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房企瞄準現房銷售
現房銷售正成為一些頭部房企銷售的新策略。
文/樂居財經 作者/鄧如菲
日前,碧桂園在其官微透露今年將推行“現房銷售”政策。文中稱,購房者以較低比例樓款即可鎖定心儀房源,待預售房源完工后,客戶可先前往查看房源,再簽署正式合同及支付尾款。目前,碧桂園多個項目正在推行現房銷售政策,從銷售數據來看,各項目到訪量和銷售量較同期獲得了大幅提升。
接下來,碧桂園將在遼寧、湖南、河北、內蒙古等省及自治區持續落地現房銷售政策,希望通過此政策來幫助客戶對抗市場的未知和風險,緩解客戶的觀望情緒,加速恢復市場信心,促進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碧桂園有關人士表示,“現房銷售”是6月底才開始推行的,各地項目可以根據自身的銷售及現金流等情況自主參與,初衷是希望通過這一政策幫助客戶對抗市場的未知和風險,加速恢復市場信心。
有媒體分析,碧桂園的政策初衷一方面是要主動求變,應對當下復雜的房地產市場環境;一方面也是應對競企競品、增強買房人信心;還有一方面是想通過這次的“奇招”,在前端獲取更多買房人投票來彌補后期資金的延后收收取。一舉多得,可謂是大力出奇跡。
碧桂園總裁莫斌曾多次表示,要把保交樓放在“立足自救”的第一位。作為龍頭房企,碧桂園此次“放大招”勇敢嘗試現房銷售也將為其他房企起到示范作用。
2022年,“保交樓”首入中央政治局會議內容,“保交樓、穩民生”成為當下房地產市場最重要的課題。2023上半年將是“保交樓”的關鍵節點,“現房銷售”在房地產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現房銷售不僅能減少項目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避免施工延期等問題,還能為購房者提供更直觀的展示,有效保證了房屋質量。而同時,推行現房銷售需要強大的實力背書,并不是每家房企都能有頭部房企的資金與實力。
現房銷售需要房企提前進行建設,房企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土地購置、建設和裝修等。這對于房企的資金實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并增加了企業的運營風險。此外,開發商還需在開發規劃和市場調研中做出準確的判斷,以避免供需失衡的風險。
交付勝過千言萬語,2023年上半年,碧桂園交付房屋27.8萬套,累計交付面積3438萬平方米。據第三方機構數據統計,該公司在交付量上穩居行業第一,占據TOP50房企上半年總交付量的13.7%。
7月10日,碧桂園召開月度管理會議。會上莫斌再次強調所有管理者要將最困難的事情扛在肩上,據其透露,碧桂園目前擁有9000億元的權益貨值,今年全年計劃交付面積達8799萬平方米。莫斌表示:“區域總裁一定要把按時交付、完美交付,當成自己的首要任務。”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