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房企5月業績環比降低14.3%,僅2成業績環比增長
2023年5月,在經歷了3月供應爆發、成交大漲,4月熱度轉降,環比回落后,5月重點30城供應較2019-2021年同期減半,成交環比下挫8%,同比增長22%,絕對量基本回落到今年行情啟動前的2月水平。
來源/丁祖昱評樓市
2023年5月,在經歷了3月供應爆發、成交大漲,4月熱度轉降,環比回落后,5月重點30城供應較2019-2021年同期減半,成交環比下挫8%,同比增長22%,絕對量基本回落到今年行情啟動前的2月水平。
從企業來看,百強房企5月單月業績環比也出現了降低,是近年來環比4月首度下滑。同比增幅也顯著低于前兩個月的水平。
整體來看,2023年以來,行業雖然有一定的修復預期,但受到供需兩端的制約,市場熱度相對平淡,僅部分城市點狀回暖。5月至今,即使是傳統營銷熱點的五一期間,各大房企的推盤積極性依然不高,疊加目前市場購買力及信心仍處低位,樓市增長動能持續放緩。
展望后市,我們認為,6月是上半年房企關鍵節點,為了沖刺年中業績,房企也將加快推盤節奏,提升折扣力度,供應預期環比持增。
2023年5月,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4853.6億元,環比降低14.3%,僅高于2022年水平,且為近年來5月單月業績環比4月首度下滑。
不僅如此,按月度來看,百強房企5月銷售操盤金額,已回到2月水平。
累計來看,2023年1-5月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25352.8億元,同比增長9.1%。但仍較前幾年有較大差距。
從企業表現來看,2023年5月,TOP100房企中僅2成單月業績出現環比增長,受去年基數較低影響,同比增長企業,在TOP100房企中可占到近半數。
分梯隊來看,前30強房企單月業績同比增長的企業數量占比最高,達到近7成。其中,華潤置地、招商蛇口、濱江集團、中國金茂等房企5月業績同比增幅均超過50%。
30到50強房企中,華僑城、仁恒置地、大華集團、偉星房產等企業5月的業績表現也相對突出,實現單月業績環比增長。
從企業銷售門檻值的變化來看,百強格局分化。
2023年1-5月,百強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門檻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
分梯隊來看,前10強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門檻746.5億元,同比增長33.6%;前20強銷售操盤金額門檻321.1億元,同比增長11.5%;前20強銷售操盤金額門檻則同比明顯降低13.5%至179.2億元。
目前的行業形勢下,央國企及部分優質民企韌性較強、中小房企競爭力不足,可以遇見的是,未來房企格局將繼續分化。
5月樓市延續平淡,重點30城供應一降再降,僅為2019-2021年同期一半,成交環比下挫8%,同比增長22%,絕對量基本回落到2月水平,受去年基數較低影響,前5月累計成交上漲28%。
分能級來看,一線成交縮量,環比下滑22%、降幅高于30城平均,同比仍增51%。究其原因,北京主要受限于供應,連續2月供求比不足0.5。上海、深圳雖然供應放量,但是受外圍區域推盤量占比增加影響,成交表現一般。
二三線城市熱度小幅回落,降幅較上月有放緩趨勢。不過不同城市還是存在顯著分化行情:成都熱點恒熱,單月成交突破200萬平方米,獨占鰲頭。前期略顯低迷的武漢、濟南、佛山、寧波、東莞、長春等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觸底回升行情,環比持增。
總體來看,5月樓市供需兩淡,延續了4月下滑走勢。除了受限于供應之外,核心原因還在于經濟面疲軟導致居民對未來預期悲觀,購房信心不足,加之前期積累的剛需剛改需求釋放殆盡,樓市增長動能持續放緩。6月為了沖刺年中業績,成交有望迎來小幅放量,不同城市分化行情延續。
附:2023年5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