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高管“落馬”、IPO籌劃5年無果!富滇銀行經歷了什么?
比起圓夢IPO,提高內控水平更為關鍵。
作者/肖嘉文?來源/獨角金融
云南唯一一家城商行——富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滇銀行”)正值多事之秋。
近日,云南省紀委省監委官方微信公眾號“清風云南”通報顯示,富滇銀行金融市場部原總經理楊溢、富滇銀行投資銀行部原副總經理孫軍魁,二人涉嫌嚴重違法,目前正在接受云南省紀委監委駐富滇銀行紀檢監察組和楚雄州監委監察調查。
據獨角金融梳理,早在2018年,這家擁有百年品牌歷史的富滇銀行便進入“水逆期”,遭遇領導班子大換血、原副行長孔彩梅“落馬”、用人導向不正等管理問題也在巡察中暴露出來。4年半時間,富滇銀行總計有10名高管被查。
與此同時,作為2018年就籌備上市的省級城商行,近年來多次的人事變動,凈利潤的忽高忽低、內控隱患等問題,給富滇銀行的上市之路增加變數。
10名高管“落馬”,5人有“下海”經歷
兩名高管在同一天被調查,對富滇銀行來說,類似情況并非首次。
比如,2023年2月27日,富滇銀行小企業信貸專營中心總經理黃紅松和不良資產清收中心副主任鄭春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接受調查;更早前,2022年12月16日,富滇銀行昆明五華支行原行長許永平、原市場部經理胡娟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接受調查。
實際上,自2018年富滇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孔彩梅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起,富滇銀行高管人事動蕩便拉開序幕。
獨角金融根據公開信息梳理獲悉,4年半以來,包括楊溢、孫軍魁在內,富滇銀行共有10名高管接連被調查,其中包括4名高管主動投案。
高管“落馬”中,最為觸目驚心的,當屬孔彩梅案件。據云南省紀委監委發布的專題片《“理財高手”的糊涂人生賬》披露,孔彩梅長期奴役下屬,充當惡勢力“保護傘”,私自給企業放高利貸、貪污受賄成習慣,“白天當銀行行長,晚上作錢莊莊主”。
頗值得注意的是,除被查金融干部人數眾多外,富滇銀行多名被查人員均有“下?!苯洑v,從銀行投身相關企業。
例如,此次被查的孫軍魁,離開富滇銀行后,擔任過深圳中電能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亦曾在資本市場上顯露身影。目前,孫軍魁是新三板公司云南恒榮(837222.NQ)持股40%的股東、董事。
圖源:天眼查
而云南恒榮的董事長董春、總經理嚴偉、董事何艷等多人均曾有在云南當地銀行從業經歷。其中,董春曾在2011年末-2013年11月擔任富滇銀行投行部投資經理;嚴偉也曾在一家股份行工作多年。
而前述同時被查的許永平和胡娟,則共同擔任過新三板摘牌公司智信股份的高管,離職后分別擔任智信股份的總經理和財務總監。
針對此類情況,中紀委官網曾發文稱,嚴查“在職時提前筑巢,離職后權力變現”等腐敗問題,破除銀企旋轉門。從紀檢監察機關通報多起金融系統已離職、退休干部接受審查調查的案例來看,銀企“旋轉門”式腐敗中,提前編織權力網、“期權式腐敗”等特征明顯。
涉訴金額超80億,內控困局待解
高管接連落馬及多次遭處罰,將富滇銀行的內控能力放置到聚光燈下。
2018年被查的孔彩梅,她就曾多次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一方面通過控制審批企業申請貸款,接受多個企業的高額賄賂。另一方面,利用部分私營企業主急需用錢的心理,自己籌來的資金高息借貸給他們,“白天當銀行行長,晚上作錢莊莊主”。富滇銀行巨額損失,孔彩梅反而牟得上千萬元的利益。
2019年3月,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份判決書,揭開了富滇銀行10億元擔保案——一場涉及三家信托、兩家銀行、多家企業的多角借貸大戲。
多份裁判文書還原了案件的細節與過程。
2015年4月20日,富滇銀行向昆明市公安局報案,稱其公司總行辦公室職員私自將公章用作私用,并為云南中滇海盈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海盈資產”)向中江信托借款10億元出具《借款保函》,從而騙取了10億元的貸款。后因海盈資產無力償還上述10億元資金,富滇銀行為免除其10億元的擔保責任,利用云南集成廣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廣福地產”)想獲得貸款的心理,承諾可以向廣福地產提供21億元的貸款,但條件是必須收購海盈資產,也就是說“要貸款先背10億不良”。
為了達成21億元借款條件,廣福地產又簽署了一系列虛假合同,并成功拿到吉林信托13億元信托貸款。一環扣一環,后來為了償還吉林信托債務,又再度通過新時代信托借款。
實際上,包括上述案件在內,近年來,富滇銀行訴訟案件時有發生,且多與該行內控合規漏洞相關,僅2022年,富滇銀行及其分行因內控問題共收到10份罰單。
具體來看,富滇銀行及其分支機構此前曾多次因授信管控嚴重不審慎、向關聯方發放流動資金貸款違規承接本行不良、貸款“三查”不盡職等事由收到監管罰單。
不僅如此,據2022年年報披露,富滇銀行單戶訴訟金額超過1000萬元以上的重大涉訴案件,共計102件,涉訴標的本金約81.61億元。其中有75件已經進入執行階段,涉案標的本金37.26億元。
圖源:年報
多位高管的落馬后,富滇銀行管理層經歷了一系列人事更迭。其中,2018年8月開始,洪維智一直擔任該行董事長。2021年4月,洪維智辭職,原行長代軍升任董事長,此后行長職位一直空缺。
2022年末該行年報披露,時任中信信托副總經理的劉寅擬任該行行長,劉寅此前還曾任云南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投行部執行總經理、中航信托常務副總經理、中信信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等。
繼兩任原副行長“落馬”后,2023年2月中旬,該行副行長為白劍龍,擔任副行長前,白劍龍為該行董事會秘書兼審計部總經理。目前富滇銀行副行長共有3位,分別是王克強、白劍龍和納然。
資本充足率連降三年,闖關IPO 5年未果
富滇銀行是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商業銀行,該行創立于1912年,前身是愛國將領蔡鍔創辦的云南省公錢局,曾通過發行滇幣調控云南金融,創造過一段輝煌的金融史。2007年12月,富滇銀行在原昆明市商業銀行基礎上重組成立。15年來,富滇銀行資產總額從365億元增長到3420億元,實現近10倍增長。
據富滇銀行2022年年報顯示,報告期末,該行各項存款余額2315億元,同比增加18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960億元,同比增長161億元,投資資產規模為1099億元, 同比增長106億元,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8.44億元,同比增長1.5億元;實現凈利潤7.26億元,同比增長1.16億元。
從盈利能力看,隨著貸款及投資資產規模的增長,2022年富滇銀行凈利潤有所增長,但受信用減值損失規模較大影響,其盈利水平較弱,盈利能力有待提升。截至2022年末,該行信用減值損失達26.67億元,是一年凈利潤的3.6倍。
拉長時間線來看,近年來富滇銀行凈利潤波動較大。2017-2022年,富滇銀行分別實現凈利潤11.26億元、1.06億元、3.77億元、5.4億元、6.17億元和7.26億元,對應增速分別為2.27%、-90.61%、256.28%、43.32%、14.24%和18.78%。
從業績數據可以看出,富滇銀行2018年凈利潤受損嚴重,雖然2019-2021年期間凈利潤實現穩步增長,但是離2017年11.26億元的凈利潤仍有較大差距。
來源:騰訊圖庫
富滇銀行的營收增速也明顯放緩。相較于2021年12.53%的營收增速,該行2022年營收增速2.76%,較前一年下降9.77個百分點。
而衡量盈利能力的幾項指標也有所弱化,凈息差由2021年的1.66%降至1.63%;成本收入比由39.49%升至39.7%;資產利潤率雖由0.2%升至0.23%,但相比同期我國商業銀行0.76%的平均值處于較低水平。
隨著高層管理人員的穩定,富滇銀行的業績有所增長。一季度該行營收14.68億元,同比增長8.7%,凈利潤2.72億元,同比增長24.2%。
但在資產質量方面,壓力不容小覷。聯合資信報告稱:“富滇銀行不良貸款率整體呈下降態勢;但考慮到其逾貸比較高,且其關注類和逾期貸款占比明顯增長,同時存在一定規模的重組類貸款,信貸資產質量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撥備水平承壓。”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富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已連續3年下滑,2019年至2022年依次為14.95%、13.23%、13.02%及11.61%。
圖源:年報
增資擴股、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是富滇銀行補充資本的主要手段,盡管資本充足率下降,但目前資本尚處于充足水平,未來如果業務持續增長,核心資本或將面臨一定的補充壓力。
盈利能力波動及資產質量壓力下,富滇銀行一直未能登陸資本市場。
早在2018年,富滇銀行曾提出上市目標。在2018年年報致辭中,時任董事長洪維智表示,該行明確了增資+上市“兩步走”的資本補充思路,對標上市銀行公司治理要求,持續完善現代商業銀行公司治理體系。
當下對于富滇銀行來說,比上市更為關鍵的是完善內控,提高客戶體驗,,未來才能走的更遠。你認為該行內控管理與經營將如何調整和發展?歡迎留言討論。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