滑4.1%,庫存量更是暴增122%。
受核心產品銷售疲軟影響,片仔癀去年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速也放緩至個位數水平,兩項數據均為2015年以來最差。
片仔癀在銷量明顯下滑時頑固漲價,雖然暫時維護住長期以來強調的“稀缺性”,但從公司經營的基本面上依舊難以提振關鍵指標。在資本市場的喧囂過后,片仔癀急需幫助自己走出困境的實質性措施。
被“女神”拋棄的“絕密配方”
長期以來,片仔癀的價值感在于稀缺性。
片仔癀和云南白藥是有且唯二擁有“國家絕密配方”的中藥企業。由于處方和工藝秘而不宣,片仔癀在國內沒有競爭對手,有效避免同質化競爭問題。
同時,原材料稀缺性也是片仔癀核心競爭力。
公開信息顯示,片仔癀用料包括麝香、牛黃、蛇膽和三七等,其中麝香和牛黃都均屬稀缺名貴藥材。據媒體報道,2022年上半年,天然麝香價格每公斤在40-70萬元不等,優質牛黃每公斤價格在百萬元以上,二者售價均超過黃金。
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國醫用麝香屬于配給制,意味著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
西南證券研報顯示,我國每年麝香產量約600公斤,但需求量高達1000公斤;在每年500公斤的麝香國家供給中,片仔癀配額占比約為50%,同時片仔癀也是唯一一家具有林麝養殖資格的企業。
憑借稀缺性原材料和國家絕密配方這兩個核心壁壘,在A股“吃藥喝酒”長期被受追捧的大環境下,片仔癀得以和股王茅臺并稱為中國價值投資的標配,有網民甚至用“喝茅臺傷肝后,吃片仔癀護肝”來戲稱兩者關系,知名投資人林園更曾高調表示,“片仔癀未來股價或許會超越茅臺”。
片仔癀隨后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沒有令外界失望,2015-2021年,該公司股價(前復權)由20元出頭一路上漲至超過490元,漲幅超過20倍,總市值接近3000億元,一度力壓恒瑞醫藥成為A股醫藥板塊市值一哥。
片仔癀7年內漲超20倍
但情況在去年驟然轉變。在2021年因被黃牛爆炒登上微博熱搜后,市場上有關片仔癀藥價貴、估值高等爭議一直不絕;同時,片仔癀業績也并不理想,去年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近6年首次同比下滑。
去年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出現下滑
受多種不利因素影響,去年片仔癀股價持續走弱,總市值最低跌至1376億元,相距歷史高點慘遭腰斬。
片仔癀的頹勢也導致這個價值投資的標桿開始被資本“拋棄”。
2022年末,工銀瑞信“基金女神”趙蓓管理的7只基金合計持有片仔癀245萬股,其中工銀瑞信前沿醫療股票A持有數量最多,為180萬股;
但到了今年4月21日,工銀瑞信基金發布一季報顯示,趙蓓管理的工銀前沿醫療股票A中,片仔癀已退出其前十大重倉股;第二大規模產品工銀醫療保健中,片仔癀也退出了前十大重倉股。
另一個女神——“醫藥女神”葛蘭同樣在減持片仔癀。
片仔癀股東信息顯示,2023年一季度,中歐醫療健康的持股數量約812.72萬股,相較于2022年底的約817.11萬股,減少了約4.4萬股。
葛蘭減倉片仔癀
被透支的銷量
“控盤”是片仔癀屢試不爽的“妙手”。
過去多年,片仔癀一直強調自身“名貴、稀有、長期保存”等投資屬性,不斷飆升的價格進一步加深了此印象。
在最新一輪漲價前,2004-2020年,片仔癀錠劑產品一共提價19次,零售價從325元/粒升至590元/粒,提價幅度81.54%;
出廠價方面,片仔癀錠劑則提價共10次,從2004年的125元/粒升至2020年1月初的390元/粒,提價幅度212%。
在價格一路飆升的同時,片仔癀也在控制銷量來保持“稀缺性”,2016年,片仔癀內科用藥銷量是2393.53萬盒,此后逐年遞減,2021年只賣出去571.3萬盒。
這樣“一升一降”的操作下來,進一步加強了片仔癀的投資屬性,直接助推其業績一路飆升。2004-2021年,片仔癀營收由2.53億元增長至80.22億元,復合增長率22.6%;同期歸母凈利潤由0.42億元增至24.31億元,復合增長率27%。
情況在2021年到達頂端,當年6月24日,片仔癀突然沖上微博熱搜,原因是網上有聲音稱片仔癀突然就“買不著”——線下買需要提前排隊而且每人限購2粒,線上買則需要拼手速看運氣。
隨著“一粒難求”情況發酵,片仔癀二手價格開始水漲船高。據媒體報道,當時3g*1粒/盒的片仔癀,官方售價為590元/粒,但在經過黃牛大肆炒作后,最高被炒到1600元/粒,增幅接近2倍。
就在黃牛與投機客大肆囤貨之時,片仔癀的二手價格急轉直下,價格迅速回落到600元/粒左右,回收價更是只有450元/粒。
直至今日,片仔癀在二手市場上的價格和需求依舊維持在低位,黃牛與投機客的手中依舊囤積著大量藥品。
為扭轉頹勢,片仔癀在2022年開始小幅“放量”,但效果不甚理想。根據相關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的,“肝病用藥”去年產量同比增加8.9%,但銷量下滑4.1%,庫存量更是暴增122%。
片仔癀2022年產銷量
此前的大肆炒作和黃牛囤貨,已經大量透支了片仔癀的未來需求,這家公司開始面臨二手市場泡沫破滅后的“反噬”。2016-2022年,片仔癀肝病用藥的毛利率由87.96%,一路掉落到80.9%。
銷量和毛利率下滑也拖累了片仔癀業績。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片仔癀實現營收86.94億元,同比增長8.38%;實現歸母凈利潤24.72億元,同比僅微增1.66%;個位數水平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均為2015年以來新低,表現未達預期。
橫向對比看,在A股營收規模前十的中藥上市公司中,盡管片仔癀營收增速略高于中位數(8.22%);但歸母凈利潤增速排倒數第三,大幅落后于中位數(11.58%),僅好于轉盈為虧的步長制藥和天士力。
2022年頭部中藥上市公司業績
“多元化”受阻
為擺脫對大單品過度依賴,片仔癀也嘗試“多元化”發展,只是效果甚微。
早在2014年,當時正面臨增長瓶頸的片仔癀,效仿云南白藥提出“一核兩翼”策略,即在夯實醫藥制造業基礎上,加強化妝品、日化產品及保健品、保健食品兩翼,并同時拓展醫藥流通業為補充,以求尋找新增長曲線。
片仔癀化妝品業務主體系子公司片仔癀化妝品,旗下擁有“片仔癀”和“皇后”等品牌,涵蓋護膚、洗護類產品;日化業務則由片仔癀上海家化承擔,其產品以“清火”為核心定位,涵蓋牙膏及漱口水類別。
片仔癀的多元化業務在初期還算發展順利,特別是作為重點的“化妝品和日用品”業務,從2016-2020年一直維持著穩定的增長速度;不過到了2021-2022年,該業務逐漸乏力,收入規模連續兩年下滑。
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片仔癀的“化妝品和日用品”業務實現收入為6.34億元,相比2021年的8.41億元,同比下滑24.6%;毛利率下滑6.4個百分點至60.6%;營業利潤由5.64億元跌至3.84億元,跌幅32%。
片仔癀“化妝品和日用品”業務情況
盡管出現明顯“倒退”,但片仔癀依然對化妝品業務寄予厚望,該公司在去年財報中稱,將積極推進片仔癀化妝品分拆上市進程。
“子公司片仔癀化妝品已逐步開展上市前的業務整合工作,根據IPO企業獨立性、規范性要求,于2021年4月完成研發業務端的收購,于2022年5月完成銷售業務端的轉移,實現其在研發和銷售的業務獨立。”片仔癀表示。
另一方面,日化業務也面臨更嚴重爭議。今年1月17日和1月29日,國家藥監局兩次點名通報,片仔癀上海家化的片仔癀深抗敏專效深養牙膏不符合規定,菌落總數超標14.4倍。
片仔癀牙膏被國家藥監局通報
同時,片仔癀還押注安宮牛黃丸,欲將其打造成另一大單品。
在2020年7月,片仔癀投資并購了擁有安宮牛黃丸生產資格的龍暉藥業,取得了其51%的股權;
相應地,片仔癀也調整了經營戰略,由原來的“一核兩翼”變為“多核驅動,雙向發展”,即做優片仔癀,做大安宮牛黃丸,做強片仔癀化妝品。
不過,雖然聲勢浩大,但片仔癀的安宮牛黃丸業務還遠未成氣候。
根據片仔癀財報,2022年,包含安宮牛黃丸的“心腦血管用藥”僅實現收入1.655億元,占營收比例不足2%;而心腦血管用藥毛利率也只有47.15%,相比肝病用藥的毛利率80.9%也差了一個水平。
安宮牛黃丸未成氣候
核心產品銷售疲軟、化妝品業務逐漸萎靡、想打造的新單品安宮牛黃丸又未成氣候,即使大幅提價,片仔癀短期內仍然要面對多重壓力,這個一度“洛陽紙貴”的中藥品牌開始為此前的資本狂歡來買單。
參考資料:
侃見財經《市值縮水超1300億!多元化發展不順,片仔癀該如何突圍?》
紅星資本局《片仔癀“啞火”》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