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迎來了新的“資深玩家”
風往哪吹?
來源/地產知識橘
史詩級新政落地后,今年廣州最大的網紅盤之一——華潤長隆萬博悅府終于應聲開盤。
當晚,社交媒體上忽然就涌出了各種火爆搶房的視頻。
雖然最終成交數據還沒實錘,但顯然,市場的熱度已經被撩撥了起來。
同時,我們發現,在主流話語體系之外,有一波一直不被關注的購買力,正在逐漸浮出水面——
中老年換房族。
退休“老廣”動起來了
說起來,廣州這波新政的力度不小,雖然沒有全域放松限購,也做到了近13年來,首次對中心六區進行松綁——
至此,黃埔、番禺兩區完全“零門檻”,只要有錢,就能隨便買了。
中介和銷售們的激動自不用提,相信不少在廣州的小伙伴,都沒少收到中介小哥哥“突然的關心”。
但更讓人意外的,是我在家族群里看到的消息。
平時逢年過節才活躍的家族群,突然就有七大姑八大姨出來說話了——
“現在,我們是不是可以買房了?”
“廣州的房價,是不是要準備漲了?”
……
聊著聊著,群里的氣氛就活躍起來了,有的轉發抖音上的鏈接,聲稱專家說要趕緊入市。
有的則氣定神閑,連發幾條60秒語音,大意是不著急,但政策的確是利好,國慶假期有空,可以去售樓部轉轉。
說實話,我是挺被這一幕所震撼到的。
如今,隨便翻翻網絡,充斥的大多是消費降級的中產和不愿背房貸的年輕人,就連廣州的項目都在反饋,當下的新客戶已經不夠用了。
但沒想到,新政之后,忽然釋放出了這么一群長期被忽略的,真實的購買群體——
他們是五六十歲往上的本地老廣,隨著子女陸續進大學、畢業甚至參加工作,自己也來到不用上班的年紀,終于可以松一口氣,關注自己的舒適度,換一個居住的環境。
這些年,他們手里的資金是充裕的,但礙于限購的原因,他們家庭甚至孩子的名額早早用完了,一直不限購的增城從化又太遠,總歸不方便日常走親戚。
買房這件事,只能無限期擱置。
這次限購放松的區域,已經在老廣們的生活圈之內,沒有意外的話,他們是會幫襯一波的。
在子女的城市買套房
除了這群人,還有另一類中老年人:
隨遷的父母。
前段時間,我們在做購房咨詢時,接待了外地購房者安安。
安安來自中部省會,今年準備退休,獨生女兒從海外學成歸來,在廣州市區工作。
說起自己的退休計劃,她直言,打算來廣州陪孩子,所以想在女兒單位附近買套房。
前些年可以和女兒一起住,等到女兒結婚另外購房,這套房子就留給老兩口養老。
彼時,廣州還沒松限購,她一邊辦退休手續一邊打飛的看房,最后用了女兒的房票購入了房產。
說起這套房,也是有故事的。
一開始,安安的預算在600萬左右,但一路看下來,因為不想背太大的房貸壓力,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總價300多萬的新房。
這樣一來,購房是基本沒有杠桿了,也可以留下更多的資金來享受晚年生活。
而類似的購房需求,在新政后,又出現了不少。
他們是養育獨生子女的一代,年紀大了,幼鳥離巢,不少人會選擇去子女生活的城市。
無論是出于照顧孩子的本心,還是期望兒孫輩更多的陪伴,這些隨遷的老人,都會傾向于在子女的城市安家置業。
如今,這部分人也可以在廣州市區直接買房了。
中老年人是市場復蘇的最大助力
講真,此前在公眾和房企的印象中,中產和年輕人才是主要的購房主體。
結婚、學位房、投資增值……這些需求,每一個看上去都堅不可摧。
但現在,形勢有點變化了。
收入預期轉弱,青年人卷不動了,在上班和上香之間,他們選擇了上香,把壓力給到佛祖。
就連大廠的P7、P8,都被迫“降薪兼容”,光鮮亮麗的好日子是一去不復返。
此時,想要源源不斷的年輕人掏出錢來“為國接盤”,比前些年,要難得多了。
但這幾年下來,中老年人的收入卻沒有受到太大沖擊。
他們大多已經處于退休或半退休的狀態,退休金是一直保持穩定的,甚至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提升。
更何況,60、70后這一代人本來就享受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紅利,再加上消費習慣偏節儉,經過大半輩子的努力,兜里已經有了不少財富積累了。
從這個角度看,中老年群體雖然不被主流輿論待見,但一個無法忽略的事實是——
他們同樣是“經驗豐富群體”和“資產持有者”。
這不,此前,已經有專家洞察了這點。
經濟學家鄧海清對媒體表示——
老年人的改善型住房,以及收入穩定的中年群體對于高質量生活的住房改善的需求,是當下房地產市場的最大助力,也是行情復蘇最主要的來源。
更何況,在未來的很多年里,年輕人越來越少,而中老年群體,可是越來越多了。
這個群體對于樓市去化的重要性,是呼之欲出了。
兩房戶型又香了?
所以,如果站在開發商,或者考慮未來接盤俠的角度,我們還蠻有必要了解下中老年人購房時,最關注的點是什么。
他們購房的兩大動力,一是為了改善居住條件,二是希望和子女就近居住。
對于需要改善居住條件的中老年人,安靜的環境、豐富的醫療資源和靠近超市和購物中心,顯得尤為重要。
在貝殼公布的《2022年老年人住房需求洞察報告》中,老年人對于有大醫院、環境宜人的偏好關注度,要比青年群體要高出不少。
可以想見,靠近市中心的別墅和綠化較好,安靜宜居的電梯小區,未來還是有希望的。
另外,我們也有了一些新發現。
比如,中老年人比年輕人更愿意住兩房。
在調研報告中,多數老年人希望居住在市中心或主城區,超過一半會選擇兩房產品。
這與我們的傳統認知不太一樣。
我們普遍認為在三胎時代,兩房已經被拋棄了,但老年人會覺得三房太大,兩房打掃起來更加方便,住得也舒服,剛剛好。
又比如,80%以上的老年群體購房首付資金主要來自個人積蓄或者賣房資金。
其中,以“賣一買一”為購房款的比例,要顯著高于中青年人。
這就有點意思了。
換句話說,以前,二手市場不活躍,也間接壓抑了中老年人的購買力。
如今,利好落地后,首付比例降低、取消限購等政策出臺,同樣是有利于他們換房的。
搶到年輕人,就是搶到中老年人
最后,說到毗鄰子女生活居住地這一部分,那就看哪些城市的凈流入人口多了。
換句話說,以后,搶人才有了更重要的含義——
不僅新落戶的年輕人需要買房,還能獲得他們父母輩的購買力。
一箭雙雕。
說起來,去年國內人口流動趨勢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人口增長冠軍花落中西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人口集體負增長。
當然了,去年是特殊年份,大家都懂,今年以來,廣州、深圳等地的人口流入是有“反撲”的。
接下來,哪里的樓市有希望,就看哪個城市能在“人口大戰”中脫穎而出了。
風險提示:
本網站內用戶發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版權聲明:
此文為原作者或媒體授權發表于野馬財經網,且已標注作者及來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或媒體獲取授權。
本網站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擅自轉載使用,請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如對本文內容有異議,請聯系:contact@yemamedia.com