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消費助力重慶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基地
正如火如荼推進的重慶“一號工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出,把雙城經濟圈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基地。
? ? ? ?正如火如荼推進的重慶“一號工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出,把雙城經濟圈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基地。作為全國消費金融頭部企業,誕生7年多的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馬上消費),正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助推全市科技創新。
截至目前,馬上消費申請發明專利超1000件,居重慶金融行業之首、全國消費金融首位。科技驅動下,公司連續4年入選中國服務業500強、重慶企業100強,成兩江新區單一法人最大納稅戶。
數字化是基因
專利已占行業“半壁江山”
2015年6月19日,經過近半年籌備,經銀監會批準,重慶首家持牌消費金融機構馬上消費正式營運。
這是一條艱難的賽道,當時,全國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已有9家,各地從事消費金融業務的金融公司更是不計其數。
在激烈的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馬上消費確立了數字化發展戰略,提出“源于AI、擁有AI、應用AI、開放AI”四位一體式的發展策略,開創行業先河。
“當時我們是最小的金融機構,只有3億元股本金,但設立了首席數據官崗位,在沒有一分錢營收的情況下組建了300人的研發團隊。”馬上消費副總經理兼首席信息官蔣寧回憶說。
此后,科技投入帶來的效益逐步顯現。“但決不能讓短期利益蒙蔽雙眼,必須把技術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蔣寧介紹,公司在科技投入上逐漸加碼,研發費用目前已超30億元,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在70%以上,合計超1900人。這樣的比例,在行業內絕無僅有。同時,馬上消費制定了人性化的人力資源策略,允許員工不離開所在城市,可在線上遠程協同辦公。此舉為其在全國延攬了一批高素質金融科技研發人才。
舍得拿出真金白銀招人、激勵人,科技創新成果接踵而至。截至2023年1月,馬上消費已申請發明專利1059件。其中,已公開發明專利420件,授權發明專利121件,分別占全國消費金融行業的46.61%和56.02%,均列全市金融領域第一、全國消金行業首位。
建立良好研發生態
上榜“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
除了專利,國際頂會論文等也是馬上消費堅持科技投入取得的成果。2022年,公司發表國際頂會文章15篇,截至2022年,公司累計參編44項金融科技標準,通過28項金融科技認證。
前不久,馬上消費聯合南開大學發明的一種帶有同理心、面對多人溝通的對話技術,讓機器人能更具備同理心參與到多人對話中。雙方為此項發明聯合撰寫的論文,被自然語言處理與計算語言學領域頂級學術會議ACL 2022(The 6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成功錄用。
2月6日,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發布《2022年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初評通過項目公示》,馬上消費聯合四川大學等單位申報的《云平臺環境下智能數據治理和隱私安全的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順利通過科技進步獎初評,成為全國首家入選該獎項的消費金融機構。
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被稱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參與此次評選的單位包括清華、北大等20余所國內知名高校及百度、京東、科大訊飛等大型互聯網公司。該項目通過研發數據治理和隱私安全等人工智能領域前沿關鍵技術,促使大型工業軟件、醫療健康以及互聯網金融風控等多個行業實現產業化。
2022年,作為重慶首家金融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馬上消費實現了5個“首獲”——首獲國家一級學會科學技術獎(中國發明學會發明創新獎一等獎),首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稱號,首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獲國家高端外國專家項目,首獲重慶市重點研發項目。
“除了人才、資金,生態對于科研成果的取得也同樣重要。”蔣寧介紹,為了建立良好的研發生態,公司和南開大學、中科院等成立了16個聯合實驗室。
據了解,經過長期持續投入,馬上消費獲得重慶軟件龍頭企業稱號,2021、2022連續兩年上榜工信部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名單;2022年公司通過復評再次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繼微眾銀行之后第二家通過復評的金融機構;并成功升級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科技向善
行業首發三份報告
近年來,隨著金融機構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持續進行數字化轉型,科技倫理被提上議程。
蔣寧介紹,馬上消費作為科技驅動型金融機構,在法律和制度的規范下,探索和把握最新趨勢,踐行科技向善,實現技術創新與社會責任的平衡發展。
在樹立科技向善的企業文化方面,公司通過科技倫理培訓提高員工倫理意識。針對新員工,設置倫理教育課程,使他們了解如何評估潛在的利害,為員工解釋科技倫理原則和內部治理實踐,引導其樹立正向的倫理意識;針對研發人員,持續開展職業教育,提升其倫理水平和履職能力,開展負責任、可持續的研發工作。
同時,馬上消費構建了企業倫理規則體系。蔣寧介紹,在組織框架方面,構建三級治理組織架構,通過科技倫理治理領導組、科技倫理治理委員會、科技倫理治理工作組三級治理組織架構,暢通問題上升反饋渠道和戰略執行通道;在制度規范方面,馬上消費結合公司實際制定了《科技倫理治理規范》,明確要求所有科技研發活動,必須以安全為目的、對公眾負責、保護個人隱私,使科技創新有利于增進社會福祉、避免歧視或偏見;在風險監控方面,馬上消費建立了面向數據和算法的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用以輔助科技倫理治理委員會進行風險預測和識別。
此外,馬上消費還積極探索運營展業的倫理公平。蔣寧表示,一是注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在數據采集方面,規范用戶授權,根據倫理規范需求,以合理必要為采集前提;在數據使用方面,建立數據治理長效機制,防范因為數據推銷,造成騷擾電話、短信泛濫、暴力催收等;在數據安全方面,制定數據安全保護制度,建立數據防泄密立體防控體系,配備專職安全監察人員,防范數據泄露。
二是將科技倫理嵌入業務全流程。通過在立項、需求分析和技術研發全流程增加科技倫理設計,金融科技從誕生便符合特定的科技倫理道德。技術研發應用和部署團隊成員包含技術、合規、法律、倫理、信息安全等領域的人員,在產品立項、研發、測試、發布、運營的全生命周期設置科技倫理審查,將科技倫理要求嵌入技術設計開發中。
三是以便民為中心彌合數字鴻溝。馬上消費在技術研發中,注重操作使用的便捷性,突破時空限制。通過自主研發智能雙錄(遠程視頻)產品,實現業務辦理人與客戶“遠程面對面”,完成便捷智能的音視頻留痕服務。
總結梳理公司一系列先進做法,并吸收國內外行業經驗,馬上消費2022年發布了全國消費金融行業首本個人信息保護書籍、首本消費者權益保護報告、首本金融科技倫理報告,引領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創新再升級
將打造金融業的“亞馬遜”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正如火如荼推進的重慶“一號工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也提出,把雙城經濟圈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基地。
蔣寧透露,馬上消費2023年將緊扣國家戰略,深化企業數字化戰略,繼續加大科技投入,持續引進科技人才,進一步夯實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助力重慶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基地。
而這其中,打造金融業的“亞馬遜”,是公司戰略目標之一。
“我們是一個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領域全方位投入的公司,而且是全方位的應用。未來10年,我們會加大這些技術的開發力度,形成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而傳統的息差收入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將會越來越低。”蔣寧透露。
發展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地,是民生。對一家企業而言,通過自身發展回饋社會,并從社會發展中尋找商機推動自身發展,是服務民生、踐行社會責任的最佳答卷。
2022年,馬上消費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合作商戶百萬家,促進商品交易4億余次;推出減免息費、延期還款等關懷政策,全年為6.99萬用戶減免息費約5632.29萬元,激發了消費活力。同時,公司成立首個打擊金融領域黑產的聯盟,還在4個區縣建設了智慧養雞場,以技術賦能,幫扶養殖大戶和農戶增收;舉辦22場消費助農活動,累計助農產品曝光量超1.2億次;為超700萬用戶建立了信用記錄……
“奮斗是最大的藍海!”蔣寧表示,馬上消費將秉承“科技讓生活更輕松”的使命,以用戶為中心,堅持誠信、團隊、創新、效率,專注于為社會中低收入人群提供小額分散的普惠金融服務,拉動內需,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