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一年多后連發三份財報,中國奧園復牌在即?
2023年7月3日,中國奧園(03883.HK)發布2021年全年、2022年中期及2022年全年業績報告,之前難產十幾個月的財報千呼萬喚始出來,中國奧園的復牌之日或許已不遠?
來源/滿投財經
暴雷后的中國奧園(03883.HK)忙于自救,時時刻刻卷在債務的漩渦中。自2022年4月1日中國奧園宣布暫停刊發2021年財報并停牌以來,至今已經有15個月了。
根據港交所規定,停牌超過15個月就將面臨摘牌。2023年7月3日,中國奧園(03883.HK)發布2021年全年、2022年中期及2022年全年業績報告,之前難產十幾個月的財報千呼萬喚始出來,中國奧園的復牌之日或許已不遠?
中國奧園此前一直強調自身作為粵港澳“四小龍”的優勢,僅僅6年就從百億躋身千億房地產行列。但即便是曾經的行業黑馬,過度的無序擴張在行業“三條紅線”橫空而降之下,反而更快出現暴雷。公司經過2年時間的自救,其具體的債務以及財務情況有何亮點?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復蘇到什么程度?
01
中國奧園債務重組迎來進展
2021年以來,房地產企業暴雷已經屢見不鮮,原因主要為“三條紅線”頒布后行業監管趨嚴,開發商在銀行借不到錢,只能借外債。在房地產行業調整的同時,又遇到疫情的打擊,房地產銷售低迷,資金回籠不來,銀行貸款和外借的美元債也無法如期償還,以至于暴雷的暴雷,倒閉的倒閉。
中國奧園正式出現違約在2022年1月19日,公司發布公告宣布無法償還2022年1月到期的債務;以及尚未到期的兩筆債務。同時,公司也直接宣布不再支付兩筆尚未到期的債務利息,分別為2023年6月及2024年6月到期。但違約公告中并沒有談到展期,可以說是高調擺爛。
宣布違約后,公司于2021年4月1日發布財報延發以及股票停牌公告,公告表示管理層需要更多時間評估潛在減值撥備,致使2021年未經審核管理賬目或不能準確反映集團財務表現及狀況。
在中國奧園暴雷之前,同為粵港澳“四小龍”的佳兆業集團(01638.HK)在2021年11月8日就宣布擔保的理財產品兌付逾期,正式出現暴雷;之后龍光集團(03380.HK)也在2022年8月7日出現債務違約;合景泰富集團(01813.HK)在苦苦支撐之下,也在今年4月底宣布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貸款。
中國奧園停牌已經15個月,就在補發三份財報的前一天晚上,公司備受市場關注的違約債務重組也迎來新進展。根據債務重組公告,中國奧園于2023年6月30日與公司主要票據持有人組成的債權人小組(持有公司發行的現有票據未償還本金總額的約33.01%)達成重組協議。
根據重組方案,公司將發行四種新的融資工具置換債權人此前擁有的債券。包括4支美元債務工具,金額達到23億美元,每年的利率在5.5%至8.8%之間,到期日為2031年9月。以及擬發行10億股普通股、1.43億美元無息強制可轉換債券、16億美元永續債。
02
中國奧園財務和債務具體情況
中國奧園的營收主要來源于物業發展收益、物業投資收益以及其他收益,中國奧園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的營收規模隨擴張腳步迎來暴漲。在2020年達到678億元的營收巔峰之后,公司迎來了行業紅線以及疫情暴發,2021年營收下降至500億元。而隨之而來的資金鏈斷裂以及暴雷事件,使公司2022年的營收規模較2020年削減至不足1/3。
2022年,中國奧園實現總營業額為人民幣187.11億元,較2021年的500.22億元,同比下降62.6%,主要為房地產銷售額的下降。2022年公司的物業發展銷售收入為153.53億元,較2021年的455.61億元減幅約66.3%。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銷售價格的下跌和銷售面積的減少是公司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從物業銷售金額和面積來看,2020年后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同樣驟減。2022年中國奧園實現物業合同銷售額較2021年同比減少約83%至人民幣202.2億元,合同銷售面積同比減少約81%至209萬平方米。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而從面積均價來看,房屋平均售價由2021年每平方米約人民幣8,169元下跌10.2%至每平方米約人民幣7,335元,主要是因為交付的住宅性公寓(占物業的大部分)的平均售價較2021年同期進一步下跌。
隨著物業銷售規模的驟降以及信用虧損,中國奧園的凈利潤在2021年急轉而下,由盈轉虧。從2022年的財報數據來看,中國奧園依舊錄得78億元的虧損,但虧損程度較2021年的331億元已經大幅縮減。同時毛利由負轉正,為8.41億元,同比增長107%。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從總土地儲備來看,公司自2020年之后就沒有土地儲備新增,為緩解流動性危機,促進資金回籠,整體處于清庫存、賣項目的狀態。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擁有267個項目,總土地儲備面積約為3,083萬平方米。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最后來看公司的負債情況,按照以前房地產粗獷的發展模式,企業不斷向銀行借款用于擴張,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的負債也節節攀升。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總負債規模為2521億元,而流動負債的規模達到2,392億元,占總負債比重為95%,公司的債務大多需要短期內償還。借款、優先票據、公司債券總額為1091億元,其中境外計息負債總額約為428.17億元,291.43億元為債權人相互協議的一部分;境內計息負債總額約為662.32億元。
對比之下,公司的現金流量可謂是捉襟見肘。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國奧園的現金、銀行存款及受限制銀行存款總額約為人民幣93.41億元,其中現金及銀行存款約為人民幣51.1億元,受限制銀行存款約為人民幣42.31億元,公司存在巨大的資金壓力。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總的來說,隨著三份財報的公布以及債務重組迎來實際性的進展,公司的債務問題也得到暫時的緩解,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仍然處在較高水平。借新債還舊債的方法顯然已經不好用,公司要走出困境必須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負債率,并加大去庫存、回籠資金的力度,促進企業健康轉型。
與此同時,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恢復仍然較為困難,投資及需求信心不足,將進一步為房地產走出流動性困境帶來挑戰。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約13.3萬億元,同比下降10.0%,商品房銷售額13.3萬億元,同比下降26.7%。
中國奧園在財報中表示,將繼續堅定信心,努力克服困難,化解風險,逐步恢復正常經營,朝著「低負債」「小而美」的定位發展;苦修內功,開源節流,確保項目的開發建設和順利交付,加快銷售回款。同時以坦誠和負責任的態度爭取盡快與境內外債權人達成和解,行穩致遠。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