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超百萬輛汽車,特斯拉這次夠誠意了嗎?
不久后,特斯拉召回超百萬輛汽車。
作者/謝達? 來源/花朵財經
2023年4月,上海車展開幕,全球數千家汽車制造商齊聚于此。只是很遺憾,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卻未曾現身。
“如果今年的車展特斯拉參加的話,我依然不會放過它?!痹诮邮苊襟w采訪時,曾站上特斯拉車頂大喊“特斯拉剎車失靈”的張女士如此表示。
據張女士發出照片顯示,她身穿印有“特斯拉交出完整數據”的衣服站在上海車展場館外。
不久后,特斯拉召回超百萬輛汽車。
召回并非主動
5月12日消息,特斯拉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
自2023年5月29日起,召回生產日期在2019年1月12日至2023年4月24日期間的部分進口Model S、Model X 、Model 3及國產Model 3 、Model Y汽車,共計110.46萬輛。
超110萬輛,是什么概念?
相當于自2019年起,特斯拉在我國所有的銷量。數據顯示,從2019年至2023年4月,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約為112.47萬輛。
至于因何突然大規模召回?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消息,本次召回范圍內的車輛,沒有允許駕駛員選擇能量回收制動策略;同時,對駕駛員長時間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況可能沒有提供足夠提醒。以上因素疊加可能增加長時間誤踩加速踏板的概率,可能增加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召回活動還是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的。也就是說,這次妥協,并非特斯拉主動提出的。
相比昔日的豐田汽車,特斯拉的誠意,似乎略顯不足。
2009年,53歲的豐田章男坐上豐田社長位置后,豐田章男曾四處鞠躬去給人賠禮道歉,被譽為豐田史上第一任“鞠躬社長”。
只因在這一年,豐田發生了史上著名的剎車門事件。具體表現為,豐田汽車加速踏板在被踩下時,會無緣無故地卡住,導致剎車無效,車毀人亡。
面對史無前例的危機,豐田章男隨即發動了世界汽車史上最大的召回,在全球一共召回800萬臺汽車。
并且頻繁彎腰向外界致歉,這才挽回了的消費者信心。到2020年,豐田汽車銷量位居世界第一名,達952萬臺,成為“全球車王”。
相較而言,長期站在輿論風口的特斯拉,做法則完全不同。
2021年4月,上海車展上,張女士因身披“剎車失靈”橫幅大鬧特斯拉車展,并大喊“特斯拉剎車失靈,將特斯拉送上了輿論熱搜。
事件發生不久后,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的表態引發廣泛關注。2021年5月,陶琳曾表示:“在車輛的使用環節,可能要加強消費者的教育。”
陶琳認為:“需要去跟駕校、交通部門去合作,不斷地在車端用一些技術方式,讓大家了解新型汽車的使用方法,然后使得在使用環節當中去避免誤操作,或者說一些因為功能上不太了解,而帶來的其他的問題。”
對此,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質疑,有網友發出靈魂拷問:“試問教育不到位,是你的責任還是產品設計的問題?為什么那么多的產品推出就朗朗上手?”
246起突然加速意外事故
在陶琳發表“要加強消費者的教育”之前,近年來,特斯拉采用的“單踏板模式”,其實一直備受爭議。
不同于傳統燃油車的加速和剎車功能,電動汽車時代,為最大限度延長電池續航,車企們開發出了能量回收系統,由此催生了“單踏板模式”的誕生。
簡單來說就是,電動汽車雖然保留了加速和剎車兩個踏板,但加速踏板同時具備了剎車制動效果。
以特斯拉汽車為例,當車主踩下加速踏板后,車輛前進;松開加速踏板后,車輛停止前進。
之所以這樣設計,主要是為了延長電動汽車的續航,在不使用油門的時候,可以把使用的能量回收回來,再進行反充電。
但當油門與剎車融為一體后,會發生什么呢?不出意外,習慣了燃油車操作模式的車主,往往很容易就下意識將油門當作剎車,特別是在緊急關頭的時候。
所以,這是加強消費者的教育,就能夠改變的習慣嗎?
事實上,這種單踏板模式,在國內主流新能源品牌汽車身上,往往都是默認關閉的,但在特斯拉的這里,它卻被強制開啟無法關閉。
2021年1月,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曾發布對特斯拉“失控加速”的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涉及“突然加速”的246起意外事故,全部為司機踩錯踏板導致。
長期深陷輿論中心,在本次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開展召回超百萬輛汽車的特斯拉,也將主要圍繞上面的問題展開解決。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消息,特斯拉計劃通過汽車遠程升級(OTA)技術,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推送新開發的功能,以降低因長時間深踩加速踏板導致速度過快引起的碰撞風險。
其中功能包括:在不具備能量回收制動強度選擇的車輛上,提供選項以允許駕駛員選擇能量回收制動強度;調整車輛能量回收制動策略的出廠默認狀態;在駕駛員長時間深度踩下加速踏板時發出提醒。?
降價過后
雖然長期深陷輿論風口,但在中國市場,2019年特斯拉在上海臨港建設第一座工廠時,特斯拉卻是帶著光環問世的。
業內將它稱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條“鯰魚”,這條“鯰魚”吸引了大量的關注。同時,讓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得到了蓬勃的發展。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88.7萬輛,2020-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4%,在汽車總銷量中占比由5.4%迅速提升至25.6%。
另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19年,特斯拉在華銷量超4萬輛,2020年至2021年,銷量從13.75萬輛增長到32.07萬輛,增速高達133.2%。
但進入2021年以來,隨著負面輿論四起,以及國產新能源汽車迅速崛起,到2022年,特斯拉在華銷量僅為43.98萬輛,比2021年增長37.1%,增速明顯放緩。
就在這時,國產汽車開始超越特斯拉。2022年,比亞迪全球銷量規模為187萬輛,超過特斯拉的131萬輛,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新“一哥”。
為提振銷量,特斯拉發動了降價。
2023年1月6日,特斯拉宣布,Model 3起售價22.99萬元,Model Y起售價25.99萬元,創下歷史最低價。
4月以來,特斯拉又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新一輪降價潮,丹麥、新加坡、德國、中國香港、美國等市場紛紛官宣降價。
不少網友直呼:“殺瘋了”!
特斯拉的這波操作,對提升銷量,已起到明顯效果。2023年一季度,特斯拉總計交付42.29萬輛新車,環比增長4%,同比增長36%,創下單季度交付新紀錄。
特斯拉交付數據? 圖源:網絡
多輪強力降價行動,讓特斯拉的銷量、收入均有所提升,不過特斯拉的利潤卻在大幅下滑。
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實現營收233億美元,同比增長24%。凈利潤25.13億美元,同比下滑超24%。
毛利率又下跌至19.3%,創下自2020年以來首次跌破20%的記錄。其中,汽車業務毛利率為21.1%,同比去年一季度的32.9%下降了超過11個百分點。
更為嚴峻的是,降價過后,特斯拉仍無法超越比亞迪,反倒是比亞迪的領先優勢在不斷加大,而特斯拉的市占率僅實現了微增長。
從全球新能源汽車集團市占率來看,今年一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比亞迪的領先優勢十分明顯,市占率從去年同期的15.5%上升至20.4%,特斯拉市場份額則僅從15.5%上升到16.5%。
事實上,近年來,在文化自信、科技創新、國潮興起的大趨勢下,一大批民族自主品牌脫穎而出,如今國人的觀念已經發生變化。
具體表現為,不再簡單地崇洋媚外,而對國貨的文化淵源、社會背景有了重新的認識。買國貨、用國貨、曬國貨,已成為很多年輕人社交不可或缺的部分。
可預見的是,在未來的中國市場,外資品牌只有拿出更加誠懇的性價比產品或服務,才能贏得國人的信賴。
至于特斯拉,它還會怎么做呢?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