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企們的“副業(yè)”
今天,討論度最大的莫過于蔚來剛剛發(fā)布的手機。
出品|三言Pro??作者|雨辰
今天,討論度最大的莫過于蔚來剛剛發(fā)布的手機。
車廠里造手機的,如果說吉利和魅族那算聯(lián)姻,小米現(xiàn)在也還沒造出車,蔚來真真算開了個先例。
蔚來手機配置看起來不錯,不過受眾更傾向于車主們。
其實,新能源車企買周邊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特斯拉新周邊就常常被搶購一空。
這不禁讓人好奇,如果特斯拉也發(fā)布一款手機,結果會是啥樣,很期待。
趁著這次機會,筆者也翻了翻新能源車企們的周邊,不看不知道,看后大吃一驚。
一句話,新能源車企們搞起“副業(yè)”也可謂十分賣力,吃喝玩樂,品類繁多。
那新能源車企們費盡心思搞副業(yè),只是搞粉絲經(jīng)濟?又真的賺錢嗎?
新能源車企的商城都賣啥?
蔚來品類最多,理想最佛系
在社交平臺上,有蔚來車主表示在蔚來商城花了大幾萬,還有車主一年便在商城剁手上萬。
而更夸張的是,2020年有車主最高消費了18萬多。
蔚來NIO Life是蔚來周邊的品牌統(tǒng)稱。其官網(wǎng)介紹:擁有600+ 全球設計師,將好設計、好產品帶進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周邊設計的品類有食品、酒、服飾、家居日用、戶外、箱包、車品、運動潮玩等等。而在幾年前,單品數(shù)量就接近1000,估計現(xiàn)在品類會更加豐富。
在蔚來APP中,可以看到近30天的熱銷商品榜單。
從總榜單來看,銷售前三分別為快充充電頭、白T、折疊推車,售價為88、159、569。
其中白T的評價數(shù)最多,頁面顯示為“9999+”。筆者猜測,這應該是顯示數(shù)字的上限,真實評價應該超過10000了。
三個產品中最貴的折疊推車評價也有5600多條。
隨便翻了翻榜單上其他商品,也有評價高達“9999+”的,大部分評價數(shù)都是數(shù)千。
其實買周邊這件事上,特斯拉算玩得好的。特斯拉的周邊雖然不多,但大多都有點出人意外,看似與汽車無關,但每次一發(fā)售就被搶空。
比如印有“S3XY”的紅色短褲、皮帶扣、閃電瓶裝龍舌蘭酒、兒童越野車,以及最近和麥當勞聯(lián)名推出的“賽博勺”。
在特斯拉天貓官方旗艦店,可以看到特斯拉也有豐富的周邊售賣:玩具車、酒杯、雨傘、毛毯、水杯、各種服飾、寵物、戶外用品等。
再來看看理想和小鵬。
理想商城主要是車品,數(shù)量也不多,包括各種椅子、車配件等。大概數(shù)了下,30個單品左右。
這樣看來,理想在周邊上比較佛系,大部分都是和車直接相關的商品,沒有太多的拓展。
而小鵬則和蔚來一樣,各種品類的周邊都有涉及。大的分類有車品、智能生活、家居、戶外運動、服飾、生活服務等等。
從商品數(shù)量上,和蔚來還有比較大的差距,但遠比理想豐富的多。小鵬商城穿搭品類下大概有60多個單品,而蔚來服飾類數(shù)量至少是小鵬的兩倍。
綜合來看,特斯拉蔚小理四家車企里,周邊數(shù)量排名為:第一是蔚來;小鵬特斯拉相當;理想最少。
看完數(shù)量,再來看看價格。
以服飾為例。比如一頂棒球帽的最低售價,特斯拉是69元,蔚來159元,理想和小鵬都沒有帽子。
各車企商城最貴的服飾:特斯拉559元(男士夾克),蔚來3890元(女士長款大衣)、小鵬999元(男士風衣)、理想還是沒有衣服。
這里只是簡單舉例,總體來看,在普通周邊上蔚來數(shù)量最為豐富,價格區(qū)間也大;特斯拉是車品的價格較高,但是周邊產品也不便宜,品類不算特別豐富,以服飾為主;理想沒啥好說的,主要是車品,且數(shù)量不多;小鵬有點蔚來的感覺,大品類還算豐富,不過可選擇性比蔚來差了點。
看起來,其他三家車企都是小打小鬧,而蔚來把周邊商品當成了一門生意。個人感覺有點像小米的有品商城一樣,蔚來的商城就像一個微縮版的電商平臺。
其實傳統(tǒng)車企也偶爾出一下周邊,大眾汽車除了賣車還賣香腸,經(jīng)常是香腸年銷量超過汽車銷量。
寶馬和法拉利都涉足了時裝領域,保時捷各種聯(lián)名產品。
不過大部分傳統(tǒng)車企的周邊都像是玩票,并沒有花多大力氣,銷量也不算太高,受眾也有限。
但新能源車企們,似乎搞起周邊來格外用心,特斯拉在天貓開了周邊旗艦店,蔚小理的APP里商城都占了一個底部菜單,尤其是蔚來小鵬周邊已經(jīng)十分豐富。
那各家車企鼓弄周邊,到底出于何種目的,又到底賺不賺錢?
搞周邊賺錢?
做副業(yè)到底為了什么?
無論是特斯拉,還是蔚小理,周邊的收入應該還都上不了紙面。在最新的財報中,均沒有單獨體現(xiàn)這方面的收入。
說實話這也很正常,在幾十甚至上百億的營收中,新能源車企的主營收入當然是車輛銷售,周邊這些只能歸類到其他服務與銷售這部分收入中。
其他服務與銷售,它就是個大雜燴,主營業(yè)務以外的收入都歸到這里。
事實上,這部分非主營業(yè)務的收入占總營收比例并不大。蔚來二季度總營收87.7億元,其中其他銷售額為15.8億元,占比18%左右。
而小鵬服務及其他銷售占總營收的比例為12.7%,理想的比例僅為2%。
從中我們能夠看出,蔚來的非主營業(yè)務的收入占比最高,小鵬次之,理想最小。這似乎與三家車企的周邊繁榮程度有類似的規(guī)律。
雖然具體數(shù)據(jù)我們不知道,但大概估計做周邊應該是賺錢,就看賺得多不多。
理由也很簡單,這些周邊的售價相比同類普通商品是要貴的,應該不會賠錢。
至于賺得多不多,個人感覺估計不多。畢竟除了蔚來外,其他幾家車企的周邊品類其實不算多,從評價數(shù)判斷銷售量應該也不大,加上周邊價格也沒有溢價特別多,所以應該也賺不了大錢。
談及盈利問題,蔚來NIO Life的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對NIO Life而言,“賺錢沒那么重要”。
既然搞副業(yè)賺不了大錢,那新能源車企到底圖什么呢?
首先,周邊最容易想到的是粉絲經(jīng)濟,這放在其他領域也是類似的道理。尤其越高端的品牌,周邊的品牌效應越強,比如最近大火的各種茅臺聯(lián)名。通過低價的周邊產品,它能夠增加用戶粘性,增強品牌認同感,保持品牌新鮮度。
像特斯拉的大部分周邊其實更多是站在品牌角度上,產品的實用性不是第一位的。
而蔚來、小鵬的商品則比較豐富,既有增加品牌效應的周邊,更多的是使用性質的周邊產品,比如各種戶外產品、潮流服飾、電子等等。
買特斯拉的周邊可能更多是為了收藏,而蔚來小鵬的更多是買來用,這是很明顯的一個區(qū)別。
作為充滿互聯(lián)網(wǎng)基因的國產新能源車企代表,蔚小理更加注重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方式輸出品牌價值,用各種線上線下活動以及周邊產品增加與用戶粉絲之間的互動。
車主們買車、推薦好友買車以及參加線上線下活動,能夠獲贈積分,積分能夠在商城兌換商品和服務。
從買車到用車,再到后續(xù)的關系維持,國產新能源車企們用各種“副業(yè)”為品牌賦能。
回到今天蔚來發(fā)布手機,或許有人說一個APP不就搞定了。但現(xiàn)在一個重要趨勢就是手機和車企正在不斷融合,手機未來和汽車的互聯(lián)互通被寄予厚望。
蘋果要造車,小米在造車,華為和車企深度合作,吉利買下魅族,這樣看蔚來搞個手機也沒啥好奇怪的了。
風險提示:
本網(wǎng)站內用戶發(fā)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shù)據(jù)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fā)表于野馬財經(jīng)網(wǎng),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wǎng)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lián)系:contact@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