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消費金融公司融資成本低于4%,金融債發行有望恢復 |半年報
多位消金機構人士表示,今年監管對消金公司增資持放開態度。
來源/消金界
今年以來,隨著經濟逐步復蘇,消費金融公司對資本的需求逐漸增大。多位消金機構人士表示,今年監管對消金公司增資持放開態度。
縱觀2022年,盡管多家機構發布增資計劃,但只有4家機構完成增資。而今年以來,已有包括尚城、寧銀、螞蟻在內的消費金融公司完成增資,合計規模為131.35億元。
此外,錦程、蘇銀消金也發布了增資計劃。而包括捷信、金美信消金等,股權轉讓、更迭仍在進行中。
上半年傳出消息,捷信消金股權轉讓報價已由40多億元大幅下降,而金美信也有意將國美持有的股權轉讓給一家互聯網大廠。
據《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披露,2022年,消費金融公司的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4.01%,和2021年的14.36%相比基本持平;其資本補充主要以傳統的股東增資和利潤留存為主;在融資結構上,基本形成了“同業借款為主,其他融資方式為輔”的單一融資趨勢,歷年同業借款占比均超過75%。
以頭部機構招聯金融為例,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22年末,招聯金融已獲得261家金融機構授信,總授信額度為2979.71億元,尚未使用授信余額 1687.95億元;其中招商銀行給予 270 億元的同業授信(含90 億元專項流動性支持資金),截至2022年末已使用146.75億元。從融資期限來看,招聯消費金融采取以短期借款為主的融資模式,1年以內短期債務在總債務中占比為88.44%。
具體來看,股東增資環節時間較長,以錦程消金增資擴股為例,要求結合投資方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實力背景、增資報價、可提供的資源和支持、與增資企業發展規劃及理念的契合度等進行綜合考察。
此外,利潤積累、資本內生能力又有限,因此對不少消費金融金融公司來說,依然存在著資本補充的壓力。
不過,這一融資現狀在今年上半年顯著好轉。在政策的支持下,消費金融公司的融資成本繼續下行。
此外,隨著更多消金公司成立年限達到融資業務開展的要求,消費金融獲批的融資業務資格及融資方式日趨多元化。
比如,“報告”披露,2022年,有14家消費金融公司融資成本在4%以下,而2021年同期只有4家消費金融公司融資成本在4%以下。
此外,2022年,有6家消費金融公司融資成本在4%-4.5%(含)之間,4家消費金融公司融資成本在4.5%-5%(含)之間,只有1家消費金融公司融資成本超過6%。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尚未有消費金融公司成功發行金融債券,且當年資產證券化發行規模有所收縮。如今監管釋放出支持消費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的積極信號,對于降低消金公司融資成本,改善債務期限結構,以及合理提升居民消費、提振經濟將起到積極作用。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